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手動(或自動)放線。將10m中繼線的兩個插頭分別插入繞線盤的插座和第二個通訊盒的“通訊1”插座。
(4)置繞線盤開關于“開”的位置,置第二個通訊盒的電源開關于“1”的位置,此時,第一個通訊盒尾線燈亮,表示第二個通訊盒和線路工作正常。
(5)置第一個通訊盒的尾線開關于“1”的位置,雙方即可進行通話。
6.雙站點延伸通訊:
(1)當一盤繞線放完后,把10m中繼線從第一繞線盤插座拔出。
(2)將第二個繞線盤的插頭插入第一個繞線盤的插座,并置開關于“開”的位置。
(3)將10m中繼線插頭插在最后一個繞線盤的插座上,雙方即可通話。
7.多站點接力通訊:
(1)當需要接3個以上通訊盒時,首先按正常操作接好兩個通訊盒。
(2)將第二個繞線盤的插頭插入第二個通訊盒“通訊2”插座,置電源開關于“1”的位置。
(3)將10m中繼線的兩個插頭分別插入第二個繞線盤插座和第三個通訊盒“通訊1”插座。
(4)將所有通訊盒連接完畢后,只需打開一個通訊盒開關,即可通話。
8.充電時,將專用充電器交流電插頭插接上220V交流電源,直流電插頭插入通信盒充電插座即可。一次充電大約需要8~10h。
第15條? 化學氧自救器
1.適用范圍:化學氧自救器適用于發(fā)生礦井火災、瓦斯煤塵爆炸,及產(chǎn)生非呼吸性氣體的環(huán)境中現(xiàn)場人員撤離時使用。
2.化學氧自救器的各項性能必須達到如下要求:
(1)中等體力勞動下使用時間不少于40min。
(2)靜坐時間不少于120min。
(3)防護性能在使用時間內(nèi),CO吸氣濃度不超過2%,O2濃度不低于21%。
(4)吸氣溫度低于50℃。
3.操作準備:在操作前要將面部的汗水和灰塵快速擦凈,以防鼻夾不能固定或中途脫落。
4.佩戴自救器按以下順序進行:開啟儀器→戴上口具→夾好鼻夾→調(diào)整挎帶并固定→退出災區(qū)。
5.正常操作:
(1)使用時應將自救器沿腰帶轉至胸前,用手指掀開鎖口帶的扳手,將封印條斷開后,扔掉封口帶,去掉上外殼。
(2)一只手握住下殼,另一只手將下殼用力拔下并扔掉,此時立即將口具塞拔掉,置口具片于唇齒之間,牙齒緊緊咬住牙墊,緊閉嘴唇。
(3)雙手將鼻夾彈簧拉開,閉住一口氣,將鼻夾準確夾住鼻子,密封鼻孔,用嘴呼吸。
(4)將挎帶套在脖子上,長度調(diào)整適當,以口具輕松咬在口中且頭能抬起為宜。
(5)將腰帶長端繞腰一周與短帶系牢使儀器固定在胸前。
(6)上述動作完成后,在現(xiàn)場負責人的帶領和指揮下撤離災區(qū)。
6.特殊操作:
(1)途中感到呼吸不足時,不要驚慌,應放慢腳步做深長呼吸,待氣量充足時再快步行走,切勿奔跑。
(2)在確認撤離災區(qū)后,方可摘掉口具、鼻夾。
7.該自救器只能使用一次。
第16條? 氧氣充填泵
1.適用范圍:氧氣充填泵用于礦山救護隊充填氧氣使用。
2.氧氣充填泵的技術參數(shù):
(1)最大排氣壓力:30MPa。
(2)吸入條件下的排氣量:3L/min。
3.特殊規(guī)定:
(1)氧氣充填泵應選擇在干凈無灰塵的房間內(nèi)工作,使用地點溫度不得低于零度。
(2)充填泵可用螺栓固定在水平基臺上,也可放置在水平基臺上。充填泵與基臺間應放置減震的厚橡膠板且與基臺接觸平穩(wěn)。
(3)在首次使用前,應將機械油注入機體內(nèi),并在每次更換機械油后,必須將機體外部的油脂擦拭干凈。絕不允許油從上、下機體的接合處、各密封環(huán)處及密封罩處往外滲漏。
(4)使用地點嚴禁吸煙,應建立嚴格的禁火禁泊制度,充填工必須穿著沒有油污的潔凈衣服,工作前必須用肥皂將手洗凈。
(5)電動機接線必須良好,網(wǎng)路內(nèi)應置有保險絲和接地線。室內(nèi)照明應安裝防爆型燈罩。
(6)定期對輸氣瓶內(nèi)的氧氣質(zhì)量、輸氣瓶和小氧氣瓶的安全性能進行認真檢查。輸氣瓶存放處同充氣操作地點之間,應有可靠的安全隔離設施。
(7)氧氣瓶必須每3年進行1次耐壓試驗。新購進或經(jīng)水壓試驗后的氧氣瓶,須在充填前稀釋2~3次后,方可進行充氧。
(8)氧氣瓶應輕拿輕放,與暖氣片和高溫點的距離應在2m以上。
4.操作準備:
