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爱综合区,亚洲中文字幕黄网站,国产三级在线播放欧美,美国一级毛片aa,av无码,天天干,婷婷六月丁香91视频,免费的黄色网站4mmb

安全管理網

現(xiàn)行
導航:安全管理網>> 安全標準>> 行業(yè)標準>> 化工>>正文

紡織工業(yè)企業(yè)安全管理規(guī)范點擊此處下載本文件WORD文檔

標 準 號: AQ 7002-2007
替代情況:
發(fā)布單位: 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總局
起草單位: 中國紡織工業(yè)協(xié)會、上海紡織控股(集團)公司
發(fā)布日期: 2007-01-04
實施日期: 2007-04-01
>
更新日期: 2008年11月12日

  前言

  為了加強紡織工業(yè)企業(yè)安全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jù)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的規(guī)定,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由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總局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安全生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紡織工業(yè)協(xié)會、上海紡織控股(集團)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宋偉克、黃承平、程皓、張建平、柴勝喬、張耀春、莊潔。

  1 范圍

  本規(guī)范規(guī)定了紡織工業(yè)企業(yè)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規(guī)范適用于各類紡織工業(yè)企業(yè)。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18218 重大危險源辨識

  GB6944 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

  GB15603 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

  GB11651 勞動防護用品選用規(guī)則

  GB2893 安全色

  GB2894 安全標志

  GB/T 3608-1993 高處作業(yè)分級

  GB/T 4200-1997 高溫作業(yè)分級

  GB4064 電氣設備安全設計導則

  GB50254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低壓電壓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GB50255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力變流設備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GB50256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起重機電氣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GB50257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爆炸和火災危險環(huán)境電氣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GB50303 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

  GB4387 工業(yè)企業(yè)廠內鐵路、道路運輸安全規(guī)程

  GB5083 生產設備安全衛(wèi)生設計總則

  GB50016 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Z2-2002 職業(yè)安全衛(wèi)生標準

  FJJ117 紡織工業(yè)企業(yè)職業(yè)安全衛(wèi)生設計規(guī)范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主要負責人 Person chiefly in charge

  紡織工業(yè)企業(yè)全面負責企業(y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的主要決策人、第一責任人,包括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廠長、經理以及其他直接領導。

  3.2

  管理人員Maneger

  紡織工業(yè)企業(yè)內的危險品保管員、倉庫管理員、壓力容器管理員、生產車間主要負責人等。

  3.3

  特種作業(yè)人員 Special type operator

  指在勞動過程中容易發(fā)生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尤其對他人和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業(yè),從事特種作業(yè)的人員稱為特種作業(yè)人員。特種作業(yè)人員的范圍由國家規(guī)定。

  3.4

  危險崗位 Dangerous station

  指棉紡的清梳操作工、保全保養(yǎng)工、修理工;印染及染整的高溫、高壓操作工等。

  3.5

  高處作業(yè) High-place operation

  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及2m以上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作業(yè),均稱為高處作業(yè)。

  3.6

  安全評價Safety evaluation

  指運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對建設項目或紡織工業(yè)企業(yè)存在的職業(yè)危害因素和有害因素進行危險源識別、分析和評估等過程。

  3.7

  三同時 Three at the same time

  指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3.8

  特種設備 Special type equipment

  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

  3.9

  六個必有 Six necessary

  指有軸必有套、有輪必有罩、有軋點必有擋板、有特危必有聯(lián)鎖、有洞必有蓋、有臺必有欄。

  3.10

  紡織工業(yè)企業(yè) Textile industry enterprise

  紡織工業(yè)企業(yè)是指棉、麻、毛、絲、化纖等各種原料,以及與紡織相關的生產加工作業(yè)和經營,主要包括國資、合資、集資和民營、私營、聯(lián)營等多種所有制形式、多種經營方式的紡織企業(yè)。

  3.11

  臨邊 Near the edge

  指在施工過程中,未安裝欄桿的扶梯、陽臺周邊,無外腳手架防護的屋面,井架、人貨兩用梯通道兩側邊,卸料平臺的外側邊,框架建筑的樓層邊。

  3.12

  機動車輛單位 Machine unit

  指非從事道路客運和貨物運輸,但擁有機動車輛、廠內機動車輛的企業(yè)。

  3.13

  專業(yè)運輸單位 Special transportation unit

  指專業(yè)從事道路旅客運輸和貨物運輸?shù)慕洜I企業(yè)。

  3.14

  五雙制度 Five both system

  指雙人驗收、雙人發(fā)貨、雙人保管、雙把門鎖、雙本臺賬。

  3.15

  十不燒 Ten can’t weld

  指焊工沒有操作證的,不準焊割作業(yè);屬于一、二、三級動火,未辦理審批手續(xù)的,不準焊割作業(yè);不了解現(xiàn)場周圍情況的,不準焊割作業(yè);不了解焊割構件內部情況的,不準焊割作業(yè);盛裝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未經洗盡的容器,不準焊割作業(yè);用可燃材料保溫、冷卻、隔音、隔熱的部位,未采取可靠安全措施的,不準焊割作業(yè);有壓力或密封的容器、管道,不準焊割作業(yè);附近堆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未作徹底清理或未采取可靠安全措施的,不準焊割作業(yè);與外單位相連,又未弄清是否有危險的部位,不準焊割作業(yè);與附近其他工種互相有抵觸的,不準焊割作業(yè)。

  4 安全工作目標管理

  4.1 安全目標的確定

  4.1.1 紡織工業(yè)企業(yè)應當將無因工死亡、無因工重傷、無火災事故以及無交通死亡責任事故納入本企業(yè)全年生產經營目標中。

  4.1.2 企業(yè)安全目標應當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股東大會、董事會、安全生產委員會等組織形式的討論確定。

  4.2 安全目標和工作計劃的實施

  4.2.1 安全目標和工作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應當貫穿于紡織工業(yè)企業(yè)生產經營的全方位、全過程和全員化。

  4.2.2 安全目標和工作計劃的實施應當做到與生產經營同時計劃、同時布置、同時檢查、同時總結、同時評比。

  4.3企業(yè)安全管理目標的考核

  4.3.1 安全管理目標應當以科學的手段,運用人本原理的原則,落實資金、人員和措施,健全組織網絡和管理體系,實施責任承諾和獎懲考核制度。

  4.3.2 企業(yè)應當對以下對象進行獎勵;

  ——帶領本企業(yè)努力工作,實現(xiàn)安全生產工作“四無”目標,推動行業(yè)安全生產工作的深入開展,為紡織的調整、發(fā)展作出貢獻的責任人;

  ——熱愛安全生產工作、忠于職守、無私奉獻,以保護國有財產安全和維護從業(yè)人員安全、健康為己任,工作兢兢業(yè)業(yè)的監(jiān)督管理人員;

  ——對危險源、重點口子采取監(jiān)控預防措施,防止重大因工傷亡事故、火災事故、交通事故,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取得顯著成績者;

  ——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工作的宣傳教育、安全檢查等活動,采取安全有效措施,完善監(jiān)督管理,取得顯著成績者;

  ——在危急時刻,能臨危不懼,奮不顧身,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減少和避免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有功者;

  ——堅持原則,對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對危險源、重點口子監(jiān)控預防措施違反勞動紀律等不安全行為敢于制止,維護從業(yè)人員安全和健康,保護國有財產安全,為群眾所推崇者;

  ——在生產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勞動保護等方面,積極技術革新,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科研成果或重大合理化建議采納者。

  4.3.3 安全生產獎勵考核由行政部門、管理職能部門、生產車間和工會組織結合安全生產勞動競賽、年度總結評比等活動進行操作。

  4.3.4 企業(yè)應當設立相應的安全生產獎勵考核資金,做到??顚S?,不得挪作他用。

  5 安全生產組織機構

  5.1 安全生產委員會

  5.1.1 企業(yè)應當組建由主要負責人、分管安全工作的負責人、安全管理部門,以及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工會代表和從業(yè)人員代表等組成的安全生產委員會。

  5.1.2 安全生產委員會履行以下主要職責:

  ——審查本企業(yè)年度安全工作計劃、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獎懲考核工作;

  ——審查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工程項目安全設施、重大安全技術措施項目;

  ——確保各項安全所必需的投入和組織保障;

  ——研究和審查本企業(yè)有關安全工作的重大事項;

  ——督促、落實、開展安全檢查消除事故隱患的措施。

  5.1.3 安全生產委員會應當每半年至少召開一次安全工作會議。遇到較重大的安全問題,應當隨時召開安全工作會議。會議內容應當有完整的書面記錄。

  5.2 工會組織

  5.2.1 企業(yè)工會應當依法參與監(jiān)督本企業(yè)的安全生產工作。

  5.2.2 工會在安全生產方面履行以下主要職責:

  ——參與討論本企業(yè)年度安全工作計劃和實施;

  ——參與和監(jiān)督本企業(yè)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監(jiān)督本企業(yè)各項安全所必需的投入;

  ——監(jiān)督本企業(yè)執(zhí)行安全生產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guī),與行政部門共同落實安全宣傳教育、勞動保護措施,維護從業(yè)人員合法權益;

  ——參與本企業(yè)安全檢查話動,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yè)或者事故隱患提出解決意見或建議;

  ——參加本企業(yè)重大事故的調查、分析,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并要求追究事故主要責任人的責任。

  5.3 安全生產管理機構

  5.3.1 企業(yè)應當建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具體負責本企業(yè)安全管理工作。

  5.3.2 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履行以下主要職責:

  ——貫徹落實國家、地方和行業(yè)有關安全生產工作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標準;

  ——協(xié)助有關職能部門制定本企業(yè)備部門、各工種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和安全生產操作規(guī)程;

  ——組織開展各項安全檢查活動-及時督促有關部門落實事故隱患的整改工作;

  ——廣泛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活動,總結推廣安全管理的先進經驗;

  ——參與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工程項目安全設施和重大安全技術措施項目的討論和審查;

  ——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獎懲考核工作;

  ——管理和發(fā)放勞動防護用品;

  ——督促管理、安全投入和組織保障措施的落實;

  ——協(xié)助或者負責調查、處理工傷事故和火災事故、交通事故,按時做好事故統(tǒng)計、分析和報告,落實整改防范措施;

  ——落實管理本企業(yè)其他安全工作。

  5.3.3 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應當每月至少召開一次安全工作會議。會議內容應當有完整的書面記錄。

  5.4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設置

  5.4.1 企業(yè)從業(yè)人員300人以上的,至少配備1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業(yè)人員1000人以上的,至少配備2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業(yè)人員2000人以上的,至少配備3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業(yè)人員不足300人的.至少配備1名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5.4.2 企業(yè)專職、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履行以下主要職責:

  ——貫徹落實國家、地方、行業(yè)和本企業(yè)有關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規(guī)、標準、規(guī)定以及各項管理規(guī)章制度;

  ——負責落實、檢查本企業(yè)各項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的實施;

  ——深入現(xiàn)場,開展日常安全檢查,及時督促、協(xié)調、檢查有關部門落實事故隱患的整改工作;

  ——落實檢查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工程項目安全設施和重大安全技術措施項目施工、投產、使用的安全管理;

  ——總結、計劃本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總結推廣安全管理的先進經驗;

  ——督促管理安全投入的執(zhí)行、管理工作;

  ——執(zhí)行、管理勞動防護用品的發(fā)放;

  ——協(xié)助、參與傷亡事故和火災事故、交通事故的調查、處理;按時如實做好事故統(tǒng)計、分析和報告,整改防范措施;

  ——檢查、管理各項安全審批制度的執(zhí)行和實施審批項目的操作;

  ——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各項安全工作交辦任務。

  5.5 安全員的配置

  5.5.1 各車間(部門)或班組應當配備安全員。

  5.5.2 安全員應當由部門或班組主要負責人或技術骨干擔任。安全員應當根據(jù)本部門或班組的安全管理工作范圍,具體做好安全工作。

  5.5.3 安全員應當定期在本部門(車間)或班組的會議中,具體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反饋安全落實工作。

  6 安全生產責任制

  6.1 各級領導安全生產責任制

  6.1.1 企業(yè)應當建立、健全各級領導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責任制應當符合相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標準的要求。

  6.1.2 企業(yè)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對本企業(yè)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其主要職責為:

  ——建立、健全本企業(yè)安全生產責任制;

  ——組織制定本企業(yè)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

  ——保證本企業(yè)安全投入的有效實施;

  ——組織決策本企業(yè)“三同時”重大安全建設工程項目;

  ——督促、檢查本企業(yè)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組織制定并實施本企業(y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總結、分析事故教訓,落實事故以及隱患的整改措施。

  6.1.3 企業(yè)各分管負責人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協(xié)助本企業(yè)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做好所分管生產經營活動內的安全生產工作,對本企業(yè)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

  6.2 安全管理部門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6.2.1 企業(yè)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制定和落實應當有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保障。

  6.2.2 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完整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6.2.3 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應當定期向本企業(yè)主要負責人或者分管負責人報告安全生產的運行情況,及時報告涉及安全生產的重大問題或者事故隱患以及整改措施。

  6.2.4 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的負責人對本企業(yè)主要負責人或者分管安全負責人的安全工作負責。

  6.2.5 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的負責人應當按照本部門的職責,組織做好本企業(yè)安全責任制的落實,全面負責本部門職責范圍的安全工作。

  6.2.6 專職、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對本部門負責人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并協(xié)助部門負責人,負責落實本職管理范圍的安全生產工作。

  6.3 各職能部門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6.3.1 企業(yè)應當建立、健全各職能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責任制應當與本企業(yè)管理體制相統(tǒng)一,應當結合各部門、班組、崗位的實際情況,具有可操作性。

  6.3.2 各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對本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

  6.3.3 各職能部門應當貫徹執(zhí)行本企業(yè)對安全管理工作的規(guī)定和要求,落實本部門從業(yè)人員遵守各項安全規(guī)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接受安全培訓教育,切實做到不違章指揮、不違章作業(yè)、不違反勞動紀律。

  6.4 從業(yè)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6.4.1 從業(yè)人員在作業(yè)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本企業(yè)的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遵章守紀,服從管理。對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yè)應當拒絕執(zhí)行。應當按照規(guī)定正確穿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6.4.2 從業(yè)人員應當自覺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

  6.4.3 從業(yè)人員應當了解作業(yè)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事故對策及事故應急措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6.4.4 從業(yè)人員對作業(yè)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問題應當及時向車間、班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企業(yè)安全部門提出。

  6.4.5 從業(yè)人員發(fā)現(xiàn)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xiàn)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企業(yè)負責人報告。

  6.4.6 從業(yè)人員發(fā)現(xiàn)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應當停止作業(yè)或者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yè)現(xiàn)場。

  6.5 安全生產責任考核

  6.5.1 企業(yè)安全管理目標應當明確責任,層層分解,通過管理、技術和考核手段,做到責任到人,考核到崗,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6.5.2 企業(yè)應當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監(jiān)督、檢查等制度,發(fā)揮職工代表和工會組織的監(jiān)督作用,以保證安全責任制真正得到落實。

  6.5.3 企業(yè)應當實施各級、各部門責任人安全責任書的簽約,由上至下,落實一級對一級負責,一級保一級平安的承諾。

  6.5.4 各級責任人的安全責任簽約應當與經濟掛鉤、與績效掛鉤,實施風險抵押,落實獎懲考核,使責任人職、責、權、利相統(tǒng)一。

  7 安全技術措施

  7.1 安全設施“三同時”

  7.1.1 企業(yè)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7.1.2 建設單位或設計單位在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同時,應編制本項目中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和所采取的勞動衛(wèi)生防范措施。

  7.1.3 大中型建設項目,或者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險因素大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委托具有資格的單位編制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報告。

  7.1.4 建設項目經竣工驗收臺格后,方可投人生產和使用。建設項目驗收報告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勞動衛(wèi)生設計的主要內容情況;

  ——勞動安全衛(wèi)生設施運行和經法定檢測檢查機構的考核;

  ——危險性較大設備取得的安全使用證情況;

  ——勞動安全組織機構、特種作業(yè)人員培訓、考證情況。

  7.1.5 建設項目自立項開始后,企業(yè)應當依法將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等提交安全生產監(jiān)管部門和有關政府進行審查和竣工驗收,并保存有關資料。

  7.2“四新”項目的安全投入

  7.2.1 企業(yè)應當積極采用有利于安全生產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提高安全本質化建設。

  7.2.2 企業(yè)應當針對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發(fā)多發(fā)事故等危險性大的生產設備、危險源、作業(yè)環(huán)境和重點部門,積極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設備、設施,應當選擇無毒、無害、或不構成人員傷害的材料、物質,配備完整的安全防范系統(tǒng)、監(jiān)控系統(tǒng),有效改善生產作業(yè)的條件和環(huán)境,消除職業(yè)病傷害,防止生產安全和火災等事故的發(fā)生。

  7.3 勞動保護技術措施

  7.3.1 企業(yè)應當編制、實施勞動保護技術措施。編制勞動保護依據(jù)以下內容:

  ——國家頒布的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等法律、法規(guī)、標準和指示等要求;

  ——針對發(fā)生重大因工傷亡事故、火災事故、職業(yè)病等主要危險、危害原因以及安全生產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必須采取有整改措施;

  ——生產發(fā)展和工藝、設備改造后,需要相應設置的安全衛(wèi)生設施;

  ——職工代表大會有關改善勞動條件的決議和群眾合理化建議。

  7.3.2 企業(yè)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規(guī)定的安全生產條件,積極完善、完備生產機械設備各種安全防護、聯(lián)鎖、報警、保險、信號等裝置,確保從業(yè)人員的勞動保護、生產作業(yè)的安全條件和安全環(huán)境。

  7.3.3 企業(yè)應當在現(xiàn)有技術條件下積極創(chuàng)新、改造安全防護裝置、設施、設備等,不斷落實從業(yè)人員提出的合理化建議,落實安全檢查中所查出事故隱患的整改工作,消除不安全因素和薄弱環(huán)節(jié),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7.4 安全資金投入

  7.4.1 企業(yè)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投資人、決策部門應當保證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股份制企業(yè)、合資企業(yè)等安全資金由董事會予以保證;國有企業(yè)由廠長或經理予以保證;其他生產經營者由投資人予以保證。上述保證人承擔由于安全所必需的資金投入不足而導致事故后果的法律責任。

  7.4.2 安全資金的投入主要用于以下范圍: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安全生產的技術措施;安全防護裝置、設施、設備的完備、革新和改造;事故隱患的整改;安全生產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安全宣傳、培訓教育,安全管理考核和獎勵;勞動保護和防護用品;危險源及其消防的監(jiān)控、管理和完善;應急救援器材、物質的儲備;重大安全課題的研究;以及其他安全所必需的方面。

