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過電壓引發(fā)的故障
??? 1.6.1 雷擊過電壓
??? 農村配電變壓器的高低壓線路大多采用架空線路,在山區(qū)、林地、平原受雷擊的幾率較高,線路遭雷擊時,在變壓器繞組上產生高于額定電壓幾十倍以上的沖擊電壓,若安裝在配電變壓器高低壓出線的避雷器不能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或本身存在某些隱患,如避雷器沒有同期投入運行、避雷器接地不良或接地電阻超標等,則配電變壓器遭雷擊損壞將難以避免。
??? 1.6.2 系統(tǒng)發(fā)生鐵磁諧振
??? 在10 kV配電系統(tǒng)中,小型變壓器、電焊機、調速機較多,使系統(tǒng)的等值電感和電容有可能相等或接近,導致系統(tǒng)出現(xiàn)諧振。諧振時,除變壓器電流激增熔斷器熔斷外,還將產生過電壓,引起變壓器套管發(fā)生閃絡或爆炸。
??? 1.7 熔體選擇不當
??? 配電變壓器通常采用熔斷器保護,若熔斷電流選擇過小,則在正常運行狀況下極易熔斷,造成對用戶供電的中斷,若熔斷電流選擇過大,將起不到保護作用。而在農村配電變壓器上,由于各種原因經常采用銅線、鋁線和鐵絲代替熔絲,使變壓器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在正常使用中,熔絲的選擇標準為:容量在100 kVA以上的變壓器一次側要配置1.5~2.0倍額定電流的熔絲;容量在100 kVA以下的變壓器一次側要配置2.0~3.0額定電流的熔絲;低壓側熔斷件應按1.1倍額定電流選擇。
??? 1.8 其它原因
??? 由于變壓器的一、二次側引出均為銅螺桿,而架空線路一般采用鋁導線,銅鋁界面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下發(fā)生電離現(xiàn)象,銅鋁之間形成氧化膜,接觸電阻增大,使引線處銅螺桿、螺帽、引線燒毀。
??? 在檢修或安裝過程中,緊固或松動變壓器引線螺帽時,導電螺桿跟著轉動,導致一次側線圈引線斷線或二次側引出的軟銅片相碰造成相間短路。
??? 并聯(lián)運行的配電變壓器在檢修、試驗或更換電纜后未進行核相,隨意接線導致相序接錯,變壓器在投入運行后將產生很大的環(huán)流,燒毀變壓器。
??? 由于照明負荷大多數(shù)采用單相供電,管理又不到位,經常造成配電變壓器長期三相不平衡運行,致使某相線圈絕緣老化而燒毀變壓器
??? 2 防范措施
??? 配電變壓器的故障,大部分是由于管理不到位和運行維護不當造成的,只要加強設備巡視管理,嚴格按照規(guī)程制度操作,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
??? 2.1 投運前檢測
??? 配電變壓器投運前必須進行現(xiàn)場檢測,其主要內容如下:
??? ?油枕上的油位計是否完好,油位是否清晰且在與環(huán)境溫度相符的油位線上。
???? ?蓋板、套管、油位計、排油閥等處是否密封良好,有無滲油現(xiàn)象。
??? ?防爆管(安全氣道)的防爆膜是否完好,呼吸器的吸潮劑是否失效。
???? ?變壓器的外殼和低壓側中性點接地是否牢固可靠,接地電阻是否符合要求。
??? ?變壓器一、二次出線套管及與導線的連接是否良好,相色是否正確。
??? 測量變壓器的絕緣電阻和直流電阻,應符合GB 50150-1991《電器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
??? 若以上檢查全部合格,則先將變壓器空投(不帶負荷),檢查電磁聲有無異常,測量二次側電壓是否平衡,如平衡說明變壓器變比正常,無匝間短路,變壓器可以帶負荷正常運行。
??? 2.2 運行中注意事項
??? 在配電變壓器運行過程中,要定期檢查三相電壓和負荷是否平衡,如嚴重失衡,應采取措施調整。
??? 應經常檢查變壓器的油色、油位,有無滲漏,發(fā)現(xiàn)缺陷及時消除,避免分接開關、線圈受潮。
??? 定期清理配電變壓器上的污垢,檢查套管有無閃絡放電,接地是否良好,定期遙測接地電阻不大于4Ω。
??? 在裝、拆配電變壓器引出線時,嚴格按照檢修工藝操作,避免引出線內部斷裂。合理選擇導線的接線方式,如采用銅鋁過渡線夾或線板等。在接觸面上涂導電膏,增大接觸面積和導電能力,減少氧化發(fā)熱。
??? 在配電變壓器一、二次側裝設避雷器,并將避雷器接地引下線、變壓器外殼、二次側中性點分別接地。堅持每年一次的年度預防性試驗,及時更換不合格的避雷器,減少因雷擊、諧振產生過電壓損壞變壓器。積極推廣使用S9系列新型防雷節(jié)能變壓器。
??? 每次調整無載分接開關前后,應兩次測量直流電阻值,并做好記錄,比較三相直流電阻是否平衡,比較三相直流電阻調整前后的變化,比較三相直流電阻與歷史值的差別,在確保調整正常無誤后,才可投入使用。
??? 參考文獻
??? [1]徐名通.電力變壓器的運行和檢修.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 1976.
??? [2]趙家禮,張慶達.變壓器故障診斷與修理.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
??? [3]楊體.變壓器無載分接開關的故障、檢測與調試.電力自動化產品信息,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