(1)在充填泵工作前,應認真檢查各部位是否清潔、可靠。所有使用的工具必須經(jīng)過清潔除油后,再用棉紗徹底擦干凈。ABD-200型、AE-101型氧氣充填泵,應將管路系統(tǒng)中充滿18~22MPa的氧氣;AE-102型氧氣充填泵應充滿30~32MPa的氧氣,用肥皂水檢查各處是否漏氣。如發(fā)現(xiàn)泄漏現(xiàn)象應及時設法排除以免降低充氣效率或發(fā)生危險。
(2)檢查曲軸旋轉方向與皮帶罩上的箭頭方向是否一致。
(3)檢查單向閥。首先啟動電動機,關上集合開關,進行充氣。
①ABD-200型、AE -101型氧氣充填泵,可觀察中間壓力表變化情況。如果兩個吸氣閥氣密性不佳,則表針靜止不動;如果有一個氣密性不佳,則表針做不均勻跳動。
?、贏E-102型氧氣充填泵,應觀察各壓力表的變化情況。如果一級排氣壓力和一級進氣壓力接近或相等,說明一級氣缸的吸、排氣閥失靈;如果二級排氣壓力和一級排氣壓力接近或相等,說明二級氣缸的吸、排氣閥失靈。
5.操作順序:
(1)在操作前,首先合上電源開關,啟動電動機,關上集合開關,進行充氣。
?、貯BD-200型、AE-101氧氣充填泵的充氣壓力為21~ 22MPa時,安全閥應自動開啟排氣。
?、贏E-102型氧氣充填泵的充氣壓力為31~33MPa時,安全閥應自動開啟排氣。
(2)分別接上輸氣瓶及小氧氣瓶。打開集合開關,使輸氣瓶內(nèi)氧氣自動流入小氧氣瓶內(nèi),直至壓力平衡為止。
6.正常操作:
(1)關上集合開關,啟動電動機,進行充氣。
①ABD-200型、AE-101型氧氣充填泵充氣時,要觀察中間壓力表的變化,直至小氧氣瓶內(nèi)壓力達到需要的壓力為止。小氧氣瓶內(nèi)最高壓力不得超過30MPa,輸氣瓶內(nèi)剩余壓力不低于5MPa。
?、贏E-102型氧氣充填泵充氣時,要注意觀察各壓力表的變化,直到小氧氣瓶內(nèi)的壓力達到需要為止。當充氣壓力為30MPa時,必須選用耐氣壓為30MPa的小氧氣瓶。
(2)打開集合開關,關閉小氧氣瓶開關及接小氧氣瓶的開關,并打開放氣開關,放出殘余氣體后,卸下小氧氣瓶。
(3)再次充氣時,應按上述規(guī)定重復進行。
(4)應接好冷卻水箱的自來水,并使之暢通無阻,以便降低溫度。
(5)充氣時,氣缸表面溫度升高較快(約60~70℃)屬正?,F(xiàn)象。
7.特殊操作:
(1)每次充氣前應將充填泵空轉幾分鐘,觀察各部位運行是否正常,運行正常后方可進行充氣。充氣時,如發(fā)現(xiàn)有噪音及其它不正?,F(xiàn)象,應立即停止充氣,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2)AE-lOl型、AE-102型氧氣充填泵,確定電接點壓力表自動停泵的控制壓力大于安全閥的排氣壓力,即在正常情況下,應由安全閥起作用,電接點壓力表的自動控制僅在例外情況下起安全保護作用。
(3)小氧氣瓶與輸氣瓶壓力比一般為2~3倍時最為經(jīng)濟,當其中一個輸氣瓶壓力較低時,可先用它來充氣,充到一個階段后,再利用壓力較高的一個輸氣瓶充氣。
8.充填泵工作完畢后,應切斷電源,關閉輸氣瓶開關,由氣水分離器放出冷卻水。
9.使用的所有工具必須經(jīng)過清洗除油后,再用棉紗徹底擦干凈。
10.與氧氣及水-甘油潤滑液相接觸的零件,應定期進行清洗,充氣前用壓縮氧氣吹干凈。
第17條? 消防、滅火操作:
(一)直接滅火法
1. 當火源位于人員可以直接到達的地區(qū)、火災初期以及火災周邊無瓦斯等氣體積聚時,可以選擇采用直接滅火法。
2. 首先進行瓦斯等氣體的檢查,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后,方可按計劃實施滅火。滅火過程中要隨時檢查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情況,當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將全部人員撤出。
3. 需要臨時支護的巷道,如果需要使用坑木,應預先用水濕透后再進行支護工作。
4. 直接滅火必須保證充足、可靠的水量。