  7.4.3 安全資金的投人應當納入年度生產經營的計劃和財務預算,??顚S茫坏门沧魉?。

  8 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8.1 企業(yè)應當建立、健全下列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各級安全責任制度;

  ——各工種安全操作制度;

  ——安全檢查制度;

  ——隱患整改制度;

  ——安全教育制度;

  ——危險作業(yè)安全管理制度;

  ——特種作業(yè)安全管理制度;

  ——勞動防護用品配備管理制度;

  ——事故統(tǒng)計報告處理制度;

  ——安全獎懲考核制度;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用電管理制度;

  ——機動車輛安全保養(yǎng)管理制度;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消防設備、設施、裝置、器材維護保養(yǎng)管理制度;

  ——應急救援設備、設施、器材、物質、通道管理制度;

  ——安全技術措施編制制度;

  ——安全資金使用管理制度;

  ——外包工程項目安全管理制度;

  ——租賃承包安全管理制度;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其他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

  8.2 企業(yè)應當嚴格執(zhí)行下列安全審批制度;

  ——建筑防火安全審批制度;

  ——三級動用明火安全審批制度;

  ——臨時接拉電氣、電線安全審批制度;

  ——登高作業(yè)安全審批制度;

  ——機動車輛跨省(市)市境安全審批制度;

  ——設備搬遷安全審批制度;

  ——房屋拆除安全審批制度;

  ——節(jié)假日檢修安全審批制度;

  ——進入設備、容器內作業(yè)安全審批制度;

  ——新建、改建、擴建項目“三同時”安全審批制度,

  ——特種設備施工安全審批制度;

  ——建筑結構裝潢安全審批制度;

  ——其他安全審批制度。

  8.3 各車間(部門)應當建立、健全下列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崗位安全責任制度;

  ——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

  ——安全操作規(guī)程;

  ——上崗安全教育制度;

  ——安全檢查制度;

  ——安全交接班制度;

  ——隱患整改制度;

  ——勞動防護用品使用制度;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事故應急處理制度;

  ——安全用電管理制度;

  ——安全獎懲考核制度;

  ——其他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

  9 安全培訓教育管理

  9.1 企業(yè)主要負責人安全培訓教育

  9.1.1 企業(yè)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和分管安全的負責人應當在任職3個月之內參加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或行業(yè)主管部門的安全培訓教育,并考核合格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3年之內應當及時參加復訓教育。

  9.1.2 企業(yè)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和分管安全的負責人經安全培訓教育后,應當掌握以下主要內容:

  ——國家有關安全方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程、規(guī)范、標準等;

  ——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識、方法與安全技術,有關行業(yè)安全生產管理專業(yè)知識;

  ——消防安全管理知識、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知識、交通安全管理知識等;

  ——重大事故防范、應急救援措施及調查處理方法,重大危險源管理與應急救援預案的指揮原則;

  ——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

  ——安全生產與生產經營決策的必然關聯(lián);

  ——典型的事故案例分析;

  ——其他必須掌握的安全內容。

  9.2 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教育

  9.2.1 企業(yè)專職、兼職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在任職之前參加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或行業(yè)主管部門的安全培訓教育,并考核合格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3年之內應當及時參加復訓教育。

  9.2.2 企業(yè)專職、兼職安全管理人員經安全培訓教育后,應當掌握以下主要內容:

  ——國家有關安全方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程、規(guī)范、標準等;

  ——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識、方法與安全技術,有關行業(yè)安全生產管理專業(yè)知識、勞動衛(wèi)生知識和安全文化知識等;

  ——消防安全以及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知識、交通安全管理知識等;

  ——工傷保險的政策、法律、法規(guī);

  ——因工傷亡事故、職業(yè)病和火災事故等統(tǒng)計、報告及調查處理方法;

  ——事故現(xiàn)場勘查分析,應急處理措施;

  ——重大危險源管理與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原則;

  ——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管理經驗;

  ——典型的事故案例分析;

  ——其他必須掌握的安全內容。

  9.3 生產管理人員和班組長安全培訓教育

  9.3.1 生產管理人員和班組長應當參加行業(yè)主管部門的安全培訓教育,并考核合格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3年之內應當及時參加復訓教育。

  9.3.2 生產管理人員和班組長經安全培訓教育后,應當掌握以下主要內容:

  ——安全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的安全知識、規(guī)章制度;

  ——作業(yè)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

  ——其他需要掌握的安全知識等。

  9.3.3企業(yè)應當結合生產經營的特點,經常對生產管理人員和班組長開展安全培訓教育活動。

  9.4特殊工種作業(yè)人員安全培訓教育

  9.4.1 特殊工種作業(yè)人員及其相關管理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經過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質量技術監(jiān)督、公安消防、勞動保障等部門專門的培訓教育.考核合格取得資質部門簽發(fā)的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任職。

  9.4.2 特殊工種作業(yè)人員應當在上崗作業(yè)前參加專門的安全培訓教育。每2年應當參加復審教育。連續(xù)從事本工種10年以上的,經用人企業(yè)進行安全知識更新教育后,每4年應當參加復審教育。離崗6個月以上的必須重新參加培訓教育??己瞬缓细裎慈〉孟嚓P資格證書者不得上崗任職。

  9.4.3 特殊工種作業(yè)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實行全國統(tǒng)一培訓大綱、統(tǒng)一考核教材、統(tǒng)一證件的制度。

  9.4.3.1 特殊工種作業(yè)人員經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后,應當掌握以下主要內容;

  ——安全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的安全知識、規(guī)章制度;

  ——安全技術基礎知識與實際操作基本技能;

  ——作業(yè)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

  ——勞動防護用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其他需要掌握的安全知識等。

  9.4.3.2 特殊工種作業(yè)人員經安全技術復審考核后,應當掌握以下主要內容:

  ——安全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的安全知識;

  ——安全新知識和事故案例教育;

  ——身體健康檢查;

  ——違章記錄檢查;

  ——本工種安全知識、作業(yè)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考試等。

  9.5 危險崗位人員安全培訓教育

  9.5.1 危險崗位作業(yè)人員應當參加行業(yè)主管部門的安全培訓教育,考核合格取得相應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任職。

  9.5.2 危險崗位作業(yè)人員在參加安全培訓教育后,每2年應當及時參加復訓教育。離崗6個月以上的必須重新參加培訓教育。考核不合格未取得相關資格證書者不得上崗任職。

  9.5.3 危險崗位作業(yè)人員經安全培訓教育后,應當掌握以下主要內容:

  ——安全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的安全知識、規(guī)章制度;

  ——安全技術理論與實際操作技能;

  ——作業(yè)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

  ——勞動防護用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其他需要掌握的安全知識等。

  9.5.4 危險崗位作業(yè)人員經安全復訓教育后,應當掌握以下主要內容:

  ——安全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的安全知識、規(guī)章制度;

  ——安全生產新的知識;

  ——事故案例教育;

  ——本工種安全知識、作業(yè)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考試等。

  9.6 從業(yè)人員安全培訓教育

  9.6.1 企業(yè)對每一位新進從業(yè)人員(包括臨時聘用人員、實習人員等)實行廠部、車間、班組三級安全培訓教育制度。

  對離崗6個月以上重新上崗的或者調整工作崗位的從業(yè)人員應當進行車間、班組二級安全培訓教育。

  從業(yè)人員未經安全培訓教育的,不得上崗任職。

  9.6.2 從業(yè)人員經安全培訓教育后,應當掌握以下主要內容:

  ——安全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

  ——安全操作基本技能和安全技術基礎知識;

  ——作業(yè)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

  ——勞動防護用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其他需要掌握的安全知識等。

  9.6.3 廠級安全培訓教育應當使從業(yè)人員掌握以下主要內容:

  ——本企業(yè)生產經營的狀況;

  ——相關安全要求,規(guī)章制度,勞動紀律;

  ——作業(yè)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

  ——有關事故案例;

  ——其他需要掌握的安全知識等。

  9.6.4 車間級安全培訓教育應當使從業(yè)人員掌握以下主要內容;

  ——本車間生產經營的狀況;

  ——相關安全要求,規(guī)章制度,勞動紀律;

  ——作業(yè)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

  ——有關事故案例;

  ——其他需要掌握的安全知識等。

  9.6.5 班組安全培訓教育應當使從業(yè)人員掌握以下主要內容:

  ——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生產設備、安全裝置、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性能和正確使用方法;

  ——作業(yè)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

  ——有關事故案例;

  ——其他需要掌握的安全知識等。

  9.6.6 新進從業(yè)人員安全培訓教育時間不少于24學時。定期進行崗位現(xiàn)場復訓教育。安全培訓教育情況應當記入從業(yè)人員安全記錄卡(本),應當由教育人或考核人以及被教育的從業(yè)人員簽字備案。

  9.7日常、專題安全宣傳教育

  9.7.1 企業(yè)應當結合本單位實際,經常教育和督促從業(yè)人員嚴格執(zhí)行本企業(yè)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企業(yè)應當經常開展守法規(guī)、反違章、除隱患、保平安的群眾性活動,使從業(yè)人員學會自我教育、自我檢查、自我整改,消除身邊隱患。

  9.7.2 企業(yè)應當積極組織從業(yè)人員參加“安全生產宣傳月”、“11?9消防安全宣傳日”、“交通安全宣傳日”等法定宣傳括動,提高從業(yè)人員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9.7.3 企業(yè)應當向從業(yè)人員如實告知以下主要內容:

  ——本企業(yè)、本車間和本崗位作業(yè)現(xiàn)場存在的危險因素;

  ——應對危險因素的防范措施;

  ——事故應急的針對性保護措施。

  9.7.4 企業(yè)應當通過安全培訓教育,增強和提高從業(yè)人員安全意識、知識和技能,達到以下要求:

  ——懂得本崗位火災危險性,懂得預防措施,懂得滅火方法,懂得自我保護;

  ——會報火警,會使用滅火器材,會處理初期火災,會應急自救;

  ——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不留傷害隱患。

  9.8 “四新”作業(yè)人員安全培訓教育

  9.8.1 企業(yè)在實施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時,應當對相關的負責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操作人員、輔助人員等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培訓教育,以提高從業(yè)人員安全素質。未經安全培訓教育的,不得上崗任職。

  9.8.2 “四新”相關人員經安全培訓教育后,應當掌握以下主要內容:

  ——采取“四新”相關的安全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的安全知識;

  ——安全規(guī)章制度、技術特性、操作技能;

  ——作業(yè)場所和工作崗位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

  ——勞動防護用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其他需要掌握的安全知識等。

  10 安全檢查

  10.1 日常安全檢查

  10.1.1企業(yè)應當對生產經營過程以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事故隱患,有害與危險因素,設備、設施缺陷等,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地開展安全檢查活動。各級主要負責人應當親自組織,親自參加,深人生產現(xiàn)場,發(fā)動廣大從業(yè)人員,由下而上.由點到面,不留死角、冷角,提高安全檢查的質量,確保生產經營的安全。

  10.1.2 安全檢查應當有系統(tǒng)地找出本企業(yè)中各種不安全因素,進行剖析,列出各環(huán)節(jié)、各層次不安全因素的突出問題、主要問題,確定檢查的項目、檢查的對策,注明檢查時間、要求、檢查者、直接負責人和其責任。安全檢查的內容應當做到全面、系統(tǒng)、突出重點,應當包括軟件系統(tǒng)和硬件系統(tǒng)兩個方面,具體主要查思想意識、查責任考核、查組織落實、查培訓教育、查管理措施、查隱患整改、查事故處理等。

  10.1.3 安全檢查應當結合本企業(yè)的特點和實際,根據(jù)不同的季節(jié)、不同的內容和不同的重點,以各種形式、各種方法開展。安全檢查的內容應當包括:

  ——定點安全檢查,以車間、部門、工種等為企業(yè)的安全檢查;

  ——定崗安全檢查,以從業(yè)人員為主的班前、班中崗位自我檢查;

  ——定期安全檢查,以日查、夜查、周查、月查等為固定形式的檢查;

  ——經常性安全檢查,以個別的、日常的巡視方式進行的檢查;

  ——季節(jié)性安全檢查根據(jù)天氣變化,按事故易發(fā)多發(fā)的規(guī)律或時段對潛在的危險性.突出重點的檢查,內容包括冬季防寒保暖、防墜落防跌滑、防火災防爆炸、防煤氣中毒;夏季防暑降溫、防汛防臺、防霉雨、防觸電、防雷電等;

  ——節(jié)假日期間的安全檢查,以重大節(jié)日前后容易發(fā)生事故為重點的針對性檢查,如元旦、春節(jié)、勞動、國慶等;

  ——綜合性安全檢查,由本企業(yè)或主管部門組織的安全生產、消防安全等為內容的全面綜合安全檢查,必要時還可進行系統(tǒng)的安全性評價;

  ——各部門安全檢查,企業(yè)各職能部門在開展生產、技術、管理等環(huán)節(jié)的檢查時,應當同時檢查安全工作;

  ——職工代表巡視安全檢查,由本企業(yè)行政會同工會組織有關專業(yè)技術特長的職工代表進行檢查,其內容包括督促安全生產責任制、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的執(zhí)行,對不安全狀態(tài)和事故隱患提出整改建議,對違章者和事故責任者提出教育及處理意見,促進從業(yè)人員勞動保護合法權利的維護等。

  10.2專項安全檢查

  10.2.1 企業(yè)應當針對存在的某個具體的危險因素較大的問題或普遍性事故隱患進行單項的定性安全檢查。應當通過針對性和專業(yè)性的檢查,發(fā)現(xiàn)潛在的問題,研究整改對策,進行技術改造,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10.2.2 專項安全檢查應當突出本行業(yè)、本企業(yè)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發(fā)多發(fā)事故等危險性較大的生產設備、危險源、作業(yè)環(huán)境和專項重點問題,以及根據(jù)國家有關要求強制性檢查的項目開展。

  10.2.3專項安全檢查包括以下幾種形式:

  ——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檢查;

  ——安全用電專項檢查;

  ——清花、梳棉和化纖等其他紡織生產專用機械設備的安全專項檢查;

  ——前紡車間以及其他重點部位的防火安全專項檢查;

  ——施工(生產)作業(yè)現(xiàn)場安全專項檢查;

  ——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檢查;

  ——生產安全事故整改專項檢查;

  ——其他安全生產專項檢查。

  10.3 事故隱患的整改落實

  10.3.1 企業(yè)對所查出的事故隱患,應當做好書面記錄,根據(jù)事故隱患的輕重緩急,實行“三定四不推”的原則,逐條進行分類.落實具體部門,具體人員,明確責任,明確要求,迅速落實措施,組織整改。要做到事故隱患未查清不放過,整改責任未明確不放過,隱患整改未落實不放過,防范措施未到位不放過。

  10.3.2 企業(yè)對一時難于整改的事故隱患,一方面要采取可靠有效的臨時措施,加強防范;另一方面要編制整改計劃,籌備整改資金,盡快落實整改。

  10.3.3 企業(yè)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部門的人員應當對事故隱患的整改情況進行復查或抽查,特別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發(fā)多發(fā)事故等危險性大的生產設備、危險源、作業(yè)環(huán)境和重點部門等查出的事故隱患。復查或抽查要做到有落實、有檢查、有考核,確保其徹底整改。

  11 機械設備安全管理

  11.1 紡織專用設備安全管理

  11.1.1 紡織專用設備應當具有明確的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消防安全規(guī)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

  11.1.2 禁止從業(yè)人員戴手套在紡織專用設備旋轉部位進行操作,禁止從業(yè)人員不戴專用防護用品在接觸腐蝕性、危險性的部位進行操作,禁止在設備運轉未停妥時處理機械故障。

  11.1.3 紡織專用設備應當具備齊全、完整、可靠、有效的安全防護、聯(lián)鎖、信號、報警、保險等裝置,做到有軸必有套、有輪必有罩、有軋點必有擋板、有特危必有聯(lián)鎖,有泄漏必有報警,有電氣必有絕緣。

  11.1.4 紡織專用設備上的電氣裝置、電氣聯(lián)鎖裝置、電氣限位裝置等應當敷設規(guī)范、安裝牢固、絕緣可靠、使用安全、操作有效。

  11.1.5 紡織專用設備應當配備完整、齊全、適用、有效的消防設備、設施和器材、用具等。

  11.1.6 棉紡織前紡車間內金屬探測排除器、煙火聯(lián)動報警器、多功能滅火水槍,以及墻式消防栓、噴淋裝置、消防軟管等應當配備齊全、實用到位。

  11.1.7 化纖生產、印染生產等涉及有毒有害的場所應當配備齊全、有效的監(jiān)控裝置、報警裝置、防毒面具、搶險應急工具和專用消防設施等。

  11.1.8 紡織專用設備上的壓力表、安全閥、防爆膜、溫度計、電流表、電壓表,以及其他各種儀器應靈敏有效。同時,必須符合電氣、儀表安全規(guī)程要求。

  11.1.9 紡織專用設備上的電觸能壓力表、固定停啟裝置在核定壓力數(shù)值后,應當具有防止擅自改動壓力的措施。

  11.1.10 紡織專用設備各管道應有符合規(guī)定的標色,標明流向,管路上的開關處紅白相間的芯子漆色應清晰。

  11.2 紡織專用生產設備現(xiàn)場安全管理

  11.2.1 棉紡織專用生產設備現(xiàn)場安全管理

  11.2.1.1 前紡工序的抓棉機、棉箱混棉機、成卷機、梳棉機等所有機械打手、軋點、旋轉等危險部位必須有完整、有效、可靠的安全防護裝置。機械打手部位應當隔絕封閉,打手部位的檢修門、觀察窗必須具有機械聯(lián)鎖和電氣聯(lián)鎖雙保險措施。機械運轉時,其檢修門、觀察窗應無法打開。處理故障時,其機械、電氣應無法啟動。安全警示標志齊全、醒目。操作開關按鈕應有明顯的中文“開、關”標識。

  11.2.1.2 并條、粗紗、細紗、捻線、絡筒、搖紗以及氣流紡等棉紡專用生產設備的鏈輪、鏈條、齒輪、電動機、皮帶輪,以及車頭、車尾傳動、旋轉、軋點等部位必須有完整、有救、可靠的安全防護罩、防護攔、防護蓋等裝置。

  11.2.1.3 清花、梳棉、細紗等紡部專用生產設備、生產工序,以及濾塵室等輔助設備在生產過程中一旦發(fā)生火災事故時,應立即采取相對應的應急措施:

  ——撲滅小火,及時報警;

  ——迅速引導正在作業(yè)的從業(yè)人員疏散到安全地方;

  ——停止送風、回風、吸棉、吸塵工作,迅速轉移半制品,切斷火勢蔓延和擴展的路徑;

