安全文化的概念在20世紀80年代由國際核安全領域的專家提出后,經過十多年的發(fā)展,目前已經被世界各個國家、各種行業(yè)的安全界所廣泛接受并得到應用,例如在交通運輸(包括航空、道路、鐵路、海上等)、建筑、化工、采礦等危險性較大的行業(yè),甚至在軍事、醫(yī)療等領域都普遍引入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方法。由于安全文化這一術語以及其思想觀念已經被如此廣泛地使用于各個國家的安全工作中,包含有“安全文化”的詞語并且對其進行論述的文獻資料浩如煙海,以致于在談到國外安全文化的應用現狀時,反而不知從何下手。這里,根據有代表性的生產行業(yè)的情況,介紹國外安全文化發(fā)展的現狀。
???????
??????? 一、工業(yè)領域安全文化發(fā)展現狀
???????
??????? 眾所周知,安全文化的系統(tǒng)化發(fā)展,起源于核電工業(yè)。由于核電工業(yè)安全問題的重要性,該行業(yè)仍然是當前安全文化研究和應用最活躍的領域,其取得的安全文化成果也逐漸向其他領域滲透。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國際核安全咨詢組(INSAG)在1986年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并于1991年發(fā)表名為《安全文化》的報告(即INSAG-4)。在INSAG-4中,安全文化的概念首次被進行了定義,并且這一定義被世界許多國家的許多行業(yè)所接受,得到廣泛的認同。
??????? 此后幾年,IAEA在分析了全世界安全文化快速發(fā)展形勢的基礎上,認為對安全文化除了在概念上應該明確以外,還應該對其在實際應用中的效果有更加明確的評價方法,因此在1994年(1996年進行了修訂)制定出了用于評估安全文化的方法和指南——《ASCOT指南》(Assessment of Safety Culture in Organizations Team Guidelines)。該指南明確提出:在對安全文化進行評價時,應該考慮到所有對安全文化產生影響的組織機構的作用,因此除了核電運營組織以外,政府組織、研究和設計組織都應該被包括在考慮范圍內?;谶@種認識,《ASCOT指南》給出了若干有關安全文化的表征(Safety Culture Indicator),即:
??????? 1.政府組織
??????? ①政府的安全承諾
??????? ②法規(guī)的制定機構
??????? 2.運營組織
??????? (1)合作水平
??????? ①在合作水平上的安全政策
??????? ②在合作水平上的安全實踐
??????? (2)工廠水平
??????? a、強調安全
??????? b、職責的確定
??????? c、經理人員的遴選
??????? d、工廠管理與規(guī)章制度的關系
??????? e、安全績效的審查
??????? f、培訓
??????? g、工作崗位的實踐
??????? h、管理人員現場監(jiān)督
??????? i、工作強度
??????? j、管理者的態(tài)度
??????? k、每個員工的態(tài)度
??????? 3.研究機構
??????? 對安全分析的研究
??????? 4.設計部門
??????? ①安全方面的設計規(guī)劃
??????? ②設計的評審過程
??????? 為了使組織機構可以對上述的安全文化表征進行自我評估,在《ASCOT指南》中列出了一些問題,各組織機構可根據自身的情況對照這些問題進行回答,從而確定安全文化的狀況。該指南還提供了詳細的信息和時間進度表用于組織機構制定ASCOT評審的計劃。
??????? 1998年,IAEA發(fā)表了安全系列報告中的第11號(IAEA Safety Reports Series No.11):《在核能活動中發(fā)展安全文化:幫助進步的實際建議》。該報告指出企業(yè)發(fā)展和強化安全文化要經過三個典型的階段:
??????? 這三個階段是對復雜的安全文化發(fā)展過程的簡化。實際上,安全文化發(fā)展三個階段之間的界限并不清晰;一個組織在發(fā)展安全文化的過程中,也許并不表現出這三個階段所描述的特征,而是以其他方式發(fā)展。盡管如此,該報告所提出的安全文化發(fā)展階段基本上是符合實際的,并且對安全工作的發(fā)展具有指導意義。
??????? IAEA認為,在安全文化發(fā)展的第一階段,安全上的進步通常是通過工廠的安全防護技術來實現的,這些防護技術遵循在《用于核電廠的基本安全原則》(INSAG-12,1999)中所提出的一些原則,以及使用基本的系統(tǒng)和過程來控制危險。在這種情況下,改進安全工作的動力一般來自于滿足法規(guī)要求的需要,而改進得以實現是由于使用了管理規(guī)章制度和安全專業(yè)人員的結果。職工們傾向于認為安全只是管理者的職責,與己無關,是由其他人強加于他們頭上的。
