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觀檢驗
宏觀檢驗是指憑肉眼或借助一般放大鏡觀察鍋爐受壓元件表面上產(chǎn)生的腐蝕、變形、滲漏和裂紋等缺陷。這對一些明顯的表面缺陷容易發(fā)現(xiàn)。若無法直接觀察,但又懷疑元件某處有發(fā)生裂紋的可能時,可用砂紙將該處磨光,再用10%的硝酸腐蝕劑處理,擦凈后借用5~10倍的放大鏡觀察,以判斷其是否發(fā)生裂紋。
2.錘擊檢驗
錘擊檢驗是目前鍋爐檢驗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用0.5kg重的小錘,靠錘擊被檢驗元件發(fā)出的聲音和小錘彈回的程度來判斷被檢元件的缺陷情況。錘擊發(fā)出的聲音清脆而單純,小錘亦能彈回,則認為被檢驗元件情況良好。若錘擊時被擊元件發(fā)出悶聲、濁聲和破碎聲,而且小錘的彈跳性也很差,則說明金屬元件內(nèi)可能有分層、夾渣和裂紋;也可能是金屬表面被腐蝕和內(nèi)表面已經(jīng)結了很多水垢。錘擊鉚釘或螺栓頭部時發(fā)出濁聲,而用手指放在錘擊部感到有移動,則表面鉚釘或螺栓松馳。錘擊鉚釘頭部時,鉚釘脫落,則是鉚縫有苛性脆化,應進一步詳細檢驗。
3.燈光檢驗
燈光檢驗是用手電筒照射鍋爐元件表面,根據(jù)不均勻變形情況發(fā)現(xiàn)缺陷。它可檢驗出鍋筒、集箱、爐膽、火管和水管等受壓元件的大面積不均勻腐蝕、變形和粗裂紋等。檢驗時燈光沿著金屬表面照射。被腐蝕的地方,在燈光下呈黑色斑點,若發(fā)生鼓包變形,則凸起部分被照亮,而凹下部分是黑暗的,若金屬表面有裂紋,則在燈光照射下顯示一黑黑的線條。
4.鉆孔檢驗
為了確定被腐蝕金屬的殘余厚度,以及查明金屬裂紋的深度或夾層的發(fā)展方向,可以采用鉆孔檢驗。
鉆孔檢驗金屬的殘余厚度時,一般鉆孔孔徑取6~8mm,孔的邊緣應鉆在腐蝕最深的地方,而且要鉆透,然后用回形針測出殘余厚度。如果單面被腐蝕,測量殘余厚度不用孔,只有兩面被腐蝕且特別大的面積或用無損探傷方法不易測出殘余厚度的地方,才用鉆孔法測厚。
為了確定金屬內(nèi)夾層的發(fā)展方向或裂紋的深度,可先在有此缺陷的地方鉆上2~3mm深的孔,其孔徑約為13mm,把孔邊用砂紙磨光并酸洗,然后用5~10倍的放大鏡觀察。如果裂紋與金屬表面所成的角度不大,且穿越試驗孔范圍之外,則可順著裂紋在距離第一個孔約50~100mm處再鉆一個孔。該孔的深度與裂紋延伸的角度相適應,孔的邊緣仍應磨光并酸洗,再用放大鏡觀察。如果裂紋在金屬表面不深的地方擴展,多半是由于鋼板分層的結果,必須找到分層的邊界,將這部分金屬鏟除掉。如果裂紋深度超過2mm,金屬被鏟除后還要進行焊補。如果裂紋與金屬表面成90度夾角的方向擴展到金屬深處,鉆孔的深度應深入到到裂紋的盡頭。
5.超聲波測厚
超聲波測厚儀是利用聲波在各種介質(zhì)中傳播聲速不同和聲波傳播時遇到第二種介質(zhì)能反射回聲波的作用而制成的。它無需破壞鍋爐鋼板,只要測出超聲波自發(fā)射至接收到反射波的間隔時間,并將間隔時間轉(zhuǎn)換為電的指示量,即能直接得到鍋爐被測元件的厚度。超聲波測厚范圍一般為4~40mm,測厚精度為±0.025mm。
用超聲波測厚儀測量鍋爐鋼板的厚度時,必須先將探頭緊貼在已知厚度的試塊上,調(diào)整好儀器,并把被測部位的表面清洗干凈,并抹上液體耦合劑,再將探頭緊貼被測部位表面左右擺動達到良好的接觸,同時從測厚儀的刻度盤上讀出被測部位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