  ——停止左右相鄰設備的運轉,起火機臺繼續(xù)保持空轉;

  ——停止起火機臺喂人供應,繼續(xù)半制品加工輸出;

  ——采用滑石粉、干粉滅火器、霧狀水等進行滅火;將著火的棉花、棉紗浸入水中。

  11.2.1.4 絡筒、整經、漿紗、穿筘等準備工序專用生產設備的旋轉、軋點部位必須具有完整、牢固、有效的安全防護裝置。

  11.2.1.5 漿紗設備上的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計以及起重設備等安全附件,必須齊全、有效,定期檢測,合格使用。蒸汽管道、箱體、排氣裝置應當采取隔熱防燙措施。

  11.2.1.6 漿紗和漿紗烘箱設備內及潮濕處的電氣裝置、工作照明等必須采用安全電壓及防水、防潮燈具。

  11.2.1.7 漿紗穿筘架照明燈具以及吸停經片器等必須采用安全電壓;結經機應當采用保護接地措施。

  11.2.1.8 織布、折布、整理、打包等專用生產設備的旋轉、軋點部位必須具有完整、牢固、有效的安全防護裝置。

  11.2.1.9 織布機的電機、齒輪、皮帶輪、曲軸彎頭、多臂機長連桿等處均應裝設安全防護裝置,梭箱兩側和筘帽必須裝有防飛梭保護裝置,斷經、換棱、軋梭自停裝置必須靈敏、有效。

  11.2.2 印染及整理專用生產設備現(xiàn)場安全管理

  11.2.2.1 印染及整理專用生產設備包括:棉及棉與化纖混紡織物、絲綢、絹紡、毛、麻及其混紡織物等印染及整理專用機械設備(包括蒸漂、染絲、烘染、煉染、卷染、針織、巾被、線帶、裝飾、手帕、復制等)。

  11.2.2.2 軋車退漿、履帶汽蒸機、繩狀機、絲光機、開軋烘、機印機、各類網印機、卷染機、軋染機、熱熔染色機、皂洗機、平洗機、防縮機、定型機、熱風拉幅機、整理機等專用設備中的軋車、吸邊器、剝邊器、開幅器等進布口軋點部位,必須安裝齊全、完整、有效、可靠的防護擋板、網罩、欄桿、攔繩等防軋裝置,防軋裝置一般與軋輥之間的距離應當小于12.5mm,燈芯絨、粗紡面料等厚織物應當控制在15mm以內。

  11.2.2.3 印染及整理專用設備中的預縮機(三輥防縮機)進布端、重型軋車和輥筒印花機的萬向聯(lián)軸器等危險部位,必須做到防護隔離裝置和電氣聯(lián)鎖裝置相配套,并在醒目處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旋轉部位安全防護罩應完整、牢固、無缺損。

  11.2.2.4 燒毛機、預烘機、培烘機、拉幅定型機(整理、絲光、定形、輥筒)、軋光機(電光、軋花)、蒸化機、蒸呢機和軋染預烘、圓網預烘以及烘箱、烘房,雕刻花筒涂蠟等以燃氣、燃油為熱燃源的設備,應當落實防火防爆管理和監(jiān)控措施。

  11.2.2.5 印染及整理的生化處理或者物化處理的處理池應當采用鋼筋混凝土材料或者防酸堿耐腐蝕的材料。

  各類酸、堿、氧化劑、還原劑、染化料等貯存槽、池和污水處理等處的平臺、欄桿及軋?zhí)m林應當采用防酸堿耐腐蝕的材料,符合防墜落,防跌滑等安全要求。并定期做好檢查、維修和保養(yǎng)。

  11.2.2.6 使用、貯存酸、堿、氧化劑、還原劑等腐蝕性的印染及整理專用設備、容器、管道必須完整無損,防范有效。貯存管口必須防腐、加蓋、上鎖,安全標志應齊全、醒目。從業(yè)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和使用手套、套鞋、眼鏡等專用防護用品、用具進行安全操作。

  11.2.2.7 印染及整理車間應當設置排水、防水措施,地面應具有向排水溝或者有地漏的坡度。溢水多的印染及整理專用設備位于樓層時,設備下部應設集水盤。

  11.2.2.8 印染及整理專用設備的電纜、電氣動力配線和照明電線應當使用線槽或者線管架空設置。電氣設備、裝置和移動電具等應當具有防水、防潮、防觸電和漏電保護裝置,并有效接地。

  11.2.3 化纖專用生產設備現(xiàn)場安全管理

  11.2.3.1 酯化、聚合等專用設備中,各反應釜或者酯交換塔必須做到管道完整無泄漏;安全閥和壓力表應當齊全可靠、定期檢測、合格使用;反應釜的反應裝置、貯罐降溫設施及溫度報警裝置靈敏有效;聯(lián)苯加熱器液位標志明顯清晰,溫度和壓力上下限位聯(lián)鎖報警裝置、防爆片等可靠到位;現(xiàn)場應當有明顯的安全標志;室內應當設置熱感應報警裝置或者煙火自動報警裝置,配置適量的蒸汽滅火管。

  11.2.3.2 轉鼓、回轉干燥機以及充填干燥機等專用設備的蒸汽加熱系統(tǒng)、溫度表、壓力表、安全閥應當齊全有效、定期檢測、合格使用;電氣安全聯(lián)鎖、聯(lián)絡信號裝置、報警裝置等應當齊全、有效、清晰、可靠。

  11.2.3.3短絲紡絲機等專用設備中,聯(lián)苯箱體以及直(彎)管應當完整無泄漏;安全閥和壓力表應當齊全可靠、定期檢測、合格使用;使用聯(lián)苯加熱器的裝置應當具備液面鏡、超溫超壓聯(lián)鎖、安全閥、壓力表等,并且齊全有效,檢測合格,安全使用;熔體過濾器的前后電接點壓力表、熔體壓力聯(lián)鎖裝置必須靈敏有效。

  11.2.3.4 黃化機、五合機等專用設備必須密閉無泄漏,裝設符合設計要求的防爆裝置,二硫化碳管道、排毒風管、開關、法蘭片等處應有接電靜電裝置,操作平臺應當鋪設木制地板或者橡膠地毯。黃化、五合工序使用的工具必須使用不產生火花的材料制成,嚴禁使用金屬制成的工具。

  11.2.3.5 嚴格落實二硫化碳防火、防爆、防泄漏的安全管理。發(fā)生意外險情必須迅速報警,做好自我應急保護措施。

  11.2.3.6 二硫化碳貯罐必須全部浸入水中,操作平臺應裝設圍欄。貯庫池水應當定期更換,保持水質清潔。貯罐液位計量管玻璃應當符合耐壓、清晰要求,保護裝置齊全。計量桶應當安裝超位報警裝置,并有溢流管。

  11.2.3.7 二硫化碳的設備、管道、閥門、考克、液面計等處應當嚴密無泄露,各法蘭處裝設接地片,并接地良好。地面上的貯罐應有降溫裝置。

  11.2.3.8 二硫化碳計量室、貯庫的照明、電氣開關等裝置應當符合防爆要求,裝設單獨的避雷裝置,送風、排風裝置良好。

  11.2.3.9 漿粕生產、蒸球設備的安全閥、壓力表等應當齊全有效,定期檢測合格,安全使用;杜絕跑、冒、滴、漏;操作平臺欄桿應當符合安全要求;地面應當清潔防滑。

  11.2.4 毛麻紡織專用生產設備現(xiàn)場安全管理

  11.2.4.1 毛紡織(包括精紡、粗紡、毛條等)、麻紡織專用生產設備中,精梳、復洗、洗呢、縮絨、煮呢、上漿、烘呢、蒸呢、洗毛、和毛、梳毛、洗麻、梳麻、染整、蒸呢等所有機械打手、軋點、旋轉等危險部位必須有完整、有效、可靠的安全防護裝置。機械打手部位應當明確封隔,軋點的進口處應當安裝防護擋板,具有機械聯(lián)鎖或電氣聯(lián)鎖保險措施。機械運轉時,其打手部位應無法打開。處理故障時,其機械應無法啟動。安全警示標志應當齊全、醒目。

  11.2.4.2 毛紡織(包括精紡、粗紡、毛條等)、麻紡織專用生產設備使用的壓力表、安全閥、溫度計,以及其他各種儀器應當靈敏有效,符合儀表及電氣安全規(guī)程的要求,并且應定期進行安全檢測,合格有效,安全使用。

  11.2.4.3 毛紡織(包括精紡、租紡、毛條等)、麻紡織專用生產設備中,復洗、燒毛、烘呢、熱定型等有蒸汽加熱、電加熱或燃油、燃氣明火操作工藝的設備.具有火災和燙傷等危險性,應當做好操作機臺防范火災、防燙的措施以及清潔工作,熱定型、烘呢機、通風管道中等毛塵油脂須定期鏟除。

  11.2.4.4 毛紡織(包括精紡、粗紡、毛條等)、麻紡織專用生產設備、生產工序以及濾塵室等輔助設備在生產過程中一旦發(fā)生火災事故時,應立即采取相對應的應急措施:

  ——撲滅小火,及時報警;

  ——迅速引導正在作業(yè)的從業(yè)人員疏散到安全地方;

  ——停止送風、回風、吸塵工作,迅速轉移半制品,切斷火勢蔓延和擴展的路徑;

  ——停止左右相鄰設備的運轉,起火機臺繼續(xù)保持空轉;

  ——停止起火機臺喂入供應,繼續(xù)半制品加工輸出;

  ——采用滑石粉、干粉滅火器、霧狀水等進行滅火;將著火的毛、麻半制品浸入水中。

 11.2.4.5 從技術上、制度上、管理上落實麻紡生產作業(yè)過程中由于粉塵爆炸、靜電引爆、電氣火花、機械摩擦、金屬打擊等引起生產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聯(lián)鎖、防護、保險、警報、信號等裝置應當齊全、有效、可靠。

  11.2.5 絲綢、絹紡織專用生產設備現(xiàn)場安全管理

  11.2.5.1 絲綢、絹紡織專用生產設備中,所有鏈輪、鏈條、齒輪、電動機、皮帶輪,以及車頭、車尾傳動機構等部位必須有完整、有效、可靠的安全防護罩、防護欄、防護蓋以及門鉤鎖閉裝置。

  11.2.5.2 絲綢的浸漬機、整絲機、漿絲機、并軸機、劍桿織機;絹紡織的開繭機錫林部位、聯(lián)合清花機打手檢查孔(觀察孔)、滾筒蓋板、雙刺輥及三翼打手等部位必須具有機械聯(lián)鎖和電氣聯(lián)鎖雙保險措施。機械運轉時,其觀察窗、打手等部位應無法打開。處理故障時,其機械、電氣應無法啟動。安全警示標志應齊全、醒目。

  11.2.5.3 絲綢的整經機經軸處、漿絲機經軸處、軋水打卷機、堿減量處理機、臺式篩網印花機、平圓網印花機、平幅振蕩水洗機組、滾筒整理(烘燥)機、呢毯整理機、汽蒸預縮蒸呢機組、電熱壓光機;絹紡織的開繭機給棉羅拉、制條機和并條機緊壓羅拉、喂入部位等綢布進入軋點處必須裝設完整、有效、可靠的安全防護擋板或者防軋電氣聯(lián)鎖。

  11.2.5.4 絲綢的漿絲機、進出綢布裝置、懸掛式連續(xù)蒸化機全機進出綢布及平臺處、熱風拉幅定形機進出綢布處、電熱壓光機軋輥前后;絹紡織的開繭機等必須裝設穩(wěn)固、靈敏、有效、可靠的緊急停車裝置或者剎車裝置。

  11.2.5.5 絲綢的浸漬機、烘燥機、蒸筒蒸箱、漿絲機、煮漿機、繩狀脫膠機、溢流染色機、呢毯整理(定形)機、電蒸鍋爐、繩狀浸染(水洗)機、印花臺板、圓筒蒸箱、懸掛式連續(xù)蒸化機、涂層機、熱風拉幅定形機;絹紡織的煮煉機、漿紗機等外部蒸汽管道、箱體、排氣裝置應當采取隔熱防護措施。

  11.2.5.6 絲綢的浸漬機、烘燥機、蒸筒蒸箱、漿絲機、煮漿機、等速卷染機(包括高溫高壓卷染機)、溢流染色機、絞絲噴射染色機(包括臥式、立式及高溫高壓卷染機)、噴射染色機(高溫高壓卷染機)}絹紡織的烘燥機、漿紗機等必須裝設齊全、完整、有效的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計等安全附件,定期檢查、檢測,合格使用。

  11.2.5.7 絲綢的繩狀脫膠機、溢流染色機等視孔應當裝設防爆玻璃;等速卷染機(包括高溫高壓卷染機)、噴射染色機(包括高溫高壓卷染機)等視孔應當裝設耐溫玻璃和金屬防護網;噴射染色機(包括高溫高壓卷染機)、圓桶蒸箱等玻璃液面顯示管應當裝設安全防護裝置。

  11.2.5.8 絲綢的煮繭機觀察窗工作照明、自動繅絲機電熱絲、均勻檢驗室局部照明、無梭噴氣平絨織機局部照明、溢流染色機照明、等速卷染機(包括高溫高壓卷染機)缸內照明、連續(xù)平幅精練機照明、懸掛式連續(xù)蒸化機照明;絹紡織的烘燥機烘房照明、漿紗機烘房照明等都應采用安全電壓及防水、防潮燈具。

  涂層機室照明應當采用防爆型燈具。

  11.2.5.9 絲綢的抱平機和檢尺器等機臺的三線或者網線插座應當保護接地;印花臺板(包括蒸汽、電熱法)的臺板電軌道與金屬架之間絕緣、保護接地或者接零完好;電熨斗絕緣性能良好,定期安全檢測,合格使用,插座有通(閉)電源指示信號。

  11.2.5.10 絲綢的出綢裝置、涂層機、熱風拉幅定形機等應當裝設靜電消除器,作用良好。

  11.2.5.11 電熨斗(吊瓶熨斗)等定型工具、設備應當符合移動電具安全設計要求,電線、插頭、溫控、指示等完好無損,絕緣可靠,使用三芯紗包線,長度不得超過3m,并安裝漏電保護裝置。

  ——落實電熨斗(吊瓶熨斗)的安全管理,定期進行安全檢測,合格使用。

  ——電熨斗(吊瓶熨斗)在使用中,從業(yè)人員不得離開崗位,工作間斷時電熨斗不得直接放置在面料織物上。

  ——使用完畢必須及時切斷電源,冷卻后按序鎖入專用鐵箱,集中存放管理。

  11.2.5.12 絲綢、絹紡織織機的電機、齒輪、皮帶輪、曲軸彎頭、多臂機長連桿等處均應有安全防護裝置,梭箱兩側和筘帽必須裝有防飛梭裝置,斷經、換梭、軋梭白停裝置必須靈敏、有效。

  11.2.5.13 絲綢的熱風拉幅定形機、高溫焙烘機等燃氣加熱裝置應裝設自動點火及火焰檢測器,氣體燃燒應當具有安全防爆設施,排氣裝置與氣體燃燒控制器之間應裝有安全防護聯(lián)鎖裝置,燃氣管道無滲漏。

  11.2.6 針織專用生產設備現(xiàn)場安全管理

  11.2.6.1 針織絡筒機、菠蘿錠、經編機、坯布絲光機、堿縮機、氯氧聯(lián)漂流水線、經編剖幅機、軋光機、滾筒及布動印花、平幅起絨機、切領布機(直、橫條)、鋼帶裁剪機、自動卷緯機、縫合機、直線式縫合機等傳動、旋轉、軋點部位必須安裝完整、有效、可靠的安全防護裝置。

  11.2.6.2 棉毛機、大圓機、脫水機、平幅熱定型機、圓筒熱定型機、滾筒及布動印花、平幅起絨機的落布門、萬向軸、防護門等危險部位必須安裝完整、有效、可靠的電氣聯(lián)鎖裝置。

  11.2.6.3 臺式篩網機印花機、平幅起絨機、鉗式落料機、紗線絲光機、回轉式襪子定型機等緊急制動裝置應靈敏、有效、可靠。

  臺車、棉毛機、大圓機、整經機、經編機、脫水機、經編剖幅機、軋光機、滾筒及布動印花、剪(翻)羅紋機、60型橡口羅紋機、單針筒織襪機、縫紉機、襪子清洗機等制動裝置應靈敏、有效、可靠。

  11.2.6.4 氯氧聯(lián)漂流水線酸堿溶液的盛器、管道無泄漏,安全防護設施有效、完整,警示標志明顯。

  亞漂流水線罐蓋、罐體密封無泄漏,氯氣在處理前的排放系統(tǒng)暢通無外泄,雙氧水盛器及蓋完整無損。

  平幅熱定型機同位素克重儀防護層必須完好,警示標志明顯。

  11.2.6.5 整經機、圓筒熱定型機、平幅熱定型機、起毛機等設備應當安裝靜電消除器。

  11.2.6.6 超喂軋光機、圓筒熱定型機、平幅熱定型機、呢毯定型機、植絨洪燥機等電加熱電熱系統(tǒng)各連接點、軋輥接點、絕緣必須良好、有效,溫控裝置性能靈敏、可靠。

  11.2.6.7 羅紋機工作燈、棉毛機工作燈、氯氧聯(lián)漂流水線離工作地面2m以下的照明燈應當使用安全電壓。

  11.2.6.8 起毛機儲塵室出風面積應大于墻面積的1/5,儲塵室容積應大于8m2,做到一機一室,具有安全泄爆口,安置噴淋滅火管,禁止使用無防護措施的電氣裝置。

  11.2.7 復制專用生產設備現(xiàn)場安全管理

  11.2.7.1 復制專用生產設備包括巾被、裝飾、色織、手帕等工藝技術的生產設備。

  11.2.7.2 復制專用生產設備中,煮紗(布)鍋、堆(起)紗(布)機、漂白機、絞紗洗紗機、高溫高壓染色機(筒子、絞紗)、箱式溢流染色機、漿染聯(lián)合機(紗、線)、剖幅機、燒毛機、繩洗機(練、漂、染各工序)、平洗機(皂洗機)、開幅機、繩狀開幅機、烘燒機(織物軋水烘燒機、五層短環(huán)烘燒機)、絲光機、焙烘機、熱定型機(熱風拉幅機)、驗布聯(lián)合機等設備傳動、旋轉部位必須安裝完整、有效、可靠的安全防護裝置,操作平臺必須安裝安全防護欄桿。

