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況
根據(jù)榮康回風井工作面現(xiàn)場涌水量16m3/h以及預(yù)計最榮康回風立井工作面預(yù)注漿安全技術(shù)措施大涌水量25m3/h,我項目部與礦方共同研究決定對榮康回風立井工作面進行注漿施工,為了保證井筒175m至235m安全施工特制定本措施。
(1)含水層
根據(jù)井田地層巖性的組合特征、含水介質(zhì)的巖性、地下水賦存條件及水力特征,井田內(nèi)地下水類型包括碳酸鹽巖類裂隙巖溶水、碎屑巖夾碳酸鹽巖類裂隙巖溶水、碎屑巖類裂隙水及松散巖類孔隙水。其相應(yīng)的含水層主要有:
1、碳酸鹽巖類裂隙巖溶水
井田內(nèi)碳酸鹽巖類裂隙巖溶水含水層主要為奧陶系中統(tǒng)馬家溝組與峰峰組灰?guī)r。其中,峰峰組及馬家溝組石灰?guī)r是本井田煤系地層下伏的主要含水層,且本井田煤層屬帶壓開采,是本井田礦井生產(chǎn)的主要威脅。奧陶系石灰?guī)r出露于井田外東南部,露頭所見溶洞,裂隙比較發(fā)育,所見奧灰?guī)r性為致密塊狀質(zhì)較純,裂隙被方解石充填。據(jù)1996年9月至1997年1月由144隊在辛置煤礦井下施工的307號水文鉆孔O2f抽水試驗,單位涌水量1.1028-1.4236L/s·m,水質(zhì)類型SO4-K+·Na·Mg型,富水性強。水位標高518.75m。ZK203號鉆孔抽水試驗單位涌水量1.015L/s·m,水位標高516.29m,由于推斷本井田水位標高約為515-525m左右。因此,井田內(nèi)該類型地下水屬富水性強的溶隙含水層。
2、碎屑巖夾碳酸鹽巖巖溶裂隙含水層
井田內(nèi)碎屑巖夾碳酸鹽巖類裂隙巖溶水含水層主要指石炭系上統(tǒng)太原組砂巖與灰?guī)r含水層,其中K3、K2灰?guī)r為主要含水層。巖性為深灰色致密堅硬石灰?guī)r,其中K2石灰?guī)r為主要含水層,為9號煤層直接充水含水層,裂隙溶隙較發(fā)育,據(jù)1996年9月至1997年1月由144隊辛置煤礦井下施工的307號水文鉆孔,太原組抽水試驗單位涌水量為0.5769-0.6801L/s·m,水位標高500m,水質(zhì)類型SO4·HCO3-K+·Na·Ca·Mg型,富水性中等。2010年施工的ZK203號鉆孔太原組抽水試驗單位涌水量為0.041L/s·m,富水性弱。因此,井田內(nèi)該類型地下水為富水性弱-中等的溶隙含水層。
3、碎屑巖類裂隙水含水層
井田內(nèi)碎屑巖類裂隙水含水層主要包括二疊系上石盒子組、下石盒子組及山西組地層中的砂巖含水層,其中,這些地層中分布的厚度較大的上石盒子組K12、K10,下石盒子組K9、K8砂巖及山西組中的K7砂巖為最主要的含水層。
(1)山西組(K7)砂巖裂隙含水層
細粒砂巖、細粒石英砂巖為主,灰白色、灰色,裂隙不甚發(fā)育,富水性弱,裂隙含水組淺部一般以風化裂隙潛水為主,K7砂巖含水層為2號煤層主要含水層,隨埋深的增加,裂隙發(fā)育減弱。ZK203號鉆孔抽水試驗單位涌水量為0.024L/s·m,因此,該層屬弱富水裂隙含水層。
(2)下石盒子組砂巖裂隙含水層
巖性為灰白色、淺黃灰色,厚層狀,局部變?yōu)楸訝?,裂隙發(fā)育較差。K8砂巖為2號煤層的頂板,成為煤層直接充水含水層,該層受地形影響,受大氣降水及地表水補給差異性較大,泉流量在0.02-0.05L/s,該層屬富水性中等的裂隙含水層。
(3)上石盒子組砂巖裂隙含水層
巖性為黃綠色,厚層狀,中、細粒砂巖,裂隙不發(fā)育,為較弱含水層。
(4)基巖風化殼含水層
由于風化水蝕作用的強弱,裂隙的深度因地而異,風化深度30-50m,含水性變化大,據(jù)鄰近水井的調(diào)查資料,水量不大,能滿足居民和牲畜飲用。水位標高變化較大,水質(zhì)類型:重碳酸氯化—鈣鎂型水,為較弱含水層。
4、松散巖類孔隙水含水層
