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城市交管部門都會把城市交通安全做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要求市民過馬路走“斑馬線”是最基本的一條,但隨意橫穿馬路的現(xiàn)象時??梢?。明明看到紅燈在前方亮起,還有人會急匆匆地沖向馬路對面,交通協(xié)管員響亮地哨聲也無法讓他們停下腳步,人車爭道的大戰(zhàn)屢屢上演。
根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條的規(guī)定,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關于道路通行規(guī)定的,處警告或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還規(guī)定機動車在通過人行橫道時,須減速行駛;遇有行人橫穿時,須讓行人先行。特別是交叉路口左轉彎和右轉彎車輛,在人行橫道遇行人正常通行時,須停車讓行。并嚴禁機動車在斑馬線上停車,以保證人行橫道安全暢通。交警部門指出,行人在斑馬線上正常通行時與機動車發(fā)生事故的,對肇事機動車將從嚴處理??梢?,不管你選擇哪種交通出行方式,都必須遵守交通法規(guī)。如果因行人交通違法引發(fā)交通事故,行人照樣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無獨有偶,筆者在小西湖看到,當紅燈亮起的時候,兩位交通協(xié)管員便拉起一條長長的絲帶,橫在斑馬線上欲過馬路的人群前,防止行人橫穿馬路。顯然,這是一種迫不得已的方法,但是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自從“架”起這座“籬笆”,這里的交通秩序便好多了。
當文明成為一種習慣,以前的不良習慣也將會很快得到改變。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在蘭州城關交警大隊的轄區(qū)內(nèi),超過58%的重大交通事故都是由于機動車未按規(guī)定避讓行人引發(fā)的,因此讓廣大司機在斑馬線附近養(yǎng)成文明禮讓的習慣是很有必要的。當司機師傅們能自覺養(yǎng)成在斑馬線前禮讓行人時的好習慣時,蘭州的交通狀況將會得到進一步改善。
這些好習慣都不難做到,難得是堅持??鬃诱f:“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彼嬖V了我們,人的習慣或者說是習性本來是差不多的,之所以后來有人好習慣多,有人壞習慣多,那是后天學習培養(yǎng)造成的差異,可見有意識地養(yǎng)成好習慣是多么的重要。曾子說他“吾日三省吾身”,“吾日”就是堅持。我們要想養(yǎng)成好習慣,也應該每天都想一想自己的行為,改正錯的,堅持好的,長此以往還怕自己不能成為擁有眾多好習慣的人嗎?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呢?一、好習慣要在生活中培養(yǎng)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笔聦嵳侨绱?,孩子習慣的養(yǎng)成主要在家里,父母應該注重在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的各種良好習慣。
陶行知先生認為,各種知識和技能學習最好在生活中進行,習慣培養(yǎng)更應該如此。他在《生活教育》一文中寫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因此,我們說‘生活即教育’,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教育之場所……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yè)……隨手抓來,都是活書,都是學問,都是本領……自有人類以來,社會即是學校,生活即是教育?!?br />
德國哲學家康德從小就在父親的教育下養(yǎng)成了嚴謹?shù)纳盍晳T。據(jù)說,他每天散步要經(jīng)過鎮(zhèn)上的噴泉,而每次他經(jīng)過噴泉的時候,時間肯定指向上午七點。這種有條不紊的作風正是哲學家嚴密思維的根源??梢姡己玫纳盍晳T對于一個人的成功起著積極的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huán)境,是孩子習慣形成的搖籃,6歲前的兒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生活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例:有一個小朋友叫陽陽,由于父母工作繁忙,陽陽從小就跟隨爺爺奶奶生活,爺爺奶奶對陽陽非常寵愛。他們對陽陽總是照顧得無微不至。當陽陽進入幼兒園時,還不會獨自上廁所,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睡覺……陽陽在生活中根本就沒有學到良好的自理習慣!這時候,陽陽的父母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把陽陽接到家中,對陽陽進行生活習慣的訓練。
由此可見,生活即教育,父母應該積極為兒童創(chuàng)造適宜的家庭環(huán)境,同時,父母應當經(jīng)常在行為、舉止和談吐等方面給兒童一個最好的榜樣,講話時要注意禮貌、舉止要文雅,表現(xiàn)出高尚的情操、道德行為和良好的習慣。如果能夠經(jīng)常這樣以身作則,這種長期熏陶使兒童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養(yǎng),通過日積月累,讓兒童的良好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二、好習慣要在實踐中培養(yǎng)在實踐中養(yǎng)成習慣,要不斷身體力行,使習慣成自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非常重視在做中學。因此,他主張在做中養(yǎng)成習慣,即在實踐中養(yǎng)成習慣。他在《教育的新生》一文中寫道:“我們所提出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chuàng)造是孫子。有行動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獲?!?br />
葉圣陶先生也認為,要養(yǎng)成某種好習慣,要隨時隨地加以注意,身體力行、躬行實踐,才能“習慣成自然”,收到相當?shù)男Ч?br />
什么是“習慣成自然”呢?