  11.2.7.3 漿染聯(lián)合機(紗、線)、燒毛機、簇絨機、繩洗機(練、漂、染各工序)、履帶練漂平洗機、平洗機(皂洗機)、繩狀開幅機、烘燥機(織物軋水烘燒機、五層短環(huán)烘燒機)、絲光機、浸軋機、焙烘機、熱定型機(熱風拉幅機)、軋光機、防縮機、燙平機、三輥連續(xù)蒸呢機等設備軋輥進布(紗、線)口軋點部位必須安裝完整、有效、可靠的安全防軋欄、繩及擋板等裝置。

  11.2.7.4 漂白機、漿染聯(lián)合機(紗、線)、燒毛機、割絨機、簇絨機、抓剪聯(lián)合機、印花機、卷染機(各種高溫、低溫卷染機)、絲光機、防縮機等設備的危險部位必須安裝完整、有效、可靠的安全聯(lián)鎖裝置及緊急制動裝置。

  11.2.7.5 煮紗(布)鍋、高溫高壓染色機(筒子、絞紗)、管道染紗機、漿染聯(lián)合機(紗、線)、絞紗烘燥機、筒子烘燥機、蒸箱(筒)、經軸漿紗機、熱定型鍋(箱)、磨緘機(刷絨)、履帶練漂平洗機、平洗機(皂洗機)、烘燥機(織物軋水烘燒機、五層短環(huán)烘燒機)、小燙機、印花機、蒸化機、溢流染色機、高溫高壓噴射溢流管式染色機、絲光機、浸軋機、熱定型機(熱風拉幅機)、熱定形鍋(箱)、防縮機、蓬松機、燙平機、三輥連續(xù)蒸呢機等設備必須裝設齊全、完整、有效的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計以及爆破片(防爆膜)等安全附件,定期檢查、檢測,合格使用。

  11.2.7.6 履帶式漂白機、絞紗絲光機、絞紗酸洗機、絲光機等設備的輸酸管、輸堿管、容器、閥門、液壓系統(tǒng)必須完好無泄漏,落實防范措施。

  11.2.7.7 履帶式漂白機、絞紗絲光機、絞紗皂練機、絞紗酸洗機、絞紗上漿機、脫水機、往復(升降)式染色機、箱式溢流染色機、噴射式染色機(洗紗、皂練)、漿染聯(lián)合機(紗、線)、經軸漿紗機、刷毛機、J型容布箱、履帶練漂平洗聯(lián)合機、平洗機(皂洗機)、烘燥機(織物軋水烘燒機、五層短環(huán)烘燒機)、蒸化機、溢流染色機、卷染機、熱定型機(熱風拉幅機)等設備的電氣裝置、照明燈具必須采取安全電壓或者具有防水、防潮性能。

  穿筘架照明燈具及吸停經片器應當采用安全電壓;結經機應當采用保護接地措施;熱定型機(熱風拉幅機)、點方機應當安裝靜電消除器。

  11.2.7.8 絞紗皂練機、管道染紗機、箱式溢流染色機、噴射式染色機(洗紗、皂練)、漿染聯(lián)合機(紗、線)、筒子烘燥機、熱定型鍋(箱)、繩洗機(練、漂、染各工序)、履帶練漂平洗聯(lián)合機、平洗機(皂洗機)、繩狀開幅機、烘燥機(織物軋水烘燒機、五層短環(huán)烘燒機)、小燙機、蒸化機、溢流染色機、卷染機、浸軋機、熱定型鍋(箱)、防縮機、蓬松機、燙平機、三輥連續(xù)蒸呢機等設備的蒸汽管道、箱體、排氣裝置應當采取隔熱防護措施。

  11.2.8 服裝、鞋帽專用生產設備現(xiàn)場安全管理

  11.2.8.1 臥式、移動裁斷機(帶式、立式裁布機)、鍘刀式落料機(切紙機)、裁滾條機、裁橡筋機、折布機、削邊機(拉毛機)等專用設備的刀具、鋼帶必須牢固,非工作部分的刀具、鋼帶以及旋轉部位必須具有安全防護裝置。

  ——電氣裝置應符合設計要求,絕緣可靠,定期進行安全檢測,并合格有效。移動裁斷機(立式裁布機)導線應當采用膠皮線(橡膠護套線),長度不得超過5m。

  —使用臥式裁斷機(帶式裁布機)等專用設備的從業(yè)人員必須佩戴金屬防護手套。

  ——磨鋼帶時,從業(yè)人員不得離開崗位。

  11.2.8.2 大白扣沖壓機、沖壓式落料機(下落機)、鍘刀式落料機(切紙機)、脫水機、圓盤注塑機、造粒機、打漿機、冷粘上膠機等設備的旋轉、沖壓部位必須裝有完整、有效、可靠的光電或者機械聯(lián)鎖裝置,或者擋板式保護裝置及緊急制停裝置。

  11.2.8.3 平縫機(中速平縫機、高速平縫機、單針鏈條車、雙針鏈條車、繡花車上袖機、揉肩機等)、包縫機(三線、四線、五線)等縫紉專用生產設備和鎖眼機(鎖洞機)、釘鈕扣機、套結機、開袋機、拷邊機、鎖邊機、驗布機、蒸汽合布機、彈子長絲絡筒機、帽子壓縫機、破碎機、捏合機等設備的傳動、旋轉部位必須具有齊全、完整、有效的安全防護裝置。

  11.2.8.4 電熨斗(吊瓶熨斗)等定型工具、設備應當符臺移動電具安全設計要求,電線、插頭、溫控、指示等應完好無損、絕緣可靠,使用三芯紗包線,長度不得超過3m,并安裝漏電保護裝置。

  ——落實電熨斗(吊瓶熨斗)的安全管理,定期進行安全檢測,合格使用。

  ——電熨斗(吊瓶熨斗)在使用中,從業(yè)人員不得離開崗位工作間斷時,電熨斗不得直接放置在面料織物上。

  ——使用完畢必須及時切斷電源,冷卻后按序鎖入專用鐵箱,集中存放管理。

  11.2.8.5 平縫機(中速平縫機、高速平縫機、單針鏈條車、雙針鏈條車、繡花車上袖機、揉肩機等)、移動裁斷機(立式裁布機)、臥式滾筒洗滌機、蒸汽滾筒洪干機、脫水機、壓領機、壓上下盤機、圓領機、電箱體、打漿機、壓滾條機、壓沿條機、織帽機、(針織圓機)電熱燙帽機、冷粘上膠機等設備、設施必須保護接地,安裝漏電保護裝置,工作照明等使用安全電壓。

  11.2.8.6 煉膠機(打膠機)使用有機溶劑打膠的電氣裝置必須符合防火防爆的電氣設計規(guī)范。各類儀器、儀表及測溫儀應當齊全、有效。

  11.2.8.7 使用蒸汽加熱、電加熱或燃油、燃氣明火操作工藝的設備,具有火災和燙傷等危險性,應當做好操作機臺防范火災、防燙措施。熱定型、通風管道應定期做好清潔工作。

  11.2.8.8 蒸汽滾筒洪干機、蒸汽熨燙定形機、蒸汽烘箱、蒸汽臺布機、帽子整燙液壓機等使用高溫、高壓的安全閥、壓力表、溫度儀等安全附件必須齊全、有效,并應定期檢測,合格使用,安全警示標志應明顯。

  11.2.8.9 壓領機、壓上下盤機、圓領機、蒸道式蒸汽熨斗、蒸汽烘箱、蒸汽合布機、壓滾條機、壓沿條機、電熱燙帽機等設備的蒸汽管道、箱體、排氣裝置應當采取隔熱防燙措施。

  11.2.9 制線、織帶專用生產設備現(xiàn)場安全管理

  11.2.9.1 并紗機、捻線機、倍捻機、倒筒機、雙面搖紗機、槽筒式落筒機、秘光機、滌綸筒子倒角機、射頻烘燥機、橡筋包線機、四針機(多針機)、水管涂塑機等設備的旋轉、傳動部位的防護裝置應當齊全、可靠,車頭箱應當裝有聯(lián)鎖裝置。

  11.2.9.2 并紗機、雙面搖紗機、槽筒式落筒機、脫水機、水洗機、秘光機、寶塔機、線圈機、絡筒機、臺布拉幅機、整經機、漂染和整燙機、商標切割機、商標印刷機、練膠機、濾膠機、雙捻機等設備旋轉、傳動部位除有齊全、可靠的防護裝置外,還應具有可靠、有效的應急制動裝置。

  11.2.9.3 雙滾筒蠟光機的滾筒、線球機的重錘、整經機的重錘、無梭織帶機和有梭織帶機的重錘、提花經編機的經軸托架、鞋帶軋頭機的重錘、墻紙機經軸滾筒等部位應當安裝可靠、有效的防墜、防脫鉤防護裝置,旋轉、傳動部位防護裝置應齊全、可靠。

  11.2.9.4往復式染色機傳動齒輪嚙合處、臺布拉幅機的軋點、放絲機牽伸滾筒軋點等危險口子必須安裝可靠、有效的軋點防護裝置。

  11.2.9.5 升降式染紗機、打包機、立式制線機等設備上下運動的部位應當安裝可靠、有效的限位防護裝置。

  11.2.9.6 臥式煮練鍋、高溫高壓筒子染色機、烘燥機(烘房、烘燥柜)、拖漿機、拌漿機、射頻烘燥機、臺布拉幅機、定形鍋、漂染和整燙機、墻紙機、捏合機、硫化壓機、濾膠機等使用高溫、高壓的安全閥、壓力表、溫度儀等安全附件必須齊全、有效,并應定期檢測,合格使用,安全警示標志應明顯。

  11.2.9.7 酸洗機的噴射式酸洗機按鈕開關;拖漿機、寶塔機、線圈機、絡筒機、線球機、線板線機的自停裝置;針織鉤編機的斷經自停裝置;鞋帶軋頭機的刀頭架電加熱器等必須使用安全電壓。烘燥機(烘房、烘燥柜)和提花經編機、切絲機的工作照明必須使用安全電壓和防潮燈具。

  11.2.9.8 商標印刷機電氣控制開關、錠帶刮漿機電氣開關、苯吸附裝置電氣控制箱等應當采用防爆型電氣設施和裝置。

  11.2.9.9 上膠機的機械旋轉部位安全防護裝置應齊全、可靠,進氣閥、疏水器、測溫儀應齊全、完整;上膠機的機房應密閉,門窗啟閉應靈活,排氣、通風裝置應良好、可靠。落實預防塵、毒措施,配備可靠、應急的防毒面具。

  11.2.10 燒毛專用生產設備現(xiàn)場安全管理

  11.2.10.1 燒毛專用生產設備包括紡織、印染、毛麻、絲綢、服裝、針織、巾被、線帶、裝飾、手帕等紗、線、毛、布、綢、呢、毯采取燒毛加工工藝技術的設備。

  11.2.10.2 使用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和汽油等汽化氣燒毛的燃氣分配室、儲氣罐、儲油罐、汽油汽化器、熱媒爐等設備、裝置,必須與生產加工、人員密集場所明確分開,單獨設置,保持安全距離。建、構筑物的采光、照明、通風及相鄰建、構筑物間的通道、距離等應當符合國家有關防火防爆的設計要求。

  11.2.10.3 汽化氣燒毛設備必須具有集動力排風裝置、火焰檢測裝置、監(jiān)控裝置、報警裝置為一體的程序控制裝置。在燃氣輸送的管道間設置斷氣電磁閥和防爆裝置,預防燃氣積聚,防范燃氣燃爆,并且應當設置完整、顯示靈敏、使用可靠、檢測合格、安全有效。

  11.2.10.4 燃氣分配室、儲氣罐、儲油罐、汽油汽化器、熱媒爐等設備、裝置的泄爆口、爆破片、防爆膜等防爆裝置必須符合國家有關防范技術標準的規(guī)定。其設備、設施、容器、管道等應完好無泄漏,燃氣管道應用色標明確。

  11.2.10.5 燃氣分配室、儲氣罐、儲油罐、汽油汽化器、熱媒爐等所使用的電氣設備、裝置和照明燈具必須采取防爆型,電氣開關裝置應設置在室外。

  11.2.10.6 燃氣分配室、儲氣罐、儲油罐、汽油汽化器、熱媒爐等危險部位必須配備具有針對性的滅火設備、器材和報警裝置。燒毛設備的自動點火及滅火裝置應完好有效。汽化器、熱媒爐等停機、停氣聯(lián)鎖裝置必須有效、可靠。

  11.2.10.7 燃氣設備、設施的壓力表、安全閥、防爆裝置、吹掃管、放散管、報警裝置、降溫排風裝置、檢測報警裝置等安全附件必須設置完整、定期檢測合格,且顯示靈敏、使用可靠、應急方便、安全有效。排氣孔應當朝向無人走動的區(qū)域。

  11.2.10.8 燒毛專用生產設備必須裝設完整、有效、可靠的防靜電裝置、避雷裝置,并應定期進行安全檢測,合格使用。

  11.3 通用設備安全要求

  11.3.1 采用沖床、鍛壓、壓力機、剪板機、剪刀機及其相應輔助機械加工處理、剪切、沖壓、裝配金屬、非金屬板料和金屬型材的沖壓設備是通用設備安全管理的重點。其旋轉、打擊、切割、沖壓、觸電等傷害的危險區(qū)域必須裝設齊全、完整、可靠、有效的安全防護裝置和安全標志。

  11.3.1.1 剪板機的壓料器前、聯(lián)合沖剪機的各個剪切位置、鱷式剪切機的可動部分,以及其設備傳動、旋轉、切割部位等都應安裝安全防護罩或者防護隔離欄。

  11.3.1.2 剪切長度在2500mm以上的剪板機或者剪切工作臺寬度在2500mm以上的板料折彎壓力機,應當在每個立柱上安裝緊急開關裝置。

  11.3.1.3 各種防護罩、隔離欄等安全裝置必須緊固于壓力機適當可靠的位置上,只有使用專用工具和在足夠外力的作用下方可拆卸;不應與壓力機滑塊或其他運動部件出現(xiàn)夾緊點,兩者之間至少保持25mm以上的間隙;它應當具有足夠的強度,便于檢查和維修,選用透明材料制成。當用金屬材料制造時,應當具有垂直透明孔。如采用金屬網罩或者拉伸網片時,透明孔不應當采用菱形斜孔。

  11.3.1.4 刀架在動作過程中,當手或者身體某一部分一旦接近危險界限時,刀架必須及時停止動作。當手脫離操縱刀架的按鈕或者操縱桿后,直到進入危險界限之前,刀架必須及時停止動作。

  11.3.1.5 各剪切工、沖壓工和其他有關從業(yè)人員工作時,必須正確戴好防護手套,不得穿拖鞋、涼鞋或高跟鞋。

  11.3.2 采用金屬切削、車床、銑床、刨床、鉆床、鏜床、磨床、磨削(砂輪、鑄造)及其相應輔助設備是機械加工設備安全管理的重點。其旋轉、切削、觸電等傷害的危險區(qū)域必須安裝齊全、完整、可靠、有效的安全防護裝置和安全標志。

  11.3.2.1 金屬加工機械的旋轉、切削等危險部位的安全防護裝置必須與設備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并且應當結構簡單,固定牢靠,容易控制。其動作不依賴操作人員的意愿、行為,與機械加工循環(huán)聯(lián)鎖,不能自行打開,不能影響操作人員操作觀察。

  11.3.2.2直線運動部件之間或者直線運動部件與靜止部件之間應當保持一個安全距離。當動力或者控制信號中斷時,制動、夾緊動作不應中斷。

  當機械附件的執(zhí)行機構可能給操作人員造成危險時,機械的控制系統(tǒng)內應有能發(fā)光或者聲響報警信號的裝置、聯(lián)鎖裝置。

  11.3.2.3 圓周速度超過50m/min或者轉速超過20r/min的旋轉軸上的手柄或手輪,必須通過離合器與旋轉軸自動脫開。

  11.3.2.4外露旋轉零、部件的外表面不應有尖棱、尖角、毛刺等。

  11.3.2.5 光電式、感應式等安全防護裝置應當設置自身故障報警裝置。

  11.3.2.6 緊急停車裝置應當保證瞬時動作及時終止設備的一切運動。對有慣性運動的設備緊急停車裝置運動與制動器或者離合器聯(lián)鎖,迅速終止運行。緊急停車開關形狀應當區(qū)別一般控制開關,顏色為紅色,應當保證操作人員易于接觸,不發(fā)生危險。設備由緊急停車終止停止運行后,必須按啟動順序重新啟動才能運轉。

  11.3.2.7 設備控制裝置應當與安全防護裝置聯(lián)鎖,使設備運轉與安全防護裝置同時起作用??刂凭€路應當保證線路損壞后不發(fā)生危險,控制顯示器應當準確、簡單、可靠、有效,安裝在操作人員最便于觀察的位置,顯示器應當與控制器調整方向以及運動部件運動方向相統(tǒng)一,危險信號的顯示器應當在信號強度、形式、確切性、對比性等突出與其他信號,優(yōu)先采用視、聽雙重顯示器。

  11.3.3 采用各種鋸、例、鑿及其相應輔助機械是木工設備安全管理的重點。其旋轉、打擊、鋸割、沖壓、觸電等傷害的危險區(qū)域必須安裝齊全、完整、可靠、有效的安全防護裝置和安全標志。

  11.3.3.1 木工機械的旋轉、鋸割、刨削等危險部位采取的機械、光電等安全防護裝置必須與設備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并且應當結構簡單,固定牢靠。容易控制,不能自行打開,不影響操作人員操作。

  11.3.3.2木工機械的操作現(xiàn)場,必須健全明確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時、定點落實安全檢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并配備有效完好的滅火器材。

  11.3.3.3 操作工和其他有關從業(yè)人員必須自覺遵守防火禁煙規(guī)章制度,不得擅自使用電加熱器具和違章吸煙。

  11.3.3.4 木工機械的操作工和其他有關從業(yè)人員工作時,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和安全規(guī)章制度,不得用手代替工具上機操作。

  11.3.4 采用各種切菜、絞肉、和面、軋面、燒烤、蒸煮及其相應輔助機械、工具是后勤以及食堂安全管理的重點。其旋轉、軋點、攪拌、高溫、觸電等危險部位必須安裝齊全、完整、可靠、有效的安全防護、聯(lián)鎖裝置和安全標志。

  11.3.4.1 采用各種切菜、絞肉、和面、軋面等機械設備的旋轉部位、進料口的安全防護裝置、聯(lián)鎖裝置必須與設備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并且應當結構簡單,固定牢靠.靈敏有效。

  11.3.4.2 食堂安全管理應當落實食品安全衛(wèi)生的防范措施,持有“食品衛(wèi)生許可證”。

  11.3.4.3 作業(yè)人員必須符合地方衛(wèi)生防疫部門體檢要求,定期做好體檢,正確穿戴勞動防護用品。

  11.3.4.4 飯菜、食品必須做到生熟分開、冷熱分開、先后分開、成品和半成品分開,保持其新鮮、衛(wèi)生,防止變質。作業(yè)現(xiàn)場應當明示“閑人莫入”,落實防范中毒措施。