井田內(nèi)松散巖類孔隙水含水層主要是黃土梁峁區(qū)的第四系中上更新統(tǒng)孔隙含水層及分布在部分較大溝谷中的第四系全新統(tǒng)含水層。
(1)第四系中上更新統(tǒng)松散含水層
主要分布在山間溝谷地帶,第四系松散層最大厚度約為100m,其中下部分布的砂礫石層為其主要含水層,其中的亞砂土層也有一定的含水性。其下部的第三系粘土層或二疊系上石盒子組泥巖為主要隔水層。井田內(nèi)該類型地下水多為上層滯水,地下水位變化較大,在溝谷邊往往出露成泉。
(2)隔水層
井田內(nèi)主要的隔水層有石炭系本溪組隔水層和石炭系太原組、二疊系山西組隔水層,現(xiàn)分述如下:
1、石炭系中統(tǒng)本溪組隔水層
井田內(nèi)最下部11號煤層至奧灰水含水層之間的隔水層,是由鋁質(zhì)泥巖、粉砂巖、泥巖、石英砂巖等致密巖層組成,厚度約28.03m,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系奧陶系中統(tǒng)巖溶水與太原組砂巖裂隙水間的良好隔水層。其分布穩(wěn)定,延續(xù)性好,具區(qū)域隔水作用。通常情況下,垂直方向使11號煤層以上含水層與奧灰?guī)r溶水不發(fā)生水力聯(lián)系。
2、石炭系太原組、二疊系山西組隔水層
由石炭系太原組、二疊系山西組泥巖、砂質(zhì)泥巖、鋁土質(zhì)泥巖及煤層等組成隔水層,分布于各層砂巖和石灰?guī)r含水層之間,構(gòu)成平行復(fù)合結(jié)構(gòu),起層間隔水作用,單層厚度為數(shù)米至數(shù)十米。該隔水層的存在是相鄰含水層間水力聯(lián)系程度弱的主要因素,也是含水層垂向上的隔水邊界。井田內(nèi)太原組隔水層一般厚80m左右,在無斷層貫通情況下,太原組石灰?guī)r溶隙將不會影響上組煤的開采;下石盒子組泥巖、粉砂巖隔水層一般厚90m左右,致密巖層對地表水及潛水起隔水作用。
回風井175m至235m含水層列表
?
深度(m) | 厚度(m) | 巖性 |
176 | 6 | 中粒砂巖 |
192.3——199.5 | 7.2 | 粉砂巖 |
199.5——204.9 | 5.3 | 粉砂巖 |
205.4——208.3 | 2.9 | 粉砂巖 |
209.1——214.8 | 5.7 | 粉砂巖 |
214.8——217.6 | 2.8 | 中粒砂巖 |
217.6——228 | 10.4 | 粉砂巖 |
228——230.5 | 2.5 | 中粒砂巖 |
233.8——234.6 | 0.8 | 中粒砂巖 |
?? 回風立井175m至235m共計9層含水層。
三、施工方案:
根據(jù)含水層的賦存特點,該井筒計劃分1個注漿段進行工作面預(yù)注漿堵水。含水層采用1米混凝土止?jié){帽,防止含水層涌水在水頭壓力作用下從底部巖石裂隙涌出,造成淹井事故。
立井工作面預(yù)注漿的段高,主要考慮鉆機能力和含水層厚度。此次注漿段高,經(jīng)綜合考慮確定如下:
注漿段垂深175m至235m,段高60m;
合計工作面注漿總長度60m。
為使注漿孔更多地揭露裂隙,提高注漿效果,決定將鉆孔布置為徑向斜孔,鉆機應(yīng)盡量靠近井壁,開孔中心到井壁距離為
500mm,終孔位置在井筒掘進半徑外2m處,采用同心圓等距布孔,一圈布孔6個,孔間距2.1m,終孔半徑4.9m。(見附圖)。3.注漿孔角度
主要根據(jù)裂隙的方向及其分布情況來確定,要保證注漿孔與裂隙相交。要有足夠的漿液擴散半徑來保證止水效果。為此,應(yīng)布置徑向斜孔超出井幫一定距離,傾斜孔在徑向的傾角a可用下式計算:
a= arctan[(S+A)/H]=arctan(3/60)=2.9°
式中:S—孔底超出井筒荒徑的距離,取2米。
H—注漿段高。
A—孔口距井筒荒徑的距離,1米。
此時,每個注漿孔均按兩種角度布置。一是切線角,一般為110~1300,二是徑向傾角。
采用下行壓入式注漿的方法。一次鉆孔,鉆孔成型后進行注漿。第一個鉆孔注漿的同時按鉆孔順序施工下一個鉆孔。
