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風險分析
1.1事故類型
1.1.1因人為行為、設備老化缺陷等原因,可能發(fā)生DCS控制系統失控,導致裝置局部或全部停止運行。
1.2事故發(fā)生的區(qū)域、地點
1.2.1公司造氣、合成、甲酸鈉控制室。
1.3事故可能發(fā)生的時間、造成的危害程度及影響范圍
1.3.1事故多發(fā)生在夏季雷雨季節(jié),由于DCS控制系統管控于生產裝置關鍵部位,一但失控會造成工藝人員無法操作監(jiān)控現場設備,使生產裝置停運,直接影響公司經濟效益。如按照專項處置方案進行及時的處置,不會造成大的危害,并減少經濟損失。
1.4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1.4.1事故發(fā)生突然前期無一定特點。
1.5事故可能引發(fā)的次生、衍生事故
1.5.1如處理不及時、不得當,可能發(fā)生中毒、工藝超指標、污染事故。
2.應急組織與職責
2.1應急小組
現場指揮:電儀車間主任
副指揮:電儀車間副主任
成員:儀表班班長、崗位操作工及車間維修工。
應急小組下設:搶險救修組(儀表班班長及員工)、后勤保障組(生產車間員工)、聯絡檢測組(當班調度員、中控室人員)。
2.2 職責
2.2.1現場指揮職責
2.2.1.1負責生產崗位人員的應急培訓、演練和管理。
2.2.1.2應在第一時間趕往事故現場;負責指揮現場救援隊伍。
2.2.1.3決定現場處置方案的啟動和組織協調;事態(tài)擴大,決定是否啟動綜合應急救援預案的請求。
2.2.1.4服從公司應急指揮部的協調和安排。
2.2.1.5解決事故搶修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制定并實施防止事故擴大的安全防范措施。
2.2.1.6負責組織系統維護人員進入控制室緊急處理,負責組織相關專業(yè)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
2.2.2聯絡檢測組職責
2.2.2.1負責做好向領導報告事故情況。
2.2.2.2當事態(tài)擴大,經現場指揮同意向領導請求啟動綜合應急救援預案。
2.2.2.3負責現場有毒、有害物質及擴散區(qū)域的監(jiān)測工作。
2.2.3搶險救修組職責
2.2.3.1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對DCS系統故障原因進行分析檢查,找到故障點,進行及時處理,使生產盡快恢復。
2.2.3.2配合當班工藝人員對現場進行及時調整及控制系統正常后的恢復工作。
2.2.3.3及時將故障原因向電儀中心及車間領導匯報,并參加事故原因分析。
2.2.4后勤保障組職責
2.2.4.1對現場設備進行及時調整,關鍵設備及時就地打開或者關閉,調節(jié)閥切換到旁路進行運行,使裝置工作在安全可控狀態(tài)。
2.2.4.2控制系統恢復正常后有序的切換到遠程控制上。
2.2.4.3參加事故原因分析。
3.應急處置
3.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3.1.1崗位操作人員發(fā)現DCS事故立即向當班生產調度員、車間主任、工段長報告,報告內容如下:
⑴事故發(fā)生時間等。
⑵事故的簡要經過、危害程度、涉及范圍等。
⑶事故發(fā)生原因的初步判斷。
⑷事故發(fā)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當前事故搶修情況等。
3.1.2電儀車間主任決定啟動現場處置方案,通知相關人員到位,按照職責分工采取應急措施,搶險搶修組到達現場先與崗位人員進行溝通了解已采取的措施,分析查找故障原因,然后再根據故障的原因進行相應的處理;后勤保障組對現場設備進行及時的調整,使裝置工作在安全可控狀態(tài);聯絡檢測組向領導報告事故及搶修情況;當事態(tài)擴大,經現場指揮同意向公司領導請求啟動綜合應急救援預案。搶險搶修組工作結束后負責后向現場指揮報告,有現場指揮宣布應急結束。
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3.2.1網絡通訊故障:當班運行人員應立即采取應急措施監(jiān)控設備使其安全運行。
3.2.1.1如所有數據無法顯示,當班班長應定現場人員快速到達現場監(jiān)視主要運行參數:液位、溫度、壓力等參數。
3.2.1.2當班班長應該加強對就地運行參數的掌控,確保裝置安全運行。
3.2.1.3自控人員應首先檢查控制器是否正常運行,在確??刂破髡5那闆r下,迅速檢查交換機狀態(tài)和供電情況是否正常,以及各個冗余控制器與交換機之間、工程師站、操作員站與交換機之間的網絡連接情況;是否有網線接頭破損、脫落和松動狀況,如有水晶頭破損立即更換備用或者現場制作,松動則立即插緊,然后再經工程師站檢查網絡,測通網絡,恢復正常運行。
3.2.2I/O卡件故障:運行人員應加強對無顯示的參數進行就地監(jiān)視,搶修人員及時對故障卡件進行更換。
3.2.2.1I/O卡件損壞:應急方法:AO\AI\DO\DI\CPU\通訊卡件損壞,將備用的卡件插入到已損壞的卡件位置,迅速進行更換和組態(tài)下裝。