  11.3.4.5 電冰柜、電餅鐺等電器設備、電氣設施應當落實良好接地或者接零措施。

  11.3.4.6 作業(yè)現(xiàn)場應當保持清潔、整齊、衛(wèi)生,定期做好清潔消毒和環(huán)境大掃除工作,落實防油膩、跌滑、潮濕、觸電等措施。

  11.3.4.7 烹飪、蒸煮采用煤氣、液化氣等可燃氣體或者燃油、蒸氣作熱能源的,應當加強防火、防爆管理措施,火源與能源之間必須分割分開。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要上墻告示。配備有效的滅火器材。

  11.3.4.8 烹飪、蒸煮使用蒸汽蒸鍋、蒸箱的壓力表、安全閥應當靈敏有效.并應定期進行安全檢測、檢驗,合格使用。其箱體、管體應當落實防燙措施,排氣口應當朝向無人區(qū)域。

  11.4 常用機械設備安全防護裝置的設置要求

  11.4.1 常用設備的安全防護必須安裝齊全、完整、可靠、有效的安全防護罩、網、套、蓋、欄、門、聯(lián)鎖等安全裝置,防止人體或者人體某一部分觸及旋轉、打擊、切割、沖壓、觸電等傷害的危險區(qū)域,確保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11.4.2 安全防護裝置應當采用固定式裝置、封閉式結構,由金屬材料制成,并滿足所必需的強度和剛度條件。經常需要調整或者維護的旋轉、打擊、切割、沖壓等危險運動部位、部件,必須優(yōu)先采用機械和電氣(光電)聯(lián)鎖保護裝置,以確保萬無一失。

  11.4.3 當生產操作現(xiàn)場的安全防護需要采用可調式裝置、網狀式結構時,其安全距離和網眼的開口寬度應當符合或者具備防止人體或者人體某一部分觸及危險區(qū)域的基本要求。

  11.4.3.1 安全防護裝置為有效防止手指指尖誤入或者觸及危險區(qū)域而造成傷害事故,其開口寬度、直徑及橢圓形孔的短軸尺寸應當小于6.5mm,安全距離應當大于35mm。

  11.4.3.2 安全防護裝置為有效防止手指誤入或者觸及危險區(qū)域而造成傷害事故,其開口寬度、直徑及橢圓形孔的短軸尺寸應當小于12.5mm,安全距離應當大于112mm。

  11.4.3.3 安全防護裝置為有效防止手掌(不含一掌指寬)尖誤入或者觸及危險區(qū)域而造成傷害事故,其開口寬度、直徑及橢圓形孔的短軸尺寸應當小于47mm,安全距離應當大于460mm。

  11.4.3.4 安全防護裝置為有效防止足尖誤入或者觸及危險區(qū)域而造成傷害事故,其防護裝置的底部與地面,或者操作人員站立臺面的間隙應當小于76mm,安全距離應當大于150mm。

  11.4.4 安全防護裝置的顏色應當區(qū)別于機械設備的顏色,便于識別。同時,配備對應的安全標志,安全標志應清晰、醒目。

  11.5 機械設備安全維護保養(yǎng)

  11.5.1 在用機械設備應當建立完整的臺賬資料,做到一臺一檔,賬、卡、物三相符。

  11.5.2建立機械設備維修、保養(yǎng)檔案,記錄齊全、準確。

  11.5.3 落實機械設備定期檢驗、檢修、檢測,并做好記錄。

  11.5.4 在用機械設備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和安全管理制度應當齊全、完整、有效,井上墻告示。

  11.6 特種設備安全使用和安全管理

  11.6.1 企業(yè)的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等設施。

  11.6.2 企業(yè)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規(guī)定制定有關管理制度,落實安全運行管理,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

  11.6.2.1 企業(yè)應當對在用的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yǎng),應當每月組織一次安全自行檢查,落實防高溫、防火災、防爆炸、防腐蝕、防觸電、防意外事故等應急措施,并做好記錄;對安全附件、安全防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應進行定期檢測、檢驗、檢修,并做好記錄。

  11.6.2.2 設備的保護裝置、聯(lián)鎖裝置、應急裝置、電氣安全裝置等,必須齊全、完整,性能可靠,制動靈敏,定期檢測,合格有效,使用安全,應急便利。自動顯示運行中與安全有關的工藝參數(shù)的計量裝置應當齊全、完整、可靠、有效。

  11.6.2.3 特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必須向當?shù)靥胤N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檢驗要求。經安全檢測、檢驗合格,取得許可證后方可繼續(xù)使用,并保存記錄。

  停用的特種設備重新啟用前,必須經過當?shù)靥胤N設備檢測、檢驗機構安全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未經定期安全檢測、檢驗或者不合格的特種設備,禁止使用。

  11.6.2.4 特種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改造必須由所在地省級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機構或其授權的特種設備監(jiān)察機構認可、具有資格證書的單位承擔。

  企業(yè)不得以任何形式轉包或分包給沒有資格證書的單位承擔特種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和改造。

  11.6.2.5 特種設備的購置,必須向具有國家質量技術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頒發(fā)的生產許可證的單位購買。

  新增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應到所在地區(qū)的地、市級以上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機構注冊登記,經安全檢測、檢驗合格,取得使用許可證后方可投入使用。

  11.6.2.6 特種設備出現(xiàn)故障或者發(fā)生異常情況時,必須按照操作規(guī)程及時停止運行,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并做好記錄。

  11.6.2.7 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使用年限,應當及時予以報廢,并向原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辦理注銷手續(xù)。

  11.6.3 企業(yè)應當建立、健全各項完整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安全操作規(guī)程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

  11.6.4 企業(yè)應當建立、健全下列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

  ——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

  ——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yǎng)記錄;

  ——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特種設備“安全使用證”、“年度檢驗報告書”。

  11.6.5特種設備應當落實專人負責,明確責任,定崗考核,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杜絕和防止違章操作、違紀行為,防止事故的發(fā)生。

  12 電氣設備安全管理

  12.1安全用電基礎管理

  12.1.1 企業(yè)應當建立電氣安全責任制,明確相關責任人,實施安全責任考核制;建立、健全電氣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

  12.1.2 電氣管理人員、電工作業(yè)人員必須經過資質部門定期的專業(yè)培訓或復訓,經考核合格之后方可上崗操作。高壓電工和低壓電工必須持對應的有效證件操作。禁止無證操作、混證操作、違章操作。

  12.1.3 企業(yè)應當建立完整的電氣安全技術檔案和電氣防火安全檔案,包括電氣圖紙、電工分管專職區(qū),電氣要害重點部位,爆炸、火災危險部位,電氣隱患部位。對重要電氣設備應當分類編碼,登記立卡。

  12.1.4 企業(yè)應當嚴格安全用電的審批制度和施工安全操作管理。

  12.1.4.1 電氣設備的安裝、檢修、拆除和臨時用電線路的接拉、使用必須經過審批許可;涉及電氣設備安裝、檢修、拆除過程中的登高、明火作業(yè)以及利用假日施工、作業(yè)的還必須按具體規(guī)定辦理相應審批手續(xù)。未經審批許可不得施工和作業(yè)。

  12.1.4.2 電氣設備的安裝、檢修、拆除和維護保養(yǎng)以及高壓、高空作業(yè)的每一個工作點必須實行“雙人操作制”,一人作業(yè),一人監(jiān)護,同時應當落實可靠的安全措施。

  12.1.4.3 嚴格執(zhí)行停、送電制度,工作票和倒閘票操作制度。在停電或者送電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前后順序,在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操作:停電時先斷負荷開關,后斷電源開關;送電時先送電源開關,后送負荷開關。

  12.1.5 制訂電氣防災應急預案,定期開展安全培訓教育,熟悉、掌握電氣意外事故應急救援處置技能。

  12.1.6企業(yè)應當加強安全用電和防火禁煙的管理措施,定期開展安全檢查活動,及時整改電氣設備、裝置、線路、用具等存在漏缺、損壞、老化、松動和檢測超期、失效等隱患,并做好書面記錄。

  12.2 變配電室、動力電源設備安全管理

  12.2.1 變配電室、動力電源設備中,斷路器、隔離開關、自動開關、熔斷器、等高壓或者低壓開關電氣,在電路正常運行或者發(fā)生意外事故時,閉合或者斷開電路應當靈敏、有效。

  12.2.2 變壓器應當保證各部分絕緣良好,接線牢固,接地可靠;保證變壓器額定電壓與電源電壓匹配一致;運行中應當注意變壓器電流電壓的測量,防止過負荷運行;變壓器的油溫應當控制在85℃以下,發(fā)現(xiàn)其缺少、變質或者酸量超過規(guī)定值時要及時處理;變壓器室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室內溫度不應超過45℃;室內應保持清潔、通暢,無油污和積水。

  12.2.3 高壓配電室應當為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低壓配電室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三級;高低配電裝置同在一室時,其之間的距離不小于1m;每臺斷路器、電壓互感器等充油電氣設備,應當裝在兩側有隔板的間隔之內,或者防爆間隔之內;總油量在60kg以上時,油浸電壓互感器應有儲油設施或者擋油設施;總油量超過600kg時,應當安裝在單獨的防爆同內,或者采用成套的高、低壓配電裝置;配電室應當配備一定數(shù)量的滅火器材。

  12.2.4 配電柜(箱)各種刀閘及斷路器在處于斷電狀態(tài)時,刀片和可動部分應當不帶電;金屬外殼應當有良好的接地,其電阻不大于4Ω;供電和配電的接線應采用絕緣導線,并嚴格防止接錯、漏接和接觸不良;生產車間有可燃纖維的場所應當采用密封配電箱。

  12.2.5 變配電室、動力電源設備室內應當堅持“四防一通”的原則,具有預防雨雪、積水、雷擊、火災、小動物進入和良好通風的安全措施;門窗網罩應當完整、有效,開啟應當由內向外,由高壓向低壓;接地線、警告牌應齊全;室內保持明亮、整潔、通風;防火禁煙措施落實,滅火器材配備有效。

  12.2.6 絕緣手套、絕緣靴、絕緣地毯、接地線、測電棒等用具、工具必須定期進行安全檢測,貼上合格標簽,標明檢測日期;定點規(guī)范放置,專人負責管理,安全正確使用。

  12.3 電氣線路安全管理

  12.3.1 電氣線路的導線應當采用符合國家標準的裸銅、鋁絞線等,其截面應當考慮足夠的機械強度。嚴禁使用單股鋁線、股線和鐵絲。允許載流量必須大于線路的工作量,考慮到異常停電的可能,應當安裝漏電保護裝置。

  12.3.2 電氣線路的敷設應當根據(jù)具體的環(huán)境特點,正確選擇導線的類型,落實防潮、防濕、防火、防熱、防腐、防漏和防觸電等措施;選擇布線時應當走近路、走直路,避免交錯跨越,防止曲折迂回;導線應當穿管、固定,穿墻越樓必須嚴實套管}線與線之間、導線固定點之間以及線路與管道、地面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架空線與各種設施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水平和垂直距離;導線的連接應當牢固、絕緣、進盒,導線與導線連接必須匹配,包纏絕緣材料的絕緣強度要與導線相同。

  12.3.3 電纜及動力線的布線和連接必須確保安全質量。

  12.3.3.1 連接接頭在投入運行前應當做耐壓和絕緣電阻的測量,保證接頭的良好連接。

  12.3.3.2 廠區(qū)敷設高壓電纜應當在地下0.7m~1.2m深處,電纜沿線2m之內禁止挖土、打樁、堆壓重物以及移動電纜沿線的標卡牌。

  12.3.3.3 穿越墻體、樓板、電纜溝(道)以及電纜豎井的空洞時必須用非燃燒材料嚴密封填和絕緣處理。

  12.3.3.4 禁止將電纜及動力管線敷設在易燃、易爆、高溫、腐蝕等處或者架設在生產作業(yè)場所高空狹窄的吊平頂或夾層內。

  12.3.3.5 進入一個獨立建筑單元的電氣管線的金屬外殼與進入該建筑單元的金屬通風管、蒸汽管、水管、壓縮空氣管等應當進行等電位連接.并可靠接地。

  12.3.4 企業(yè)應當嚴格落實臨時線接拉的安全管理。

  12.3.4.1 凡屬正常生產用的電氣動力和照明設備,不準裝設臨時線。因生產或者施工需要使用臨時用電線路時,必須經過安全部門審批同意方可安裝敷設。

  12.3.4.2 臨時線使用期限一般不超過1個月,如需延期使用,必須續(xù)辦審批手續(xù),期限最多不超過3個月。

  12.3.4.3 臨時線應由電氣部門負責檢查維護,安全部門負責安全監(jiān)督,使用部門負責現(xiàn)場管理,落實具體人員負責使用、裝拆和防范。

  12.3.4.4 臨時線應當絕緣良好,無連線接頭,架設安全可靠,不受外力損傷,做好漏電保護措施,長度不長于10m,室內離地高度不低于2.5m,室外離地高度不低于3.5m。

  12.3.4.5 臨時線所連接的電氣設備、設施等金屬外殼必須接地、接零,安裝熔斷器和漏電保護裝置。設置在室外的臨時電源等裝置必須有防雨、雪及防外力破壞措施。

  12.4 電氣裝置安全管理

  12.4.1 電氣裝置在設計和使用中,應當考慮漏電、隱患、異常停電等各種因素所產生意外和危險的可能性,從技術防范和安全管理的角度去消除和避免其產生的影響和危害,并安裝匹配適用的漏電保護裝置。

  12.4.2 在潮濕、腐蝕、金屬容器等現(xiàn)場作業(yè)中必須使用低壓電氣設備,電氣導線必須固定,絕緣必須良好,導線不得裸露、破損、老化;進出線盒的導線應用膠圈固定及加裝防護套管,電氣箱體應完整,應安裝停電應急裝置。

  12.4.3 在易燃、易爆、潮濕、高溫場所使用的電氣裝置、設備必須符合相應的防爆、防潮的要求,保證絕緣良好性能,可靠接地、接零,并安裝漏電保護裝置。

  12.4.4 對于250V以下的電氣設備和線路,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停電時,應按《電業(yè)安全工作規(guī)程》的規(guī)定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帶電作業(yè)。不準用濕手操作電氣設備和裝置。

  12.4.5 電氣設備所需的安全標志、防護欄桿、停電牌、警示牌應當配齊、配足。

  12.4.6 電動機、開關等電氣設備、設施和裝置等1m范圍內不準堆放易燃、易爆、易揮發(fā)的危險物品。

  12.4.7 發(fā)現(xiàn)電氣開關外殼破損、電線破皮、接電線折斷和有漏電現(xiàn)象時,必須及時報告,及時修理。

  12.5 移動電具安全管理

  12.5.1 移動電具應當?shù)怯浽靸?,建檔立卡;由專人負責檢查、維修、保管、管理和定期檢測,并保存檢測、檢查等有關記錄。使用前必須嚴格檢查,確保安全可靠。

  12.5.2 移動電具必須絕緣可靠,完好無損。潛水泵、沖洗泵、電錘、電鉆、風機等電具應當根據(jù)所在地域的安全管理規(guī)定,定期進行安全檢測。檢測有效期不得大于90天,未經檢驗和檢驗不合格的不準使用。

  12.5.3 手持移動電器具的出線頭必須有膠圈固定,電線長度不得超出5m;使用前必須進行安全檢查,電線、插頭、接地、絕緣、以及保護、保險裝置不得有漏缺、破損、老化、松動等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電線絕緣不良、插頭破損、無接地線等不安全情況禁止使用。

  12.5.4 使用移動電具進入水中或者特別潮濕的地方以及金屬容器內等處作業(yè)時,必須采用不高于12V的安全電壓和漏電保護裝置。

  12.5.5 移動電具采用金屬外殼的必須有良好的保護性接地或接零的措施。

  12.5.6 使用電動工具、電扇、電熱器和其他移動的電器、移動電具時必須使用電插接電源,嚴禁把電線直接入插座或掛到其他電氣裝置上接電源。

  12.6 防雷裝置安全管理

  12.6.1 各生產車間、廠房、倉庫、辦公樓、水塔、煙囪等建筑物體以及露天倉庫或者貨物堆場等處,必須根據(jù)其重要性、使用性質以及發(fā)生雷電的頻率和后果,按照有關建筑防雷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和要求,采用有效的防雷設備、設施。

  12.6.2 在不同作業(yè)場所、不同的生產設備、不同的電氣設備上選用匹配適用的防雷設備、設施,其安裝、使用應當規(guī)范、完整、可靠、有效。每年應當按時、按量、按質進行安全檢測,特別是雷電、霉雨等季節(jié)前,要做到檢測合格,有效管理,安全使用。其安裝、檢測、檢查等記錄和檔案應當齊全、完整。

  12.6.3 安裝完整、可靠的避雷針、避雷線、避雷帶、避雷網、避雷器等接閃器,形成連接,對不同的雷電采用不同的防范措施。

  12.6.4 防范直接雷

  12.6.4.1 防范直接雷設備、設施的引下線應不少于2根,其間距不應大于25m;長和高度均不超過40m的建(構)筑物體可設置1根引下線。

  12.6.4.2 防范直接雷的接地裝置的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30Ω,應與電氣設備接地裝置及埋地金屬管道相連。

  12.6.4.3 對變配電設施和設備,應當安裝閥型避雷器予以保護。

  12.6.5 防范雷電感應

  12.6.5.1 為有效防止雷電靜電感應所產生的高壓危害,應當將建筑物內的金屬設備、金屬管道、結構鋼筋等可靠接地。

  12.6.5.2 為有效防止雷電電磁感應所產生的危害,應當對間距小于100mm平行或者交叉的管道以及接觸不可靠的管道接頭、彎頭等,用金屬線跨接,使室內金屬物形成閉合回路,并可靠接地。

  12.6.5.3 在電腦、電控、電訊、計算機等微電設備較多的生產場所應當在入戶處將絕緣子鐵腳接到防雷及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上,進入建筑物體的架空金屬管道應當與防雷及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相連。

  12.6.6 防范雷電侵入波

  12.6.6.1 為有效防止沿架空線路傳來雷電侵人波,對重要部位應采用全電纜或者架空線電纜進行供電;一般部位應將進戶處絕緣子鐵腳接地。

  12.6.6.2 為有效防止沿架空管道傳來雷電侵人波,應當在管道進戶處及鄰近100m內,管道支架處取1~4處接地。

  12.6.6.3 對高壓10kV及以下的變配電室進線,應當采用閥型避雷器防護。在南方多雷地區(qū),變壓器低壓邊應裝設一組低壓閥型避雷器或者擊穿保險器。若變壓器高壓邊電壓在35kV以上,則高壓邊和低壓邊均應裝設閥型避雷器保護。