葉圣陶是這樣解釋的:“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費什么心,仿佛本來就是那樣的意思?!彼e例道:“走路和說話是我們最需要的兩種基本能力。這兩種能力的形成是因為我們從小就習慣了,‘成自然’了;無論哪一種能力,要達到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們有了那種能力。如果不達到習慣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勉勉強強地做一做,就說明我們還不具有那種能力?!?br />
通常說某人能力不強,就是說某人沒有養(yǎng)成多少習慣的意思。比如說張三記憶力不強,就是張三沒有把看見的、聽見的一些事物好好記住的習慣。說李四表達能力不好,就是說李四沒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說出來的習慣。因此,習慣養(yǎng)成得越多,那個人的能力就越強。做人做事,需要種種能力,所以最要緊的是養(yǎng)成種種的習慣。
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過程,是嚴格訓練、反復強化的結果?,F(xiàn)代控制論創(chuàng)始人、美國著名數(shù)學家維納,在回憶父親對他早期學習習慣的嚴格訓練時說:“代數(shù)對我來說沒有什么困難,可父親的教學方法,使我們精神不得安寧,每個錯誤都必須糾正。他對我無意中犯的錯誤,第一次是警告,是一聲尖銳而響亮的‘什么’,如果我不馬上糾正,他會嚴厲地訓斥我一頓,令我‘再做一遍’。我曾遇到不止一個能干的人,可是他們到后來一事無成。因為這些人學習松懈,得不到嚴格紀律的約束。我從父親那里得到的正是這種嚴厲的紀律訓練?!备赣H嚴格的訓練,終于使維納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后成為譽滿全球的科學巨人。三、要抓住教育的關鍵期自從奧地利動物心理學家洛倫茲發(fā)現(xiàn)動物行為發(fā)展的關鍵期,并榮獲諾貝爾獎后,人類廣泛地開展了對自身各種能力與行為的發(fā)展關鍵期的研究。
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習慣的養(yǎng)成有一個關鍵期的問題。幼兒園和小學是培養(yǎng)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的關鍵期,而到了中學,就是改造習慣時期了。在兒童時期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孩子可以受益終身;在兒童時期養(yǎng)成了壞習慣,就有可能終身受到傷害。因此,在養(yǎng)成習慣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用兒童的關鍵期。如果錯過關鍵期,對習慣的改造將要比塑造艱難得多。抓住關鍵期進行習慣的培養(yǎng),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下表是一些兒童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
習慣計數(shù)能力規(guī)則意識觀察力語言能力交際能力生活觀念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要使孩子養(yǎng)成一種好習慣,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第一次出現(xiàn)的行為。例如,孩子第一次罵人的時候,他并不是道德驅使,而是覺得好玩。這時候,孩子會觀察父母或其他成人對 自己行為的反應。如果成人的態(tài)度是冷淡的、嚴肅的,孩子就會明白:“大人不喜歡我的這種行為?!庇纱?,他會減少這種行為。如果這時有成人對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出贊揚、夸獎或者高興地笑等反應,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行為是受到成人喜歡的,由此,他會增加這種行為出現(xiàn)的頻率,從而養(yǎng)成不良的習慣。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抓住教育的關鍵期來教育孩子。四、好習慣要培養(yǎng),壞習慣要糾正對于父母來說,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更要注意不要讓孩子養(yǎng)成不良的習慣。因為壞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就具有自然的驅動力和心理慣性,有時候就算沒有外部條件,習慣行為也同樣可以做出。許多孩子有時候知道自己有不良的習慣,但是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而重復不良的習慣。這時候,父母要幫助孩子抑制和糾正壞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