??????? 在安全文化發(fā)展的第二階段,組織應該建立了用清晰的語言描述的安全價值觀或安全目標,并且建立了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和程序。這方面的內容可以參考INSAG的第13號報告——《核電廠運營安全的管理》(INSAG—13,1999)。在這個階段,企業(yè)的每一位員工都會注意到,系統(tǒng)化、文件化的操作規(guī)程和規(guī)章制度規(guī)定了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工作被計劃得很好并且優(yōu)先考慮安全。然而,在許多企業(yè)中,這一階段的安全對于員工個人來說仍然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其原因是員工沒有參與安全事務的商討和決策,并且被安全專職人員監(jiān)視和監(jiān)督。雖然在這一發(fā)展階段上,能夠產生要求工作于安全環(huán)境之中的意識,但是并不是在員工個人和班組水平上的對安全的自覺承諾和認識。
??????? 實現安全文化發(fā)展的第三個階段,是許多組織正在為之努力奮斗的理想。達到這個階段是一個不斷改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安全的遠見和價值觀被要求充分共享;組織中絕大部分員工始終如一地、自覺地、積極地參與到強化安全的事務當中;安全是組織內的“血脈”,不安全的作業(yè)條件和行為被所有人認為是不可接受的并且被公開反對。這種“自律”的安全文化可以創(chuàng)造出“安全自我學習”的組織。
??????? IAEA還認為,一個組織在向安全文化發(fā)展的第三階段努力時,不能幻想跨越前兩個階段而直接進入第三階段,認識到這一點十分重要。實現良好的安全績效需要有基于服從的文化的規(guī)章制度和高質量的工程技術的保障。
??????? 為了幫助核工業(yè)組織向安全文化的第三層次發(fā)展,INSAG又于2001年發(fā)表了《在強化安全文化方面的關鍵性實踐的問題》(INSAG—15,2001)。在該報告中,INSAG給出了關于安全文化的23個關鍵問題,共分為7個方面,即:
??????? (1)(安全)承諾(含3個問題)。
??????? (2)程序的使用(含3個問題)。
??????? (3)保守(避險)決策的制定(含3個問題)。
??????? (4)一種(事件)報告性的文化(含3個問題)。
??????? (5)反對不安全行為和條件(含3個問題)。
??????? (6)一個(安全)自學習的組織(含4個問題)。
??????? (7)基礎性的問題:交流、明確的優(yōu)先性事務和組織(含4個問題)。
??????? 組織機構可以根據這些問題進行自我測試,以明確自己在安全文化發(fā)展上所處的位置,為進一步發(fā)展找準方向。
??????? 亞洲地區(qū)核合作論壇(FNCA,Forum for Nuclear Cooperation in Asia)在促進亞洲及太平洋地區(qū)安全文化發(fā)展與合作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該論壇的前身是1990年成立的亞洲地區(qū)核合作國際大會(ICNC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Nuclear Cooperation in Asia),每年在日本東京召開一次,其目的是在相互信任和深刻理解和平利用核能的基礎上,促進各成員國的合作。目前的成員國有:中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南韓、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等共9個國家,國際原子能機構也派員參加。在1999年的第十次大會上,決定將ICNCA更名為FNCA。在1996年5月召開的第七次大會上,澳大利亞代表提議在核能安全文化上進行區(qū)域性合作,該提議被通過并決定從1997年起每年召開一次“核安全文化項目研討會(Workshop of the Nuclear Safety Culture Project)”。其目的是:在各個國家之間建立交流安全文化發(fā)展的信息的論壇;促進各國在非動力反應堆設施的國家政策上應用安全文化的原則;開發(fā)安全文化的評價工具,并按年度報告用這些工具所評價的安全文化的指標;促進核安全大會所制定的原則應用于研究性反應堆。
??????? 從1997年開始,核安全文化項目研討會已經召開了5次,其中2000年9月份的第4次會議,是在我國上海召開的。各次研討會的簡況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