  12.7 防靜電安全管理

  12.7.1 紡織工業(yè)企業(yè)在存在靜電引爆危險的場所,所有屬靜電導體物體必須單獨接地。對金屬物體應當采用金屬導體與大地作導通性連接,對金屬以外的靜電導體及亞導體則應當作間接接地。

  12.7.2 防靜電接地電阻原則上不超過1MΩ。金屬導體接地電阻不超過100Ω~1000Ω。產生和積累靜電的高絕緣材料,宜采用106Ω或稍大一些的電阻接地。

  12.7.3 生產工藝設備應當采用靜電導體或者靜電亞導體,避免采用靜電非導體。在生產場所使用靜電導體制作的操作工具,應予接地。

  12.7.4 對于高帶電的物料,應在接近排放口前的適當位置裝設靜電緩和器。因工藝要求而產生靜電現(xiàn)象作業(yè)點應裝設靜電消除器,使作業(yè)人員手觸及織物面料時不產生麻電感覺。

  12.7.5 在產生靜電的場合選用不同的材料,使紡織面料、物料以及傳動部位等易產生的靜電相互抵消。

  12.7.6 降低摩擦速度或者流速等限制靜電的產生和積聚。

  12.7.6.1 對于烴類燃油一類的液體,管徑超過25mm時,流速應控制在1m/s~5m/s,最初的流速應限制在1m/s左右,而且管口浸人罐(桶)內的深度不應小于50cm。

  12.7.6.2 對于非烴類的液體,管徑不超過25mm的二硫化管道和管徑不超過12mm的乙醚管道,其最大流速不應超過1.5m/s。

  12.7.6.3 對于輸送脂類、酮類、醇類液體的管道,最大流速不得超過10m/s。

  12.7.7 局部易產生靜電的環(huán)境,可采取相對濕度增加至50%以上的措施。纖維作業(yè)等需要加濕的場合,可采用噴霧裝置來消除靜電。

  13 倉庫安全管理

  13.1 原成品倉庫的設置和安全管理

  13.1.1 企業(yè)的原料、成品倉庫(包括露天倉庫或堆場),應建在廠區(qū)常年主導風向的上風側,且靠近水源的地方,或者相對獨立的安全區(qū)域,交通便利、地勢較高的地方。同時,應與生產、生活區(qū)分開設置。

  13.1.2 倉庫的房屋等級應當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要求。

  原料、成品儲存庫房、庫區(qū)應根據(jù)其儲存的規(guī)模合理劃分防火分區(qū),防火門、防火窗、防火分隔應當完整、完好、有效。庫房應有隔熱降溫設施和良好的通風條件。

  13.1.3 庫房占地面積達到或者超過1000m2的,應當設置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和自動滅火設備等。面積超過100m2以上的應當設置不少于2個不同方向的安全出口。面積超過300m2以上的多層庫房應至少設置1個疏散樓梯。

  13.1.4 庫房或者露天堆場與鍋爐房、煙囪、明火作業(yè)場所距離不得小于30m,與高壓架空線間距不應小于15m。

  13.1.5 庫房室內的地面應高于室外地面0.3m以上。庫房內的主要通道寬度一般不小于2m,小通道一般不小于1.5m。庫區(qū)圍墻距庫房不應小于5m。庫房的門窗應向外開啟。

  13.1.6 庫房內儲存貨物應當分類、分堆、限額存放。

  貨物堆放時,垛與垛、垛與墻、垛與梁、垛與拄、垛與燈之間應按“五距”規(guī)定存放。

  ——垛與垛間距不小于1.0m;

  ——垛與墻間距不小于0.5m;

  ——垛與梁間距不小于0.3m,或者垛與房頂間距不小于1m~2m;

  ——垛與柱間距不小于0.3m;

  ——垛與燈的垂直距離不小于0.5m。

  13.1.7 露天堆垛每垛占地面積不大于100m,垛與垛之間不小于6m,4~6垛為一組,組與組之間不小于15m,垛高應與避雷設施、機械設備等相適應。

  13.1.8 庫房內禁止拖拉機、柴油機車、汽車等燃油、燃氣機動車輛進入。進入庫區(qū)裝卸的其他機動車輛必須套裝尾氣防火罩;以蓄電池為動力的電瓶車、鏟車等必須具有防止火星產生的安全裝置。禁止在庫房、庫區(qū)停放或者修理機動車輛。

  13.1.9 小型紡織工業(yè)企業(yè)的原成品堆放應與生產車間分開,留有安全通道,物品存放符合消防規(guī)范,并由專人負責管理。

  13.1.10 庫房與庫房之間的防火間距內不得堆搭建任何建筑物。

  裝卸作業(yè)所需搭建雨棚,應當經過消防監(jiān)督部門的批準許可。裝卸作業(yè)的雨棚區(qū)域內不得作為臨時倉庫使用,不得使用可燃易燃材料。

  13.1.11 多層或高層倉庫應在樓地面或外墻上開設排水洞口,兩個洞口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12m。排水洞口不得高于樓地平面0.2m,其口徑不得小于75cm2,以滿足滅火排水需要。

  13.1.12 棉紡織企業(yè)的原成品倉庫按照《棉紡織企業(yè)安全工作要求》的具體要求執(zhí)行。

  13.2 機物料倉庫的設置規(guī)定

  13.2.1 小型紡織工業(yè)企業(yè)的原成品、機構料庫房應與生產車間分開,留有安全通道,物品存放符合消防規(guī)范,并要專人負責管理。

  13.2.2 面積不超過100m2的庫房可設置一扇房門,庫房的門應向外開啟。

  13.2.3 庫房內需要設置貨架堆放物品時,貨架應采用非燃燒材料制作,并留出2m寬的主通道。

  13.2.4 庫房內儲存物品應分類、分堆、限額存放。物品堆放、垛與垛、垛與柱、垛與墻之間應當按照規(guī)定存放。

  13.2.5 新入庫的物品應有專人檢查,發(fā)現(xiàn)可疑物品應采取措施,扣放在安全區(qū)域觀察36h,經檢查無誤后方可入庫。入庫后應貼上標記,重點檢查觀察24h后方可解除警報。

  13.2.6 倉庫工作人員用過的油回絲、油手套、工作服、鞋帽等物品不準放在庫房內,應定點存放。

  13.2.7 拆箱、拆包下來的包裝物應定點集中存放,定時清理。

  13.2.8 堆放機物料時應輕放,防止振動、撞擊、摩擦、傾倒。

  13.3 危險化學品儲存?zhèn)}庫的消防安全管理

  13.3.1 危險化學品儲存?zhèn)}庫必須具備的條件:

  ——符合國家關于危險化學品儲存?zhèn)}庫許可規(guī)定的要求,嚴格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所明確的要求執(zhí)行;

  ——符合國家標準的儲存設備、設施,儲存方式,并定期檢測、檢查;

  ——危險化學品儲存?zhèn)}庫和周邊防護距離符合防火、防爆的標準;

  ——符合危險化學品儲存?zhèn)}庫要求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

  ——有健全的防火、防爆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guī)程和應急救援處置預案;

  ——配備齊全、有效的消防設施、設備和器材。

  13.3.2 危險化學品儲存?zhèn)}庫必須設置在紡織工業(yè)企業(yè)主導風向的下風側,在企業(yè)的邊緣地區(qū),與居民區(qū)、商店、河流、風景名勝區(qū)、公眾聚集場所等保持安全距離。

  13.3.3 危險化學品必須儲存在專用倉庫,專用場地或者專用儲存室內,儲存方式、方法與儲存數(shù)量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并由專人管理。

  人防地下工程不得用作危險化學品的儲存。

  13.3.4 危險化學品的儲存、保管必須實行“雙人收發(fā),雙人保管”制度。儲存必須按規(guī)定分類存放,做到賬、物、卡三相符,按需領用、專人領用,按需進貨、專人保管,并落實做好購、發(fā)、存臺賬記錄。

  13.3.5 劇毒品必須做到雙人驗收、雙人發(fā)貨、雙人保管、雙把門鎖、雙本臺賬的“五雙,,管理制度。

  13.3.6 儲存的危險化學品,特別是甲、乙類危險化學品,必須包裝牢固、密封,嚴防跑、冒、滴、漏,并且定點存放,嚴禁超存、混存、露天堆放。

  易自燃或者遇水分解的物品,必須在溫度較低、通風良好和空氣干燥的場所儲存,做好防水、防潮、防腐蝕措施。

  凡易相互發(fā)生化學反應或者滅火方法不同的化學物品必須分間、分庫儲存,并在醒目處標明儲存物品的名稱、性質和滅火方法。

  13.3.7 危險化學品庫房應有降溫和通風措施,庫內溫度不得超過30℃。

  炎熱高溫季節(jié),按規(guī)定上午9時至下午18時停止危險化學品的裝運和收、發(fā),使用剩余的危險化學品應當及時入庫。

  儲存閃點在小于28℃的液體以及氧氣、乙炔等氣瓶庫必須做到通風散熱、噴淋降溫有效。

  13.3.8 盛裝易燃易爆易揮發(fā)的危險化學品的容器不準敞口,不準用塑料容器盛裝危險化學品。

  開啟危險化學品金屬容器時,應當使用銅質扳手等工具,禁止使用黑色金屬工具操作。搬運危險化學品的電瓶鏟車、鏟叉等應當做好防護措施,并防止振動、撞擊、摩擦、傾倒。

  13.3.9 危險化學品庫房內不得敷設電氣裝置。必需設置電氣裝置的,應采用防爆型電氣裝置。高壓線或者其他架空線不得通過危險化學品庫房屋頂。

  13.3.10 嚴格落實安全管理,24h內定時進行消防巡視和檢查。進出人員登記把關,貨物進出驗收檢查。嚴禁火種帶入。

  13.4 倉庫電氣防火管理

  13.4.1 倉庫內的電氣裝置和使用的設備必須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13.4.2 庫區(qū)的電線一般應采用地下電纜線,采用架空線的不得在庫房屋頂上通過。

  道路照明應與庫區(qū)、庫房的照明線路分開獨立設置。

  庫區(qū)內的動力線應設總閘,每個作業(yè)區(qū)域設分閘。設備的配置應與分閘的電氣線路相匹配,不準超負荷運行。

  13.4.3 庫區(qū)內不準架設臨時線,設置臨時線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通過,到規(guī)定期限必須及時拆除。

  13.4.4 庫區(qū)內的消防泵、事故照明等設備應當使用安全備用電源或者專用線路。

  庫房內照明用電及其電氣裝置必須符合消防設計規(guī)范的要求,不得敷設電源裝置、線路或者設置移動式照明燈具,不得使用碘鎢燈和高溫照明燈具,不應使用行燈、日光燈照明。應當使用防爆型燈具或者選用60W以下配有燈罩的白熾燈具照明。照明燈具應當設置在通道上方,不應在照明燈具下方堆放貨物。

  13.4.5 庫房內不應設置辦公室、休息室。

  庫房內嚴禁使用電加熱器和電視機、電冰箱等電器設備。

  13.4.6 電源開關或者電閘箱必須設置在庫房外,并有防雨、防潮等措施。

  13.4.7庫房內凡是能夠產生靜電引起爆炸或火災的設備、容器,必須設置消除靜電的裝置。

  13.4.8 庫區(qū)、庫房內的電氣設備和線路,每年至少進行2次絕緣檢測,發(fā)現(xiàn)絕緣不良等情況必須停止使用,經修復驗收后再用。

  13.4.9 倉庫必須按照國家規(guī)定安裝規(guī)范的防雷裝置,并定期進行檢測、檢查。

  13.5 倉庫裝卸、儲存管理

  13.5.1 入庫區(qū)站臺的機車、輪船等必須嚴禁使用明火。物資裝卸完畢應離開庫區(qū).不得停放或修理。

  13.5.2 庫區(qū)內使用的鏟車叉子、吊車的吊鉤和堆垛用的手鉤,必須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嚴防摩擦和撞擊出現(xiàn)火花。

  13.5.3 裝過危險物品的車、船未經清洗,不得裝運原料或原成品。

  13.5.4 裝運原料或原成品進出庫區(qū)的車輛必須用苫布覆蓋嚴密。凡進庫的車輛覆蓋不嚴密的,倉庫方可拒收或觀察24h后再逐件驗收。

  13.5.5 凡接受過火種的原料、原成品,不應放在倉庫內,要放在觀察區(qū)域觀察。

  13.5.6 原料、成品、下腳必須分庫存放,回花必須打包另行存放,不得放在庫外。

  13.5.7 倉庫內裝卸、收、發(fā)貨完畢后,應對作業(yè)現(xiàn)場進行仔細安全檢查,經確認無異常情況后才能離開現(xiàn)場。庫內新進的堆垛在24 h內要加強巡回檢查。

  13.5.8 庫區(qū)通往車間的通道大門應嚴加管理,用后立即關閉上鎖。進入庫區(qū)人員都必須交出火種,并做好登記。

  14 消防安全和危險源的監(jiān)控管理

  14.1 消防安全的監(jiān)控組織

  14.1.1 企業(yè)應當加強消防組織建設,確定各級、各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配備消防專兼職人員。逐級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崗位消防安全職責,制定、實施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落實本企業(yè)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14.1.2 企業(yè)應當根據(jù)企業(yè)的規(guī)模、防火重點的特點、從業(yè)人員的數(shù)量配備專職或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專職和義務消防隊員。

  14.1.2.1 從業(yè)人員不足300人的企業(yè)應當至少配備1名兼職消防管理人員;當班值勤不少于2名專兼職及義務消防隊員。

  14.1.2.2 從業(yè)人員達300人以上不足2000人的企業(yè)應當配備1名專職消防管理人員;當班值勤應不少于5名專兼職消防隊員。

  14.1.2.3 從業(yè)人員超過1500人的棉紡、毛紡、麻紡、化纖等企業(yè),存放量達到1萬t及以上的或者5萬m2(30畝)以上的原成品倉庫等企業(yè),以及從業(yè)人員達到2000人及以上其他企業(yè)應當配備2名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當班值勤不少于8名專職消防隊員。

  14.1.2.4 企業(yè)應當建立義務消防組織。義務消防隊員人數(shù)應當不低于企業(yè)從業(yè)人員總數(shù)的百分之十。義務消防隊員應當配合、協(xié)助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做好日常的檢查、宣傳、值班和管理工作。

  14.1.2.5 配有消防車的專職消防隊,專職消防隊員人數(shù)應當達到編制要求。

  14.1.3 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應當經過專業(yè)資質部門的培訓,考試合格之后方可持證任職;專職消防隊員應當經過公安消防部門或企業(yè)主管部門的培訓,熟悉掌握業(yè)務和技能之后方可上崗。

  14.1.4 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專職或義務消防隊員應當熟悉本企業(yè)生產工藝流程、生產設備性能、本崗位火災危險性和滅火施救的基本方法。認真開展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參加消防技能的訓練,達到應知應會的考核標準。

  14.1.5 企業(yè)消防職能部門及消防管理人員、消防隊員應當認真做好值班巡邏,對本企業(yè)、本崗位定時或者經常開展消防安全的檢查話動,對查出的火險隱患、違章行為和管理問題,應當明確提出整改要求,督促其及時整改,并做好記錄備案。

  對查出的事故隱患提出后不整改的,以及涉及重大事故隱患或違法行為的,應當及時報告企業(yè)主要負責人或者主管部門負責人。

  14.1.6 企業(yè)消防職能部門及消防管理人員、消防隊員應當做好本企業(yè)消防設備、設施、器材、裝置和工具等檢查、保養(yǎng)、維護工作,并做好記錄。

  14.1.7 企業(yè)消防工作職能部門及消防管理人員、消防隊員在遇到火災事故之后,要立即撲滅初期小火,及時報警,迅速保護和引導正在作業(yè)的從業(yè)人員疏散到安全區(qū)域,并切斷火勢蔓延擴展的路徑,減少財產損失。

  14.1.8 在火災事故之后,企業(yè)消防職能部門應當積極協(xié)助公安消防部門做好火災事故現(xiàn)場保護和火災事故調查工作。

  14.2 明火作業(yè)的安全監(jiān)控

  14.2.1 企業(yè)所涉及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場所,生產作業(yè)場所,人員密集場所,倉庫、配電、電焊等重點要害部位,一律劃定為禁火區(qū)。除固定動火區(qū)以外的部位,一律禁止動用明火。

  14.2.2 在禁火區(qū)內,因檢修、施工、試驗以及正常動火、用火,必須辦理動用明火作業(yè)的申請、審批手續(xù),嚴格落實管理。未經審批許可不得進行動火作業(yè)。

  14.2.2.1 動用明火許可證應當標明動火等級、動火有效期、動火詳細位置、工作內容、動火手段、安全防火措施和動火分析,以及各級審批人的意見和簽名。

  14.2.2.2 動用明火許可證的有效期應當根據(jù)動火級別來確定,一級動火和二級動火的許可有效期不得超過1天(24h),三級動火的許可有效期不得超過6天(144h)。

  14.2.2.3 動火分析應當在動火前30min內進行,超過30min應當重新進行動火分析。動火中斷30min以上的,應當重新進行動火分析。

  14.2.3 禁火區(qū)內動火作業(yè)的申請、審批必須根據(jù)作業(yè)部位、作業(yè)環(huán)境、作業(yè)內容和火災危險性的大小動火作業(yè),應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三個級別,并明確其動火申請、審批程序和終審權限。

  一級動火由動火部門(車間)申請,企業(yè)防火安全管理部門復查后報分管防火安全的負責人或者總工程師終審批準。

  二級動火由動火部門的安全責任人復查后,報企業(yè)防火安全管理部門終審批準。

  三級動火由動火部門提出申請,報企業(yè)消防專職部門或者消防隊終審批準。

  14.2.4 動火作業(yè)實行“雙人制”操作,作業(yè)人員和監(jiān)護人員應由經專業(yè)資質部門培訓,考試合格的人員擔任。監(jiān)護人員未到作業(yè)現(xiàn)場安全監(jiān)護的不得作業(yè)。

  14.2.5 動火作業(yè)必須嚴格遵守“十不燒”的安全規(guī)定,特殊工種或部位的動火作業(yè)必須嚴格遵守消防安全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

  14.2.5.1 涉及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的焊補作業(yè)人員應由經鍋爐、壓力容器焊工培訓,取得合格資格的人員擔任。

  14.2.5.2 氣焊切割作業(yè)中,氧氣瓶、乙炔瓶不得混置、泄漏、損壞。兩瓶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5m,放置的地點與明火點應在10m以上,并落實防火星、防暴曬、防腐蝕、防碰撞等措施。

