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演習應變計劃(18%)
4.4.7在最后一段中提到“用人單位應制定評價應急預案與響應實際效果的計劃和程序,并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定期檢驗上述程序。”當然,考慮到并非所有緊急狀況的應變程序都可以測試,例如:毒性氣體泄漏的真實情況,或是社區(qū)的緊急疏散等,但是大部分的緊急狀況都是可以假設與模擬的。而藉著這些假設與模擬的情況,來演練或測試所建立的緊急應變計劃,并在演練或測試后檢討現(xiàn)有程序的缺失,以便加以改進。在實際審核中,常發(fā)現(xiàn)的缺陷大部分為:未建立緊急狀況的應變演練計劃,未依照計劃內(nèi)容實施演練,以及行政大樓未包括于演練計劃中。
4 應變措施或設備不當(11%)
在認證過程中也常見到一些其他應變的措施或設備不當?shù)睦?,包括:違反規(guī)定將消防水用于非消防用途(例如用于清洗補充冷卻水)、毒性氣體偵測設施定點的錯誤,以及消防水管線未按照規(guī)定保持一定的壓力等等。
5 人員訓練(11%)
在前述第一項“設備保養(yǎng)檢查”的缺陷中,談到有效的緊急應變必須依賴充分的軟件配合,這些軟件除了適當?shù)膽冇媱?,仍要包括足夠的人員訓練,畢竟“人”才是真正操作設備與程序的主體,如果沒有受過充分訓練的人員采運用這些設備和程序,則很難確保企業(yè)緊急應變的能力。在審核過程中,為了印證訓練的有效性,會對部分重要人員進行抽樣測試,常見的缺陷有:行政人員未包括在訓練計劃中、員工不了解疏散路線和集合地點,以及緊急應變小組無法正確操作應變設備等。
6 其他
除了上述的主要缺陷外,另外還有一些個別缺陷。例如危險性物質(zhì)未予以適當正確標識、消防箱或消防栓由于雜物堆積而無法接近。
不同行業(yè)的緊急應變的需求,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各個企業(yè)應遵循標準中的要求,先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查與鑒別,確定可能的重大緊急事件,再分析本身的需求,并根據(jù)這些需求加以改進,以期真正有效降低意外情況出現(xiàn)時可能發(fā)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