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各行各業(yè)的人們都熱衷于“充電”,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但漫眼當前很多大專院校和社會上的各類培訓班,由于多種因素,培訓效果大打折扣,以至于有人一談起“培訓班”“學歷教育”就搖頭說“
假”“水分太多”……頗多偏見,不能不引起人們的警覺。
如今,人們對知識、高學歷的追求越來越強烈,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象征。不可否認,很多人參加培訓學習,確實是想學點東西,提高崗位工作技能。但也有一些人想混水摸魚,弄個
文憑,好晉升職稱、提干。這部分人要么是工作太忙,抽不開身;要么是底子差,花錢混個文憑省心省力。于是我們就看到形形色色的培訓班中,有很多不和諧、甚至滑稽可笑的情景:本是干經濟管理的,偏學機
電;本是干機電的,偏學法律……還像模像樣地抽時間去聽課,真懷疑他們能聽懂、聽得下去。一些培訓機構,收了“學子”的錢,就得為“學子們”辦事,考試的時候只好放人一馬,讓他們蒙混過關。
無論采取什么方式學習,一定要學到真本領,如果什么也學不到,就為一紙文憑,就有欺騙自己、欺騙社會之嫌。
筆者認為,要革除這種弊端,一是求學人員要端正態(tài)度,不要自欺欺人;二是培訓機構要對社會負責,不能見錢就收,收錢就發(fā)證;三是國家應該加強對社會培訓機構的監(jiān)控、管理;四是用人單位要把好培訓
關,不能見培訓班就報名,有人報名就批準。
《中國煤炭報》 (程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