  14.2.5.3 氧氣瓶、乙炔瓶必須完整、完好;安全裝置齊全、可靠。安全回火裝置配備到位;壓力表、安全閥靈敏、有效,并定期進行安全檢測;焊接割炬應當規(guī)范、安全使用;紅黑氣管應正確、完整,無老化、裂痕、差錯。

  14.2.5.4 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設備、設施、裝置的焊接、切割作業(yè).必須采取拆遷、清洗、置換等有效措施之后才能進行,嚴防跑、冒、滴、 漏引發(fā)的突發(fā)事故。

  14.2.5.5 氣焊切割作業(yè)中,遇到生產設備、設施、裝置、管道突然破裂、可燃物質外泄時,監(jiān)護人員應當立即指令停止動火。待恢復正常,重新分析合格,經審批許可之后,才能進行動火。

  14.2.5.6 高處動火應當遵守高處作業(yè)的安全規(guī)定進行動火審批和操作。五級以上大風不得安排室外動火,已經進行的動火作業(yè)應當停止操作。

  14.2.5.7 周圍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在未徹底清理完畢和采取有效安全措施時不得動火作業(yè)。

  14.2.5.8 電焊作業(yè)時,電焊機應放于指定的地點,火線的接地線應完整無損,禁止用鐵棒等物代替接地線和固定接地點,電焊機的接地線應接在被焊設備上,接地點應靠近焊接處,不準采用遠距離接地回路。

  14.2.6 動火現(xiàn)場應當劃出安全區(qū)域,與可燃物之間應當明確隔開,并配備有效的防火設施、器材和工具。

  14.2.7 動火結束后,應當徹底清理現(xiàn)場,熄滅余火,不遺漏任何火種,并切斷動火作業(yè)使用的電源。

  14.3 消防設備、設施、裝置和器材的配備使用

  14.3.1 企業(yè)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消防標準和技術規(guī)范,根據(jù)各生產作業(yè)場所、各工序、各部門防火的重點和性質,確定其危險等級,并根據(jù)其可能發(fā)生火災事故的特點,配置消防滅火設備、設施、裝置、器材和用具的類型、規(guī)格與數(shù)量。

  14.3.2 消防設備、設施、裝置、器材和用具,應當由專人管理,負責檢查、維修、保養(yǎng)、更換和添置,保證完好有效。

  14.3.3 消防設備、設施、裝置、器材和用具,應當設置在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點,周圍保持一定的保護距離和措施,不要設置在潮濕、高溫、腐蝕性強的地方,不要影響安全應急疏散。

  14.3.4 設置在室外露天的消防設備、設施、裝置、器材和用具,嚴禁圈占、埋壓、損壞和挪用,不準被其他物品和雜物堆堵。

  冬季時段,特別是寒冷地區(qū),應當采取防凍措施。

  14.3.5 科學、合理、有效配備滅火設備和器材。

  14.3.5.1 棉、麻、毛、絲及其制品,混紡、合成纖維制品等固體物質應當配置,選用清水、干粉、泡抹滅火器以及滑石粉、水桶等。

  清花、梳棉、梳毛、濾塵等地方應當配置消火栓、消防水喉設備以及滑石粉、水桶等,火災應急時選用霧狀水施救,二氧化碳一類有氣壓的滅火器只能選用于設備內、棉箱內或者無散棉、散花、散毛、棉塵等地方的火災。

  檔案、資料、機房、電信、控制室等地方應當配置、選用二氧化碳滅火器。

  14 3 5 2汽油、苯、甲苯、二甲苯、乙醚、丙酮等可燃液體,以及蠟、石蠟等可熔化固體物質應當配置、選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滅火器。

  醇、醚、醛、酮、有機酸和胺類物質應當配置、選用抗溶性泡沫滅火器。

  化纖、印染等存在酸類、堿類等液體的地方應當配置、選擇消火栓和清水滅火器。

  遇濕易燃物質禁止使用水型滅火器施救。

  14.3.5.3 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煤氣等可燃氣體應當配置、選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滅火器,或者配置、選用霧狀水消防器材。

  14.3.5.4 電氣設備、電氣裝置、電氣線路以及電器用具等應當配置、選用干粉、二氧化碳滅火器。禁止使用容易導電的清水、泡沫滅火器。

  14.3.5.5 滅火器無論是否開啟使用過,都應當在達到規(guī)定年限后進行維修、檢查或者更換、報廢。通過定時安全檢測、檢驗和檢查,保證其完好、有效、可靠。

  14.3.5.6 采用掛鉤、托架的手提式一類滅火器材,其頂部高度距地面不應大于1.5m,底部距地面不應小于0.15m。

  14.3.6 消火栓、消防水泵等消防供水設備、設施應當完好、有效,設置在自動擋,應能保證在火警啟動后5min內開始工作,即使在火場斷電時仍能正常運轉,并保證相鄰兩個消火栓的水槍充實水柱同時到達車間任何部位,每股水量不小于5L/s。

  14.3.7 火災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火災報警控制器等組成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應當準確、及時、有效、可靠,并定時進行自查、自檢、維護、保養(yǎng),出現(xiàn)故障、失效和誤動作必須及時修復,確保萬無一失。

  14.3.8 消防應急、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照明、指示、標志應當齊全、醒目、有效。

  ——設置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走道、樓梯間、交叉口、拐角處等部位的火災事故照明或者應急照明,其最低照明度不應低于5 lx,供電時間不得少于20min。

  設置在消防泵房等重點部位的火災事故照明或者應急照明,其最低照明度不應低于20 1x,供電時間不得少于30min。

  設置在各疏散指示標志燈的間距不應大于20m,距離地面高度應為1~1.2m,其最低照明度不應低于0.5Ix。

  14.4 危險化學品的監(jiān)控管理

  14.4.1 紡織行業(yè)的危險化學品主要是指使用、運輸、儲存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蝕品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

  14.4.2 企業(yè)使用、運輸、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必須嚴格執(zhí)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guī)、標準和相關行政規(guī)定。

  14.4.3 使用、運輸、儲存危險化學品的紡織工業(yè)企業(yè)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符合國家標準的工藝、設備、設施;

  ——危險化學品使用現(xiàn)場和儲存?zhèn)}庫的周邊安全防護距離符合國家標準或者國家有關規(guī)定;

  ——符合使用、運輸、儲存危險化學品全過程管理的部門,以及專職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相關人員,并且經過專門的安全操作培訓,取得資格證書;

  ——建立、健全完整的安全責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規(guī)程和事故應急救援處置預案,以及相關的記錄臺賬。

  14.4.4 涉及危險化學品的場所必須具有符合安全、消防全方位防控要求的通訊、監(jiān)控、防災、報警、滅火等設備、設施、裝置、器材和用具。

  14.4.5 使用、貯存或者運輸中存在可燃氣體、蒸汽、粉塵,以及其他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的設備,必須根據(jù)其不同性質(燃點、閃點和爆炸極限等)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

  ——密閉隔絕,降溫隔熱;

  ——嚴禁煙火和跑、冒、滴、漏;

  ——避免摩擦碰撞;

  ——消除靜電積聚和電火花;

  ——根據(jù)具體情況配置監(jiān)測報警、防爆泄壓裝置及消防安全設施。

  14.4.6紡織工業(yè)企業(yè)在購置、貯存、使用或運輸危險物品過程中涉及緊急情況時,應按《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要求及時處置。

  14.4.7 危險化學品購置或者入庫前,必須查看其是否具備有資質并經國家規(guī)定要求提供危險化學品的安全數(shù)據(jù)表和性能、安全技術說明書。國際和國家禁用危險化學品包括染料不準進入企業(yè)使用。

  危險化學品應有“危險品”、“防火”、“防爆”、“有害”等標識和提供相關的警示圖案,并做好數(shù)量、包裝、標識、出廠日期、出廠合格證等項目的驗收。

  14.4.8 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險氣體的地方,如化纖工序中涉及聯(lián)苯、二硫化碳,印染工序中使用液氨,以及部分紡織工業(yè)企業(yè)利用液氯進行水處理的部門,都必須重點防范,都必須配備:

  ——消防應急設備、設施、器材和工具;

  ——消防救援應急處置預案;

  ——過濾式防毒面具或氧氣呼吸器、空氣呼吸器,以及配套的服裝、用具等;

  ——控制和防止災情蔓延、擴散的措施,如可浸入泄漏氯氣鋼瓶的石灰水池,將管道泄漏物導置酸式硫酸鈉或酸式碳酸鈉等還原劑溶液中。

  14.4.9 使用、運輸、儲存危險化學品必須具備相應的資質。任何企業(yè)和個人不得使用、運輸、儲存國家明令禁止的危險化學品。

  14.4.10 使用危險化學品的企業(yè),應當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取得相應的許可,并建立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保障危險化學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14.4.11 購買液氯等劇毒化學品實行購買憑證和準購證。專職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相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的安全操作培訓,取得資格證書。

  14.4.12 運輸危險化學品實行資質認定制度。從事危險化學品運輸?shù)钠髽I(yè)必須取得危險貨物道路經營許可證;從事危險化學品運輸?shù)能囕v必須取得營運證;從事危險品運輸?shù)鸟{駛員必須取得從業(yè)資格證書;從事危險化學品運輸?shù)难哼\員必須取得道路危險貨物運輸操作證。

  14.4.13嚴格安全管理,明確責任,定時進行消防巡視和安全檢查,24h內時時有人管、有人防,切實落實防火災、防爆炸、防高溫、防泄漏、防腐蝕、防中毒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措施,發(fā)現(xiàn)隱患和問題,馬上報告和采取對應整改措施,把事故苗子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

  15 塵毒作業(yè)安全管理

  15.1 職業(yè)病預防與管理

  15.1.1 企業(yè)應當對從業(yè)人員接塵、接毒、接害勞動條件實行分級管理。勞動條件分級工作實行企業(yè)自檢和專業(yè)檢測相結合的原則。應當建立從事有毒有害作業(yè)人員的健康檔案。實行“一人一檔”、“一人一卡”制,定期對從業(yè)人員進行健康檢查、登記和管理。

  15.1.2 企業(yè)應當落實對接塵、接毒、接害人員的健康檢查。

  就業(yè)前的健康檢查,對患有禁忌癥者不得從事有毒有害作業(yè)。

  就業(yè)后的定期健康檢查,建立健康監(jiān)護檔案。發(fā)現(xiàn)有禁忌癥者,應及時聯(lián)系有關部門調離該人員的工種,已確定不能從事原有工種者,應安排治療和從第三日起兩個月內調離原工作崗位。

  15.1.3 企業(yè)應當按國家規(guī)定,對有毒有害工種從業(yè)人員享受勞動保護待遇和社會保障。

  15.1.4 企業(yè)應當加強有毒有害工種的預防、體檢工作,按照各地方職業(yè)病范圍和處理辦法的“實施細則”進行操作,并對健康監(jiān)護檔案進行定期分析,改進生產作業(yè)方式,確保安全生產。

  15.1.5 從事有毒有害工種的職工按規(guī)定享受脫崗療養(yǎng),對體檢或醫(yī)療所占用的工作時間一律按出勤計算。對職業(yè)病患者一般病情每年隨訪一次,特殊病情例外。

  15.1.6 凡出現(xiàn)急性職業(yè)病和急性職業(yè)中毒應在診斷后14h內報告有關部門,并進行現(xiàn)場調查,找出中毒原因,防止中毒事故的繼續(xù)發(fā)生,慢性職業(yè)中毒和慢性職業(yè)病應在7天內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調查,提出改進措施,并進行登記。

  15.1.7 定期對從事有毒有害作業(yè)的從業(yè)人員進行防塵、防毒的知識宣傳和防護培訓工作,并聽取防塵、防毒改進工作的意見。

  15.2 作業(yè)現(xiàn)場安全控制

  15.2.1 企業(yè)應當對職業(yè)性有害因素生產作業(yè)應從設備、環(huán)境、人三個方面考慮,采取機械化、密閉化、自動化控制措施。

  15.2.2 生產現(xiàn)場涉及有毒有害作業(yè)的應當加強安全防范技術措施,以低毒害代替高毒害,以無毒害代替有毒害,以新工藝代替舊工藝,以密閉裝置防止散發(fā)、外逸以及跑、冒、滴、漏,以通風換氣凈化或稀釋有害氣體。

  15.2.3 苯、甲苯、二甲苯、甲醛、三氯乙烯、二硫化碳、聯(lián)苯、次氯酸鈉、丙酮、硫化氫、苯胺、氯、氨、雙氧水、雕白塊、硫酸、鹽酸、硝酸、鉻酸、燒堿等有毒有害氣體的最高容許濃度和時間加全平均允許濃度、短時間接觸允許濃度都必須低于國家有關標準、規(guī)定所控制的范圍,包括經呼吸道吸收以及經皮膚吸收的控制濃度。

  15.2.4 采取通風排放有毒有害氣體來降低空氣中毒物濃度的作業(yè)點應遠離人群密集處。

  15.2.5 企業(yè)應當根據(jù)《有毒作業(yè)分級》定期測定作業(yè)環(huán)境的有毒有害濃度,對超標的作業(yè)點,進行治理或者制定治理計劃,安排實施。

  15.2.6 企業(yè)應當對有毒有害作業(yè)場所的防護設施定期進行檢測、檢查和維修。

  15.2.7 企業(yè)應當落實強制計量器具的安全使用和防范管理。

  15.2.8 企業(yè)應當加強個人防護,按標準為從業(yè)人員發(fā)放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手套、口罩、眼鏡等勞動防護用品、用具,并將從業(yè)人員作業(yè)地點與生產設備隔離操作。

  15.3 噪聲的控制

  15.3.1 企業(yè)應當采取降控聲源噪聲措施降低噪聲。改進機械設計,選用高效、節(jié)能和低噪聲的紡織機械設備和設施??照{除塵系統(tǒng)應采用高效低噪聲風機,減少沖擊力和振動。

  15.3.2 企業(yè)應當采取降低傳動系統(tǒng)噪聲措施降低噪聲。改進工藝和操作方法,提高加工精度和裝配質量。傳動系統(tǒng)應定期進行維護、保養(yǎng)。

  15.3.3 企業(yè)應當在噪聲傳播途徑上降低噪聲。改變噪聲傳播方向、傳遞路程或減弱噪聲級;改變噪聲,采取吸聲、隔聲、隔振、減振(阻尼)、消聲措旌。采用其他封閉、阻斷、屏蔽等措施。從業(yè)人員采取佩戴消音、阻音防護措施,在接受點進行控制噪聲的防護。

  15.3.4 紡織生產車間或者作業(yè)場所應當嚴格控制噪聲排故。

  15.3.4.1 清棉、梳棉、并條、粗紗、絡筒等作業(yè)場所的噪聲應控制在80 dB(A)以內。

  15.3.4.2 精梳、細紗、倍捻、織布等作業(yè)場所的噪聲應控制在85 dB(A)以內。

  15.3.4.3 廠區(qū)周圍環(huán)境有噪聲,晝間應當控制在60dB(A)以內;夜間應當控制在50dB(A)以內。

  15.3.5 作業(yè)場所操作人員每天連續(xù)接觸噪聲8h,噪聲聲級衛(wèi)生限值為85 dB(A)。操作人員每天接觸噪聲不足8h的場合,可根據(jù)實際接觸噪聲的時間、按接觸時間減半、噪聲聲級衛(wèi)生限值增加3dB(A)的原則,確定其噪聲聲級限值的最高限值,但不得超過115dB(A)。

  15.3.6 企業(yè)應制定噪聲源設施的維護作業(yè)計劃,定期對生產場所的噪聲進行檢測、檢查。對噪聲源設施、設備定期進行維護、保養(yǎng),減輕噪聲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

  15.3.7 企業(yè)在未達標前應當接受有關主管部門規(guī)定,限期整改達標,對作業(yè)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保障作業(yè)人員健康。

  15.4 棉塵、粉塵的控制

  15.4.1 企業(yè)作業(yè)場所內棉塵、粉塵的含量應當符合《職業(yè)安全衛(wèi)生標準》、《生產性粉塵作業(yè)危害程度分級》的要求。

  15.4.2 凡在生產過程中產生棉塵、粉塵污染的設備應當采用局部密閉、整體密閉和密閉小室等不同密閉方式密閉塵源,使生產過程管道化、機械化、自動化。非標準設備應當配置密閉罩或者裝設防塵裝置。

  15.4.3 密閉塵源的設備、裝置應當符合便于操作,拆卸、檢修,結構牢固、輕巧,配合嚴密與安全等原則。

  15.4.4 企業(yè)應當應制定除塵、吸塵、濾塵等設備、設施的維護作業(yè)計劃,對濾塵設備、設施建立相應的濾塵作業(yè)指導書,對其設備、設施定期清掃、檢查,定期維修、保養(yǎng),定期檢查、檢測各工序-各工種的棉塵含量。

  15.4.5 控制車間送、排風量,保持車間微正壓,并定期清掃通風管道。

  濾塵設備、設施應當消除正壓,有效降低生產現(xiàn)場空氣中棉塵、粉塵的含量。

  15.4.6 散發(fā)棉塵、粉塵的生產現(xiàn)場可采用濕式作業(yè)。產生的塵土、腐蝕物要有專人負責清除,防止二次污染。

  15.4.7 生產作業(yè)場所空氣中粉塵時間加全平均允許濃度A及粉塵短時間接觸允許濃度B的控制值見表1。

  表1 生產作業(yè)場所空氣中粉塵時間加全平均允許濃度A及粉塵短時間接觸允許濃度B的控制值

  表1(續(xù))

  15.4.8 紡部車間在磨皮輥時要確保皮輥粉末的有效回收,不得隨意排放。

  15.4.9 在織布刷布和紡部磨針等帶有粉塵排放工作時,應配置合適的除塵裝置,以減少對外排放廢氣中的含塵量。

  15.4.10 濾塵裝置、設備、管道發(fā)生破損、透氣膜損壞,造成塵源泄漏、污染時,應立即關閉濾塵風機,組織人員及時搶修,最大限度地降低棉塵、粉塵懸浮物廢氣的排放。

  15.5 有毒有害物的安全處理

  15.5.1 新建、改建、擴建的企業(yè)應當將工業(yè)廢水、廢氣、廢渣的綜合利用和凈化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15.5.2 印染及整理的生化處理、物化處理,以及生產污水的水體和排放必須通過當?shù)丨h(huán)境保護等有關部門的審核、許可和規(guī)定。

