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車間主任帶著電工到氨水泵房,去檢修一臺水泵線路。該崗位操作工恰巧去倉庫領油,不在現(xiàn)場。車間主任拉下那臺水泵電閘開關,2名電工直奔檢修地點。車間主任原地不動,顯然是監(jiān)護著已拉下的電源開關。這時崗位操作工回來,一見車間主任站在那里,臉正朝著另一邊;又一看一臺水泵電閘已拉下,他二話沒說,一個箭步搶上前,猛地把電閘往上一合。室外馬上傳來慘叫聲,1名正在檢修水泵電路的電工觸電倒地。
在這場事故分析會上,引起了激烈的爭論,并涉及到車間安全制度本身。有人講,車間主任的做法完全沒錯,符合車間安全規(guī)定。也有人認為車間主任違反化工行業(yè)安全制度,“不是自己分管的設備工具不能動”,要檢修停機,應通知崗位操作工執(zhí)行;另外,在安排檢修設備時沒有搞好安全隔絕。沒有掛上禁止合閘警告牌,沒有卸下電源保險絲等。
這場事故分析會引發(fā)了全廠上下對安全制度的大討論。因設備檢修出現(xiàn)的事故不少。例如一剛來工廠實習的某化校學生,望著那美妙的操作屏,各色各樣閃閃發(fā)光的按鈕,特別是亮著綠色光的,她禁不住用手摸一下,盡管旁邊有人制止,卻已來不及了。“啪”,綠光變得通紅通紅。車間另一端傳來驚恐的喊叫,1臺正在檢修的罐內(nèi),攪拌軸葉片將2名工人打得1死1殘。
某農(nóng)村小伴年方十八,進廠做臨時工一二個月了,那天他經(jīng)過球磨車間,一塊黃底紅字的“嚴禁合閘”警告牌使他好奇不已,他想入非非,竟動手合上閘。結(jié)果球磨機內(nèi)的機修班長和操作工被活活碾成肉醬。
某廠聚合車間新安裝2臺反應釜,原來編號是“11”和“12”。后又決定改為“12”和“11”。反應釜上的編號改過來了,電源啟動開關盒上的編號卻忘了改。當班一清釜工人不了解這一情況,欲開啟11#釜,實際轉(zhuǎn)動的卻是12#釜。釜內(nèi)另一清釜工人慘遭非命。
這類慘劇不勝枚舉,還有逐年增加之勢。我們應從中吸取什么教訓呢?這里面當然有肇事者安全素質(zhì)低下、缺乏安全教育、責任心差等等原因。但另一個重要的方面則是我們不少同志忽視了極為重要的“安全隔絕”。
所謂安全隔絕緣,就是把將要進入作業(yè)的場所(設備)同場所(設備)內(nèi)可能發(fā)生的一切危險因素,進行可靠地隔離。對容器的水、汽、物料管道,不能只采取關閉閥門的辦法,而應抽堵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線等等;對機械、電氣設備等,不能僅位下閘,掛警告牌,還要盡可能卸下保險絲盒、拆卸傳動裝置等;對周圍的危險品應清理至20m之外,或嚴密蓋實。對高、深的場所多層次作業(yè),要分層設置安全網(wǎng)等。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應當如此,就是嫌這樣太麻煩,連把它寫進車間安全制度也嫌啰嗦。圖省事、貪輕松、馬馬虎虎、麻痹大意,結(jié)果是付出了太多的生命與鮮血。安全生產(chǎn)絕不能怕麻煩!
再一個是專人監(jiān)護的問題。對特別敏感的部位,如電氣開關、器內(nèi)作業(yè)等,監(jiān)護人員不僅要身體強壯、堅守崗位,懂得搶救知識,還要有搶救裝備,很多時候他們是雙手空空站在那里。一旦出事就手慌腳亂,不僅救不了別人,甚至還搭上自己的性命。
(趙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