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敲詐不容忽視
作者:耿春梅
來源:安全教育每周一課
評論: 更新日期:2009年09月20日
[教學目標]:讓學生認識校園敲詐的危害,懂得如何預防校園敲詐。
[教學內(nèi)容]:1、什么是校園敲詐。
2、校園敲詐的產(chǎn)生原因。
3、如何預防校園敲詐。
[教學重難點]:認識校園敲詐產(chǎn)生的原因并懂得如何預防校園敲詐。
[教學方法]:講授、討論、案例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校園敲詐我們可能在港臺影視劇中看過,在報紙上讀過,但是近年來,這種行為在一些學校里時有發(fā)生,而且這種不良現(xiàn)象正悄悄蔓延。對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產(chǎn)生負面影響,威脅到學生人身安全,如果對行為者的行為不及時制止,任其自由發(fā)展的話,他們很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二、 什么是校園敲詐?
利用多媒體播放校園敲詐視頻,讓學生認識校園敲詐的行為。[案例] 某學校學生向低年級同學一次索要人民幣500元,低年級同學因一時拿不出這么多錢,在遭到毆打與強行搜身后,被逼無奈之下只好寫了欠條。事發(fā)后,司法機關(guān)憑著這張欠條,以搶劫罪對這名學生判了刑。至此,他才如夢初醒,痛苦流涕地說:“我本來只是鬧著玩的,誰知道犯了這么大的罪?!边@一案例就是標準的校園敲詐。所謂校園敲詐,就是在學生群體中處于強勢者對處于弱勢者采取脅迫手段勒索錢財?shù)男袨椤?/DIV>
三、產(chǎn)生校園敲詐的原因。
第一, [案例] 小明是鄉(xiāng)下的學生,今年上高二。有次他上洗手間時,不慎撞了某班的學生。小明立即表示了自己的歉意,當時那位同學沒說什么。晚上,他下了自習回到宿舍,白天被撞的同學帶著幾個陌生小年青早已坐在宿舍等著他。被撞的同學說身體不舒服,需要上醫(yī)院檢查。小明見人是自己撞的,出醫(yī)藥費理所當然。于是毫不猶豫地掏了五十元給他。小明以為事情就這樣過去了??蛇^了沒有多久,那幾張面孔又出現(xiàn)在宿舍,說還需要一百元。小明覺得有些不對勁,就要他們拿出醫(yī)院的票據(jù)給他看看。那幾個小年青見小明較真,頓時露出了真面目,說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小明自小沒見過那種陣勢,嚇得趕緊掏了錢??蛇@次還沒完,那幾個人似乎盯上了小明。只要小明回家返校,那幾個面孔就會準時在宿舍出現(xiàn)。那段時間,小明常常處在恐懼之中。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一般的情況下,被敲詐的學生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好,屬于“少年大款”,很容易成為被敲詐對象。并且他們普遍認為受人欺負是懦弱的表現(xiàn),是丟人的事,也怕遭到報復,便自認倒霉,不報告學校和家長,因而使敲詐者的行為不能被及時發(fā)現(xiàn)糾正。所以說我們同學平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裝酷,避免惹禍上身。
第二,一般父母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很關(guān)心,但對思想情況缺乏了解,思想上的不良苗頭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平時教育得少,認為這種行為只是調(diào)皮而認識不到事情的嚴重性。我們同學要善于與父母與老師溝通,遇到問題及時解決。
第三,少數(shù)學生受到社會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的影響,并從敲詐的成功中獲得一種欺負弱者的心理滿足,擺酷,裝老大,輕易得手的錢財更刺激他們反復實施敲詐。實施敲詐行為的學生對自己行為的嚴重性普遍認識不足,認為至多是違反校紀,而根本意識不到這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吨腥A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條第四款把“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列為未成年人的九種不良行為之一。所以,我們同學要能夠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四、如何預防校園敲詐?
校園敲詐的危害輕則使被敲詐學生產(chǎn)生恐懼感,精神不振,心理負擔沉重,學習成績下降;重則被逼無奈容易產(chǎn)生報復心理,或雇用他人復仇,或自己成為新的敲詐者,甚至鋌而走險,走向偷竊、搶劫的犯罪道路。作為學校我們要加強管理堅持依法治校,關(guān)心后進生。那么作為我們同學應(yīng)該怎樣做呢?
學生討論:…
老師總結(jié):第一、認識校園敲詐的危害,“害人之心不可有”,首先從自己做起,做到不敲詐別人。第二、“防人之心不可無”,做到不被別人敲詐,平時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太張揚,不要“裝酷 ”。第三、遇到問題后要及時報告學校,及時處理。確保我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chǎn)安全。
五、課后習題:
每人寫一篇以“如果遇校園敲詐后我該怎么辦?”為主題的感想。
![](/img/sc_pri.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