5. 挖除火源前要備足填充、覆蓋材料,同時要保證能將挖出的燃燒物及時運走。
6. 計劃好排風路線,檢查確保通暢,并做好其它準備工作。
7. 直接滅火法的操作,應注意以下問題:
(1)用滅火器材由外向里,逐步縮小火區(qū)范圍。
(2)在挖除火源以前,先用大量的壓力水向火源噴射,噴射時由外向內(nèi)、控制水量、水壓等,防止發(fā)生水煤氣爆炸。再用手稿或耙子將燃燒物體扒出。
(3)待火勢熄滅后、火源范圍小且能直接到達,可燃物溫度已降至70度以下,且無復燃或引燃其它物質(zhì)的危險時,挖除火源。
(4)挖除火源這一工作要由礦山救護隊來擔任,部分消防滅火工可配合作業(yè)。
(5)扒出余火,用水徹底澆滅,有條件的混以惰性物質(zhì),保證運轉過程中無復燃危險,并運出井外。
(6)挖除火源后形成的空洞,要用不燃性材料(瑞米材料等)充填。充填時要注意頂板情況,嚴禁冒險作業(yè)。
(7)挖除的范圍要超過發(fā)熱的煤炭以外1~2m深、進入煤體溫度不超過40度的地方。
(8)各類滅火器材的使用,要嚴格按照說明書執(zhí)行。
8. 用水滅火時,水流方向要與風流方向一致,不準人員站在回風側。
9. 采用直接滅火法時,要在火源的上風側和下風側設置水幕,進行降溫、稀釋氣體。
10.挖除煤炭需要爆破時,除了需要遵照爆破工操作規(guī)程外,還要對炮眼采取注水降溫的措施,使炮眼溫度降至40度以下。
11.直接滅火時,不得用水撲滅帶電的電氣設備和油料火災。
?。ǘ└艚^滅火法
1. 采用直接滅火法無效或火災面積較大時,可以采用隔絕滅火法。在進行構筑防火墻時有3種方法。
(1)先進后回法,即先封閉進風側,然后封閉回風側。利于接近火源,實施直接滅火。
a.在進風側新鮮風流中,構筑臨時密閉,遮斷風流,控制火勢。
b.在回風側構筑臨時密閉。
c.在臨時密閉外面,構筑永久防火墻(進、回風側)。
(2)先回后進法,即先封閉回風側,然后封閉進風側。利于防止事故蔓延,但要慎用。
(3)進回風兩側同時封閉法。利于防止瓦斯爆炸。臨時密閉和永久防火墻的施工操作??梢蓞⒖纪L設施工的規(guī)定。
2. 構筑防火墻時,要注意:
(1)合理選擇封閉的位置,要盡可能靠近火源位置,封閉區(qū)不得存在漏風口。
(2)加強火區(qū)氣體成分的檢測,正確判斷瓦斯爆炸的危險程度,必須至少每10min檢查1次進回風流中瓦斯、CO、CO2濃度及含氧量。
(3)使用防爆防火墻,施工時邊通風、邊檢測、邊砌筑,迅速封口,迅速撤離人員。
(三)聯(lián)合滅火法
1. 構筑防火墻后,要根據(jù)滅火措施,實施打鉆、注氮、灌漿、泡沫滅火、注凝膠等其它程序。采取多種手段,聯(lián)合滅火。
2. 采用灌漿滅火時,其打鉆、灌漿等的操作,可疑參考通防打鉆工、灌漿注膠工的操作規(guī)程,按照滅火安全措施執(zhí)行。
3. 采用灌漿防滅火時,對火源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澆灌”方式。
4. 注氮滅火時,應注意:
(1)檢查管路和周邊環(huán)境情況,管路無泄漏、安全時方可實施向火區(qū)注氮。
(2)接好管路,打開開關,向防火墻內(nèi)壓注。
(3)按照滅火措施設計的注氮量進行操作。
(4)注氮過程中,要加強進回風附近的氣體成分檢測。判斷是否漏氮,其它有害氣體是否超標,氧氣濃度不得小于20%。如果盡風流中瓦斯?jié)舛冗_到0.5%時,要停止注氮。
(5)注氮地點要安設電話,及時向調(diào)度室匯報。
(6)注氮施工區(qū),應設置警示牌,無關人員不得進入。
(7)注氮時,要經(jīng)常檢測注氮區(qū)內(nèi)濃度,保證注氮效果。
5. 采用均壓滅火時,通過調(diào)整封閉火區(qū)進回風側的壓差,使之趨于最小,減少漏風。
6. 采用均壓滅火時,應按照均壓滅火的設計,調(diào)整風路系統(tǒng)、設置調(diào)壓氣室或安設調(diào)壓風機。
六、收尾工作
第18條? 作業(yè)結束,儀器歸類存放,個別儀器用塑料袋罩好,存放地點遠離熱源,室內(nèi)禁止有油類及腐蝕性的化學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