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層建筑落地式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連墻件的設置探討
)24m以下的腳手架,盡管屋面或女兒墻處可以設置柔性連墻件,但由于其剛度差,不能有效抵抗風荷載,只能同剛性連墻件沿縱跨方向隔點交叉設置,因而同樣存在預埋件設置問題;
3)當此道連墻件作為最后一道設置時,由于風荷載隨高度加大,其連墻件每點的最大承荷面積(相應于每點迎負面積)必然減少,而風荷載的豎向高度為上述懸臂高度與連墻件豎向相鄰間距的一半之和,它相對而言較大,因此其連墻件水平間距應該減少,即加密設置。
⑥連墻點宜采用菱形(花排)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并排)布置,宜按豎向架面盡量均勻分布(在結(jié)構層高和建筑外圍有變化時不易達到),這樣在步高與縱距相同的情況下,就可以避免架體發(fā)生局部失穩(wěn)破環(huán),從而只需對整體穩(wěn)定性進行控制。如圖3、圖1a、b、c
圖3 (la=h) 兩步三跨
a:鋼性連墻件
b:柔性連墻件
⑦在相同的連墻件每點覆蓋面積前提下,減少連墻件垂直間距比減少水平間距更能提高腳手架承載力,荷載試驗結(jié)果表明:腳手架在相同步距、橫距、縱距條件下,連墻件兩步三跨設置比三步兩跨設置對腳手架承載力提高7%。連墻件不同設置對腳手架承載力的提高作用如下:二步三跨>三步二跨>二步四跨>三步三跨。
2. 連墻件構造要求
① 架體在24m以下時可以采用剛性連墻件與柔性連墻件結(jié)合設置,但超過24m時就
不宜用柔性連墻件。柔性拉結(jié)可采用在墻體和主體內(nèi)預埋?8鋼筋,用雙股8號鋼絲(?4)與架體拉結(jié),同時必須配頂撐,使其可靠地頂在圈梁、柱等結(jié)構部位;剛性連墻件宜呈水平并垂直于墻面設置,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也可稍微下斜;因為鋼管的拉桿穩(wěn)定比壓桿穩(wěn)定好,連墻件上翹時不僅承受水平風荷載的壓力,也同時承受腳手架豎向荷載產(chǎn)生的壓力,因此作為腳手架穩(wěn)定的重要構件,連墻件不宜上翹。如圖1a、b、c
②連墻件兩端節(jié)點應連接牢固。其扣件應有足夠的抗滑力和抗裂度,應通過荷載驗算來確定每根連墻件所設置的防滑扣件數(shù)量,同時承受柔性連墻件頂撐所傳遞荷載的墻體以及承受剛性連墻件預埋件所傳遞荷載的主體結(jié)構都應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如圖1a、b、c
③穿過門窗洞口在室內(nèi)支撐桿件固定的連墻件,宜用圖示的支撐構造。如圖4a、b
圖4a(有窗套)
圖4b(無窗套)
④靠近邊柱與角柱的預埋件,要離柱相應側(cè)緣10~20cm,以利于連墻件的設置和安裝時的施工操作。如圖1a、b
⑤建筑物的現(xiàn)澆欄板式陽臺處的連墻件設置,可以有三種處理方式:①采用柔性連墻件②采用剛性連墻件,用ф6.5cm的PVC管作為連墻桿的套筒,以免于拆架時的切割。③直接利用欄板進行設置。如圖5
圖5 現(xiàn)澆欄板式陽臺處的連墻件設置
(五) 連墻件拆除的安全措施
1. 在架體使用中的拆除
在腳手架實際搭設或使用中,常常出現(xiàn)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在腳手架搭設過程中,由
于施工現(xiàn)場的變化而導致連墻件在正常設置上有困難;二是在建筑主體進入外墻裝飾階段時,施工企業(yè)為便于外墻施工,自行將原有設置的連墻件拆除。此時可采取如下的更換設置方法或補救措施。①在門窗洞口處設置,如圖4;②在外墻未砌筑之前可以通過抱柱設置,通常情況下立桿同柱不在同一橫向位置,此時應將連墻桿同內(nèi)、外縱向水平桿一起可靠連接,如圖6a、b、c。
圖6a
圖6bI-I
圖6cII-II
1.立桿2.橫向水平桿3.縱向水平桿4.縱向填心桿5.剛性連墻件連墻桿(短鋼管)6.剛性預埋件(短鋼管)7.柔性連墻連2φ4鐵絲8.頂撐(短鋼管)9.柔性預埋件(ф8短鋼筋)10.縱向剪刀撐11.安全網(wǎng)12.踢腳欄桿13.扶手欄桿14.綁網(wǎng)欄桿15.踢腳板16.腳手板17.橫向支撐18.橫向輔助水平桿19.縱向輔助水平桿20.豎向固定桿21.拉撐22.縱向木楞23.水平固定桿
2. 在架體使用完畢后的拆除
在外墻裝飾完畢后的扣件式鋼管外腳手架拆除作業(yè)中,連墻件的拆除也應引起足夠的
注意。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同步進行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拆除后再拆除腳手架;腳手架分段拆除時,其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應設法增設其他相應加固措施,即在拆除高差開口處加密設置臨時拉結(jié)點:①在門窗洞口處設置;②在陽臺欄桿或欄板處設置(欄桿或欄板多在外墻砌筑后開始施工,拆除腳手架前已經(jīng)完成,可以利用),如圖5。 (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