3.2.2.2I/O卡件失電:檢查回路電源是否正?;蛘呖欠裼兴蓜?。
3.2.3單臺操作站故障:
3.2.3.1通知儀表自控檢修人員進行檢查維修。
3.2.3.2重新啟動操作站看是否恢復正常
3.2.3.3操作站可啟動,操作界面無法啟動,檢查軟件
3.2.3.4檢查網絡是否有故障
3.2.4DCS系統停電:
3.2.4.1儀表自控人員應立即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避免事故進一步擴大。
3.2.4.2檢查DCS系統電源是否滿足要求(220V AC)
3.2.4.3檢查UPS不間斷電源
3.2.4.4如果UPS供電異常處理:
⑴UPS主回路出現故障且未自動切到旁路運行,及時把UPS切換到“手動旁路”工作。
⑵如因外部干擾對DCS系統供電造成影響,致使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應首先檢查接地情況,若接地正常,檢查供給相應DCS系統電源的開關是否閉合,如果沒有閉合,閉合電源開關。
⑶供給DCS系統的電源正常后,首先啟動服務器,服務器啟動后再啟動操作站,這樣有利于提高DCS系統地啟動時間。
3.2.5服務器故障
3.2.5.1操作人員應立即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避免事故進一步擴大。
⑴因所有數據無法顯示,現場人員應該快速到達現場監(jiān)視儀表數據(主要有溫度、壓力、液位等)
⑵操作人員應加強對其他儀表參數的監(jiān)視
3.2.5.2操作人員應及時向當班調度匯報,調度員及時通知儀表自控人員進行檢查修復;如果是電腦硬件故障,及時更換硬件,如果是硬盤損壞,更換后應及時重裝操作系統,DCS上下位軟件、恢復備份數據。
3.3聯系電話及相關應急單位聯絡方式和聯系人員。
應急組織有關人員聯系電話
序號 | 姓名 | 固定電話 | 手機 | 備注 |
應急救援組長 | 劉凱祥 | 18853916306 | ||
副組長 | 王魯峰 | 15153921889 | ||
搶險救援組 | 劉文含 | 18553935598 | ||
聯絡檢測組 | 王艷德 | 18553935521 | ||
保障、警戒組 | 任慶洪 | 18769957597 | ||
應急隊伍 | 孫? ? 翔 | 13053939895 |
4. 注意事項
4.1佩戴個人防護用品方面的注意事項
4.1.1首先檢查防護用品是否完好,發(fā)現不合格及時調換。
4.1.2正確熟練使用防護用品。
4.1.3使用防毒面具處理事故時,不能長時間使用。選用的防毒面具必須經過定期檢測,各單位嚴格執(zhí)行《勞動防護用品管理標準》。
4.2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
4.2.1各類救援器材嚴格按照標準存放,規(guī)定專人管理、定期保養(yǎng)維護并記錄。
4.2.2各類防護器具必須經檢測合格。
4.2.3所有人員必須能夠正確使用應急救援器材。
4.3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項
4.3.1生產崗位出現緊急情況時,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的規(guī)定進行處理,操作規(guī)程不能體現的,要及時匯報班組長和車間主任。
4.3.2遵守“先救人,后救物;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
4.4現場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
4.4.1搶修作業(yè)必須安排兩人以上進行作業(yè)。
4.4.2無關人員盡量撤離現場,防止發(fā)生次生事故。
4.5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注意事項
4.5.1應急處理時,優(yōu)先選用專業(yè)人員或經過專門培訓的人員。
4.5.2嚴格落實各類監(jiān)護措施,明確監(jiān)護人責任,不得離開現場。
4.5.3參與救援人員認為防護不到位,且不能解決的問題不得參與搶修。
4.6應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
4.6.1在確定各項應急搶修工作結束時,由現場指揮宣布應急搶修工作結束清點人員后,留有專人巡視事故現場防止遺留隱患問題。
4.7搶修注意事項
4.7.1由于重啟計算機會影響運行監(jiān)控,所以必須慎重,且重啟過程必須迅速完成。 4.7.2在啟動過程中,不得對該計算機進行任何非監(jiān)控內容的操作。 4.7.3處理工作開始前,應做好相關安全措施和事故預想,防止盲目檢修擴大事故影響范圍。 4.7.4處理完故障后,須及時向分管領導匯報,并作好詳細的記錄,否則將被認為是非正當的處理故障行為:處理故障人員名字、分管領導確認簽字、記錄時間、故障位置、故障發(fā)生起始時間、故障現象、相關參數與正常情況下的差別(此項最重要,必須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