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腳手架
??????? 1.腳手架支搭、拆除及所用構件必須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和《凱里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標準》的規(guī)定,施工單位必須編制落地式與懸挑式腳手架及模板支架專項施工方案,包括搭設要求、基礎處理、桿件間距、連墻桿設置、拆除程序等內容,并附有設計計算書,施工詳圖及大樣圖。其方案經監(jiān)理單位確認后,由施工單位組織實施。
??????? 2.使用工具式腳手架必須經過設計和編制施工方案,經技術部門負責人審批。附著升降腳手架的供應單位必須提供設計、制造該腳手架的法定資質證書及出廠合格證,所用各種材料、工具和設備的質量合格證、材質單等質量文件。附著升降腳手架的安裝單位必須提供法定的安裝資質證書。作業(yè)人員必須經過專業(yè)培訓并取得上崗證書。
??????? 3.嚴禁使用木、竹腳手架和鋼木、鋼竹混搭腳手架。整體高度超過24m時,嚴禁使用單排腳手架。
??????? 4.腳手架基礎必須平整堅實,有排水措施;架體必須支搭在底座(托)或通長腳手板上;腳手架施工操作面必須滿鋪腳手板,離墻面不得大于20厘米,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飛跳板;操作面外側應設一道護身欄桿和一道18厘米高的擋腳板;內立桿與建筑物距離大于15cm時必須進行封閉;腳手架施工層操作面下方凈空距離超過3米時,必須設置一道水平安全網,雙排架里口與結構外墻間水平網無法防護時可鋪設腳手板;架體必須用密目安全網沿外架內側進行封閉,安全網之間必須連接牢固,封閉嚴密,并與架體固定。
??????? 5.腳手架必須按樓層與結構拉接牢固,拉接點垂直距離不得超過4米,水平距離不得超過6米,拉接必須使用鋼性材料;腳手架必須設置連續(xù)剪刀撐(十字蓋),寬度不得超過7根立桿,斜桿與水平面夾角應為45-60度;人行馬道寬度不小于1米,斜道的坡度不大于1:3;運料馬道寬度不小于1.5米,斜道的坡度不大于1:6;拐彎處應設平臺,按臨邊防護要求設置防護欄桿及擋腳板,防滑條間距不大于30厘米。
??????? (二)基坑及模板工程
??????? 1.施工現場基坑及模板工程應嚴格按照《深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和《凱里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標準》等規(guī)范要求施工。
??????? 2.在基礎施工前及開挖槽、坑、溝土方前,建設單位必須以書面形式向施工企業(yè)提供詳細的與施工現場相關的供水、排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廣播電視等地上、地下管線資料,氣象和水文觀測資料,并保證資料的真實、準確、完整;施工企業(yè)應編制地上、地下管線保護措施。
??????? 3.危險處和通道處及行人過路處開挖的槽、坑、溝,必須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防止人員墜落,夜間應設紅色標志燈;雨季施工期間基坑周邊必須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統和設施;槽、坑、溝邊1米以內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機具?;A施工時的降排水(井點)工程的井口,必須設牢固防護蓋板或圍欄和警示標志,完工后,必須將井回填實。
??????? 4.開挖槽、坑、溝深度超過1.5米,應根據土質和深度情況按規(guī)定放坡或加可靠支撐,并設置人員上下坡道或爬梯,爬梯兩側應用密目網封閉。開挖深度超過2米的,必須在邊沿處設立兩道防護欄桿,用密目網封閉?;由疃瘸^5米的,必須編制專項施工安全技術方案,并組織專家論證。
??????? 5.人工挖大孔徑樁的施工企業(yè)必須具備總承包一級以上資質或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yè)承包一級資質;挖大孔徑樁必須采用混凝土護壁,混凝土強度達到規(guī)定的強度和養(yǎng)護時間后,方可進行下層土方開挖;下孔作業(yè)前應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確認安全后方可下孔作業(yè);孔下作業(yè)人員連續(xù)作業(yè)不得超過2小時,并設專人監(jiān)護。
??????? 6.模板工程施工前應編制施工方案(包括模板及支撐的設計、制作、安裝和拆除的施工工序以及運輸、存放的要求),并嚴格按照方案執(zhí)行。