實際上,漿液的擴散是不規(guī)則的。由于在注漿施工過程中,對注漿壓力、注入量、漿液濃度等參數(shù)可以加以人為控制、調(diào)整,對漿液的擴散范圍,可以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一般在含水層砂巖裂隙開度在0.5-40mm時,有效擴散半徑為6-8m,結(jié)合多年井筒工作面預(yù)注漿的施工經(jīng)驗,單液水泥漿,擴散半徑可按8m計算。如果是微裂隙或孔隙水,注漿難度較大,顆粒性材料可注性差,此時應(yīng)選擇化學漿液注漿,漿液有效擴散半徑按4m計算,適當加密注漿孔的間距,增加注漿孔個數(shù)。
注漿終壓為靜水壓力的的2.0~2.5倍。本次工作面預(yù)注漿,揭露砂巖含水層承壓水,靜水壓沒實測數(shù)據(jù),臨時確定注漿終壓為10~12Mpa。待含水層揭露后,實測到靜水壓數(shù)據(jù),再定實際注漿終壓。
漿液注入量可根據(jù)擴散半徑(8m)及巖石裂隙率進行粗略計算,僅能作為施工參考。
(1)含水層注入量
總注漿段高按60m計算,巖石裂隙率取5%(一般為1~5%)。
Q=AπR2Hηβ/m式中:
Q—總注入量;
R—擴散半徑,取8m;
H—注漿段高,按60m計;
η—由于實際揭露巖性裂隙較發(fā)育,巖層裂(孔)隙率,取5%;
β—漿液充填系數(shù),取0.85;
m—結(jié)石率,取0.85;
A—漿液損失系數(shù),取1.5,(一般A=1.2~1.5)
Q=1.5×3.14×82×60×5%×0.85/0.85=904.3(m3)
以上巖石裂隙率為估計值,施工中應(yīng)按實際情況調(diào)整漿液注入量。
注漿首選單液水泥漿,單液漿起始濃度先稀后濃。當涌水量大需要及時封堵時,可采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漿液起始濃度的確定,通常根據(jù)注漿前壓水試驗時鉆孔的最大吸水量來選擇,漿液的起始濃度可根據(jù)下表一來確定。
表一?漿液起始濃度
?
鉆孔最大吸水量(L/min) | 漿液濃度(水:灰) |
60~80 | 2:1 |
80~150 | 1.5:1 |
150~200 | 1.25:1或1:1 |
>200 | 1:1或雙液 |
表二?漿液配比表
?
水灰比 | 水泥(袋) | 水(L) | 比重(g/cm3) | 體積(m3) |
0.75:1 | 19 | 712 | 1.62 | 1.037 |
1:1 | 15 | 750 | 1.50 | 1.002 |
1.25:1 | 13 | 812 | 1.42 | 1.030 |
1.5:1 | 11 | 825 | 1.37 | 1.009 |
2:1 | 9 | 906 | 1.29 | 1.051 |
2、注漿施工方法
???? 采用下行單孔對稱注漿方式。段高及鉆注順序見圖,由于工作面狹小,鉆孔和注漿為單行作業(yè)。6個注漿孔對稱施工。每孔按鉆進結(jié)束后開始進行注漿,注漿段高為60m。 3、埋設(shè)孔口管
孔鉆機按著注漿孔的角度開孔,孔徑φ180mm,孔深4000mm,孔口管選φ159mm×4.5mm無縫鋼管,長4500mm,孔口一端焊有和φ4′高壓閥門對接的法蘭。鉆孔形成之后,倒入水泥砂漿,插入孔口管,并且找正方向固定。待水泥砂漿終凝后,在孔口管周圍,打3~4個錨桿,用錨桿和8#鐵拉住孔口管。開鉆前對孔口管進行打壓實驗,實驗壓力必須大于注漿終壓0.5 Mpa,防止孔口管周圍裂隙在注漿時跑漿或受力時撥出。固定孔口管水泥砂漿重量配比組成:?水泥:水:砂 = 1:1:0.7。
為便于鉆機找正定位與搬遷,保證鉆孔的質(zhì)量及鉆進過程中正常排水和撈巖粉,要求在工作面
2m以上位置,使用槽鋼和木板,搭設(shè)鉆機工作臺。工作臺要求平穩(wěn)牢固,鋼梁和立柱不影響鉆機開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