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放射損傷及防護
X線損傷為醫(yī)護人員最常見的放射損傷。隨著影像學增強器的改進,護理人員經常受到X線的照射。長期接觸X線可對人體造成很多損害,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造血功能低下、晶狀體混濁甚至誘發(fā)腫瘤等。
放射防護措施
1.距離防護最有效的減少射線的方法為增加距離。因此為帶有放射源的病人進行護理時,應注意保持一定的距離。
2.時間防護護士在護理帶有放射源的病人時盡量縮短接觸時間,因此要求護士事先做好護理計劃,安排好護理步驟,進入室內按次序要求,爭取短時間內做完。
3.注射過程中應遵循放射性物質操作規(guī)程,盡可能避免或減少放射性照射及污染;在抽取及注射藥液時,應確認注射針頭與注射器安裝緊固,否則易引起藥液濺出,造成放射性污染;排出注射器內空氣應在瓶內進行,以避免污染別處。
4.屏障防護屏障防護有一定的防護作用,但對高能量射線來說防護屏蔽作用較小。用2cm左右的鉛制屏蔽,可使銥或銫的輻射量減少約9%,但對放射源鐳則遠遠不夠。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5.劑量限制被照射的工作人員必須進行劑量監(jiān)測,劑量儀精確顯示工作人員的職業(yè)放射量并每月檢查劑量記錄值。
6.對放射源污染的物品如器械、敷料以及病人的排泄物、體液等的處理,應與有關部門取得聯(lián)系,一般來講必須在去除放射性污染后方能處理或重新使用,處理時應戴雙層手套以防手部污染。
7.健全的保健制度定期體檢,一般一年進行1次,如特殊情況一次照射超過年最大允許劑量者,應及時進行體檢并做必要的處理。建立放射工作人員檔案,醫(yī)療機構應研制一套包括組織、技術、醫(yī)學措施的防護方案,同時護士的職業(yè)病登記和管理也應受到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