??????? 7.吊運大模板必須采用卡環(huán),大模板在每次吊運前必須逐一檢查吊索具及每塊模板上的吊環(huán)是否完整有效;吊運墻體大模板時應一板一吊,嚴禁同時吊運兩塊以上的大模板;大模板單位重量不得大于起重機的荷載;吊運兩塊柱模、角模時,吊點必須在同一水平面上;大模板吊運時應加導引繩(即在吊環(huán)或模板上加兩條大繩,通過拉大繩調節(jié)模板位置),嚴禁施工人員直接推拉大模板;吊運大模板時應設專人指揮,模板起吊應平穩(wěn),不得偏斜和大幅度擺動;操作人員必須站在安全可靠處,嚴禁人員和物料隨同大模板一同起吊;穿墻螺栓等其他零星部件的垂直運輸應采用有邊框的吊盤進行,禁止用編織袋直接吊運;當風力超過6級或大雨、大雪、大霧時不得進行吊裝作業(yè)。
??????? 8.大模板安裝前應按配模設計平面圖規(guī)定位置將斜撐、挑架、跳板、護欄及爬梯等安裝齊全并連接牢固;大模板安裝時應按模板編號順序遵循先內側、后外側,先橫墻、后縱墻的原則安裝就位;根部和頂部要有固定措施;大模板支撐必須牢固、穩(wěn)定,支撐點應設在堅固可靠處,不得與腳手架拉結;大模板就位后緊固好穿墻螺栓方可解除吊車吊環(huán),對空間狹窄,無法安裝支腿的模板和就位后的模板不能及時安裝穿墻螺栓時,應用索具將同一墻體正反兩塊模板相互拉接,嚴禁使用鉛絲臨時固定;組裝平模時,應及時用卡具或花籃螺絲將相鄰模板連接好,防止傾倒。
??????? 9.大模板的拆除順序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順序的原則;拆除有支撐架的大模板時,應先拆除模板與混凝土結構之間的穿墻螺栓及其他連接件,松動地腳螺栓,使模板后傾與墻體脫離開;拆除無固定支撐架的大模板時,應用索具與墻體主筋拉接牢固,嚴禁使用鉛絲臨時固定;任何情況下,嚴禁操作人員站在模板上口采用晃動、撬動或用大錘砸模板的方法拆除模板;拆除的穿墻螺栓、連接件及拆模用工具必須妥善保管和放置,不得隨意散放在操作平臺上;起吊大模板前應先檢查模板與混凝土結構之間所有穿墻螺栓、連接件是否全部拆除,必須在確認模板和混凝土結構之間無任何連接后方可起吊大模板,移動模板時不得碰撞墻體;吊運時應垂直起吊,嚴禁使用吊車撕撤模板或斜吊。
??????? 10.施工現場應確定模板存放區(qū)域,大模板現場堆放區(qū)應在起重機的有效工作范圍之內,嚴禁將模板放置在存放區(qū)以外;存放區(qū)應設圍欄,地面必須平整夯實,有排水措施,不得堆放在松土、凍土或凹凸不平的場地上;大模板堆放時,有支撐架的大模板必須滿足自穩(wěn)角70度?0度要求;沒有支撐架的大模板應存放在專用的插放支架內,不得倚靠在其他物體上;大模板在存放時,應采取兩塊大模板板面對板面相對放置的方法,且應在模板中間留置不小于600mm的操作間距;遇有大風等惡劣天氣,應對存放的模板采取臨時連接的固定措施,同時暫停清理模板和涂刷脫模劑等作業(yè)。
??????? (三)“三寶”、“四口”及臨邊防護
??????? 1.“三寶”、“四口”和臨電防護設施應嚴格按《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和《凱里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標準》支搭。
??????? 2.所有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符合標準的安全帽。在建工程建筑物的外側,必須采用規(guī)格、材質符合標準的密目式安全網按相關規(guī)定進行封閉,經驗收合格方能投入使用。高處作業(yè)必須系好安全帶,并按相關規(guī)定進行驗收、使用,安全帶必須符合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
??????? 3.樓梯口必須設置防護欄桿;電梯井口必須設置防護門并宜采用定型、標準、工具化產品;通道口必須搭設防護棚;預留洞口根據具體情況必須采取設防護欄桿、加蓋件、張擋安全網、裝柵門等措施。臨邊作業(yè)必須設置防護措施。以上措施必須符合《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及《凱里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標準》規(guī)定。
??????? 4.因作業(yè)必須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施工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可靠措施,作業(yè)后應立即恢復原安全防護設施。
??????? 5.總、分包單位(包括建設方直接分包單位)之間應根據工序、進度的實際情況作好對防護設施的檢查、驗收、移交、管理等工作,以明確義務、劃分責任、加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