  污水的循環(huán)利用和綜合治理必須防止二次污染,落實安全防范措施。

  工業(yè)廢水和生活污水應當經過必要的處理方可排出。

  15.5.3 處置危險化學品或者廢棄危險物品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依照固體廢物污染環(huán)境防治法,選擇有資質的、經國家認可的回收單位。

  企業(yè)應指定專人負責廢棄物收繳存放和處理工作。

  未經批準嚴禁擅自處置。

  15.5.4 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的人員應經安全知識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yè)。

  15.5.5 生產作業(yè)過程中產生的廢油,應在充分利用后,集中倒人專門的容器內,集中儲存和處置,嚴禁擅自處理。

  15.5.6 在化驗作業(yè)時殘余的廢棄硫酸、鹽酸和使用后的皂液、殘余的廢棄硫酸、草酸等危險化學品應稀釋排放,不得隨意傾倒。配制稀酸時嚴禁將水倒人濃酸中。

  16 裝卸作業(yè)安全管理

  16.1作業(yè)人員安全管理

  16.1.1 企業(yè)應當根據(jù)《體力勞動強度分級》進行體力勞動強度分級,把從業(yè)人員勞動條件分級工作與崗位勞動測評工作相結合。

  16.1.2 體力勞動強度分級工作實行企業(yè)自檢為主,企業(yè)自檢與專業(yè)檢測機構檢測相結合的原則。

  16.1.3 每年對作業(yè)人員進行身體檢查,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癲病病的人以及未成年工和其他不適合從事裝卸作業(yè)的人,都不得從事裝卸作業(yè)。

  16.1.4 凡從事二級、三級、四級體力勞動的,要合理安排好從業(yè)人員的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做到有勞有逸,勞逸結合。

  16.1.5 凡從事裝卸作業(yè)者必須正確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嚴禁赤膊、赤腳、穿皮鞋或穿拖鞋進行作業(yè)。

  16.2 裝卸作業(yè)現(xiàn)場的安全監(jiān)護

  16.2.1 裝卸作業(yè)區(qū)域應當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禁止外來人員進入,作業(yè)時應當明確采取安全監(jiān)護措施。

  16.2.2 起重機械作業(yè)時,應在起重機械轉向區(qū)域1m內以及吊臂旋轉區(qū)域內設置警戒線,吊車轉動部位區(qū)域內嚴禁站立人員,并懸掛嚴禁入內的安全標志。

  16.2.3企業(yè)內、倉庫內行駛的牽引車、鏟車、卡車應當按當天的作業(yè)要求在指定路線行駛。

  16.2.4 貨物進出過程中,商檢過磅、抽樣、貨物交接、點數(shù)開票等方面的有關人員應當站在安全區(qū)域內進行。

  16.2.5 駁船的碼頭停靠、卡車的貨物裝卸??康攸c應符合安全裝卸要求。

  16.2.6 貨物通過滑梯由上而下裝卸時,在轉梯、滑梯下端的平臺上嚴禁站人、坐人。裝卸區(qū)域內應當安裝警鈴裝置,裝卸時發(fā)貨人與收貨人及時提醒,上下呼應。

  16.2.7 露天庫區(qū)堆垛安全要求

  16.2.7.1 堆垛樁腳鋪排應平整、完好。堆垛高度應在避雷針控制范圍之內,堆垛長度、寬度應符合消防規(guī)定。

  16.2.7.2 堆垛時壞包不打底,散頭不朝外,中間不留空檔,先邊后內,堆垛整齊,大小面搭配,上下層之間要交叉堆放,翻包操作時人應面朝外。

  16.2.7.3 小批量堆放要做到棉包一邊有依靠,堆垛不應超過8個棉包高。

  16.2.7.4 堆放松軟包裝的棉包要相互牽住,堆放高度要降低。

  16.2.8 露天庫區(qū)出倉安全要求

  16.2.8.1 先巡視四周,對有傾斜、坍塌等不安全跡象須先采取安全措施后再行操作。

  16.2.8.2 出倉吊棉包時須自上而下,層層出倉,形成梯形。

  16.2.8.3 出倉堆垛中間的棉包應將前一批次棉包高度降低。然后再安全操作。

  16.2.8.4 出倉后形成小批量的獨立堆垛應降低高度,防止倒塌。

  16.2.9 起駁、落駁裝卸安全要求

  16.2.9.1 棉包起駁、落駁時要層層或半只貨倉裝卸,保持船舶平穩(wěn)。嚴禁單邊船舶裝卸貨物,防止船舶傾斜翻船。

  16.2.9.2 吊車駕駛員必須聽從船艙內作業(yè)人員指揮,吊物不得在作業(yè)人員頭上經過或停留,防止落包傷人。作業(yè)人員掛好鉤子后要避讓至安全處,避免起吊后吊物撞人。

  16.2.9.3 起駁、落駁時嚴禁棉包從船艄上空經過,以免落包損物、傷人。

  16.2.9.4 船舶上作業(yè)人員應穿著救生衣。倉庫碼頭應配備一定數(shù)量的救生農、救生圈。

  16.2.9.5 在80t以上船舶上操作時,必須做到操作人員主動讓吊車轉向;在80t以下船艙內操作時,吊車轉向必須主動讓人。

  16.2.10 火車裝卸安全要求

  16.2.10.1 人在敞篷車頂層裝卸作業(yè)時,必須有安全措施。在車頂上揭、蓋油布時,要站在上風處,腳要站穩(wěn),一塊塊揭、蓋;收繩時,要采取騎馬式,上下呼應。

  16.2.10.2 吊車起吊貨物時,要做到吊車讓人,操作人員要將貨物套牢后方可起吊、轉向。

  16.2.10.3 在棚車頂層上裝卸,嚴禁站在出沿口的貨物上操作。貨物裝車出沿口要適當,兩面要對稱。

  16.2.10.4 棚車開、關車門時嚴禁人面對車門操作,防止車門脫槽或落包傷人。

  16.2.10.5 在棚車內翻包與攙肩要互相密切配合,上下呼應,先呼應,后放包。

  16.2.11 庫房內裝卸安全要求

  16.2.11.1 堆放紙箱箭頭朝上,四邊整齊。

  16.2.11.2 使用鏟車堆樁、卸貨要相互呼應,相互配合。

  16.2.11.3 使用手推車裝卸物品、堆貨時,要待手推車上物品卸地后再堆垛;卸貨時,要待貨堆上的物品著地后再裝上手推車。

  16.2.11.4 庫房內堆垛要層層進倉或出倉,嚴禁從貨垛中心出倉或單排堆放。

  17 高處作業(yè)安全管理

  17.1 高處作業(yè)的安全管理規(guī)定

  17.1.1 企業(yè)應當制定高處作業(yè)的安全管理規(guī)定和制度,并嚴格操作執(zhí)行。

  17.1.2 企業(yè)對從事高處作業(yè)的有關人員應當定期進行安全生產的培訓教育和崗位復訓,嚴禁違章登高作業(yè)。

  17.1.3 對經常從事高處作業(yè)人員,每年應當定期進行一次身體檢查。凡患高血壓、心臟病、低血壓、貧血病、癲癇病、神經衰弱、四肢有缺陷的及醫(yī)生認為不適宜從事高處作業(yè)的人員,以及不滿18周歲和飲酒以后者,嚴禁從事高處操作。

  17.1.4 企業(yè)應當為高處作業(yè)的有關人員按時、按量發(fā)放符合國家標準并具有檢驗合格證的安全帽、安全帶等勞動防護用品,并督促其正確穿戴和使用。

  17.2 登高作業(yè)設施、用具的安全管理

  17.2.1 企業(yè)設計工作位置時,必須考慮作業(yè)人員腳踏和站立的安全性。操作人員進行操作、維護、調裝的工作位置在墜落高度距離基準面2m及以上高處作業(yè)時,則必須在生產設備上或者作業(yè)區(qū)域配置平臺、防墜落的欄桿、安全圈及防護板等。

  17.2.2 凡要經常登高檢修搭設的平臺、鋼梯、欄桿、走板、腳手架等,其安全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地方標準或者行業(yè)標準,并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

  17.2.3 登高使用的梯子應當牢固,下端部位涂用紅白相間的醒目標記,底腳應有防滑裝置。人字梯兩梯之間應有牽拉防滑措施。凡缺檔、松動、蟲蛀、發(fā)霉、豁裂、腐朽的梯子一律不準使用。

  17.2.4 企業(yè)應當落實登高作業(yè)工具、用具的安全管理,明確專人保管,定期開展安全檢查,及時消除隱患。

  17.2.5 從事登高或懸空作業(yè)人員必須根據(jù)“高掛低用”的要求,把安全帶的系繩掛在牢固的結構物、吊環(huán)或者安全拉繩上。使用安全帶系繩長度需要3m以上時,應當選用加有緩沖器裝置的專用安全帶。安全帶使用期為3~5年,使用期中如發(fā)現(xiàn)異?,F(xiàn)象,應及時更新報廢。

  17.2.6 在施工現(xiàn)場的“四口”、“臨邊”以及人口通道等處,必須做到有洞必有蓋,有臺必有欄,并掛設安全宣傳標牌和警戒標志,必要時還應設夜間紅燈示警。樓面外側周邊必須搭設外腳手架防護、外護架防護、插口架防護以及安全平網等措施。

  17.3 高處平臺欄桿的設置要求

  17.3.1 凡要經常登高作業(yè)或者檢修設備的區(qū)域必須設置防護平臺、欄桿、鋼梯、走道等,其安全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地方或者行業(yè)標準,并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

  17.3.2 固定式工業(yè)防護欄桿高度應不低于1050mm。離地高度等于或大于20m的平臺、通道及作業(yè)場所的防護欄桿不得低于1200mm。

  17.3.2.1 欄桿的構件采用性能不低于Q235一A?F的鋼材制造。扶手所能承受水平方向垂直施加的載荷不應小于500N/m。

  17.3.2.2 立柱和扶手應采用外徑為33.5~50mm的鋼管或者50mm×50mm×4mm的角鋼,立柱間隙應為1000mm。

  17.3.2.3 橫桿采用不小于25mm×4mm扁鋼或者¢16mm的圓鋼,橫桿與上、下構件的凈間距不得大于380 mm,或者上橫桿距離扶手以及下橫桿距離地板的間距為欄桿總高度的1/3。

  17.3.2.4 設備檢修、作業(yè)平臺欄桿的下部邊沿應當采用不小于100mm×2mm扁鋼的擋板。如果平臺設有滿足擋板功能及強度要求的其他結構邊沿時,可不另設擋板。

  17.3.3 上下平臺的鋼直梯、梯梁等全部構件應當采用性能不低于Q235-A?F的鋼材制造。

  17.3.3.1 梯梁必須采用不小于50mm×5mm的角鋼或者60mm×8mm的扁鋼。

  17.3.3.2 鋼直梯踏棍應采用直徑不小于20mm的圓鋼,踏棍間距應為300mm等距分布。

  17.3.3.3 鋼直梯最佳寬度應為50mm。

  17.3.3.4 上下鋼直梯支撐必須采用不小于70mm×6mm的角鋼,焊接必須牢固可靠。最下端一對支撐距基準面距離為300mm,支撐豎向間距不得大于1500mm,與建筑物或者設備之間的間距為150mm~250mm。

  17.3.3.5 登高作業(yè)超過2000mm高度時應設護籠,直徑應為750mm,水平圈采用50mm×4mm的扁鋼,間距不大于500mm,并均勻焊接5根30mm×4mm扁鋼垂直條。

  17.3.3.6 鋼直梯上端的踏棍應與平臺平齊,直梯上端設置高度為1150mm的扶手。

  17.3.4 上下平臺采用鋼斜梯的,梯粱應當采用性能不低于Q235-A?F的鋼材制造。

  17.3.4.1 鋼斜梯應當固定在建筑物或者設備上,與水平面宜采用50°~70°的斜度。

  17.3.4.2 鋼斜梯踏板應采用厚度不得小于4 mm的Q235-A?F花紋鋼板,或者防滑處理的Q235-A?F普通鋼板。

  17.3.4.3 扶手高為900mm,采用外徑為30mm~40mm、壁厚不小于2.5mm的電焊鋼管。

  17.3.4.4 扶手的立柱采用直徑為20mm的圓鋼。間距不大于1000mm。橫桿采用直徑為20mm的圓鋼或者30mm×4mm的扁鋼,固定牢靠。

  17.3.4.5 扶寬為700mm,最大不得大于1000mm,最小不得小于600mm。

  17.3.4.6 扶高一般不大于5000mm。大于5000mm時必須設梯間平臺,分段設梯。

  17.3.5 鋼平臺包括平臺、通行平臺、梯間平臺和檢修平臺。

  17.3.5.1 鋼平臺應采用機械性能不低于Q235-A?F的鋼材制造。鋪板應采用大干4mm厚的花紋鋼板,或者防滑處理的鋼板。

  17.3.5.2 通行平臺寬度不應小于700mm,豎向空間一般不小于1800mm。

  17.3.5.3 檢修平臺應當按400kg/m2等效均布荷載設計。

  17.3.5.4 通行平臺應當按200kg/m2等效均布荷載設計。

  17.3.5.5 平臺一切敞開的邊緣必須設置安全防護欄桿,焊接應牢固。

  17.4 登高作業(yè)的審批和現(xiàn)場監(jiān)護

  17.4.1 企業(yè)應當對工作位置在墜落高度距離基準面2m及以上高處作業(yè)建立安全審批制度。每個作業(yè)點操作人員不得少于2人,其中1人明確負責作業(yè)監(jiān)護。

  17.4.2 在危險區(qū)域進行高處作業(yè)要劃出禁區(qū),設醒目的安全標志,并有專職人員進行監(jiān)護,夜間作業(yè)必須設置紅燈示警。

  17.4.3 在高處從事設備危險部位的保養(yǎng)、檢修、加油等作業(yè),應當避開各種帶電線路。作業(yè)時要停電或者切斷電源,掛上“有人操作,禁止開啟”的安全警示牌,有專人進行監(jiān)護。對周圍有影響的作業(yè)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17.4.4 登高作業(yè)人員嚴禁攀繩、爬物登高。嚴禁懸空吊掛操作。嚴禁在無立足點或無牢靠立足點的懸空高處作業(yè)。嚴禁在石棉瓦棚、油毛氈棚、玻璃天棚、玻璃鋼棚、冷攤瓦等簡易屋面上或者無屋面板的高處進行作業(yè)或行走。嚴禁在屋架的上弦、支撐、桁條、挑梁和未固定的構件上作業(yè)或行走。

  17.4.5 遇到6級以上大風及雷暴雨天,禁止在露天進行登高或懸空作業(yè)。

  夜間施工,照明光線不足時,不得從事登高或懸空作業(yè)。

  18 作業(yè)場所、環(huán)境安全管理

  18.1 生產現(xiàn)場和環(huán)境安全管理

  18.1.1 企業(yè)應當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暢通。嚴禁在疏散通道上安裝柵欄等影響疏散的障礙物或者占用疏散通道。

  18.1.2 生產作業(yè)現(xiàn)場應當保持充足、柔和的光照,作業(yè)點的光照度應當有300lx混合照明,一般照明的光照度應當有30lx,局部照明的光照度應當有270lx,有利于操作人員的安全作業(yè)。

  18.1.3 作業(yè)場所劃定堆物區(qū)域,按定置管理堆放,成行成線,并且清潔、衛(wèi)生。

  18.1.4 生產作業(yè)現(xiàn)場應當做到“有洞必有蓋,有臺必有欄”。

  18.1.5 廠區(qū)和車間通道應有明顯的交通分道行駛的標志,保證行人及車輛暢通:

  ——行人通道應當大于或者等于1.0m;

  ——電瓶車單向行駛通道應為1.8m;

  ——電瓶車雙向行駛通道應為3.0m;

  ——叉車或者汽車行駛通道應為3.5m。

  18.2 安全標志的設置

  18.2.1 企業(yè)內應當按照安全生產、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有關規(guī)定,根據(jù)不同的場所、不同的特點、不同的要求,設置提醒從業(yè)人員注意不安全因素,防止安全事故發(fā)生,起到保障安全生產作用的安全標志。

  18.2.1.1 設置禁止從業(yè)人員不安全行為的禁止標志。

  18.2.1.2 設置提醒從業(yè)人員對周圍環(huán)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發(fā)生危險的警告標志。

  18.2.1.3 設置強制從業(yè)人員必須做出某種動作或采取防范措施的指令標志。

  18.2.1.4 設置向從業(yè)人員提供某種信息或者表明安全設施、場所等的提示標志。

  18.2.1.5 設置向從業(yè)人員宣傳、教育安全生產、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法律法規(guī)、相關安全知識以及本企業(yè)有關安全規(guī)章、規(guī)程和制度等文字輔助標志。

  18.2.2紡織工業(yè)企業(yè)內必須在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部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各種明顯的、有效的和針對性的安全標志。

  19 交通安全管理

  19.1 機動車輛安全管理

  19.1.1 擁有機動車輛的企業(yè)(含廠內機動車輛),應配備交通安全管理人員;制定交通安全責任制和車輛維修、保養(yǎng)、使用、檢測等管理制度。

  19.1.2 企業(yè)的機動車輛必須在所在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注冊登記,并參加強制保險。

  19.1.3 營運車輛必須持有相關部門核發(fā)的資質證件、證明等,符合營運標準。

  從事危險品運輸?shù)能囕v必須持有許可證或資質證明,嚴格執(zhí)行安全操作規(guī)程,正確使用防護用品,落實防火安全措施,并建立應急預案制度。

  19.1.4 機動車輛安全管理應當包括車輛選型、新車接收、辦理申照、技術立檔、車況鑒定、運行使用、安全駕駛、保養(yǎng)修理、折舊報廢等全過程的管理,并建立車輛一車一檔一卡。

  19.1.5 建立安全運行記錄臺賬:車輛事故記錄、車輛違法記錄、車輛安全行車里程記錄、車輛出市境記錄、車輛各級維修,保養(yǎng)記錄、安全狀況記錄等。

  19.1.6 定期開展機動車輛的安全檢查,認真做好機動車輛例行保養(yǎng),嚴格執(zhí)行各級維修保養(yǎng)和檢驗,保持機動車輛安全技術性能、車況、車貌、安全附件等完好、有效。

  19.1.7 禁止機動車輛帶病行駛。制動系統(tǒng)、轉向系統(tǒng)、燈光系統(tǒng)等安全裝置、安全附件不齊全或失效不準上道。

  長途運輸、載人車輛等必須在上道前進行嚴格的全面檢查,確保安全。

  19.1.8機動車輛載貨、載人運行時,必須嚴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控制車速,保持車距,嚴禁違章超車、超速、超載,并按規(guī)定變道,確保安全行駛。

  19.1.9 機動車輛不得隨便外借。

  小轎車、面包車、大客車等非營運載人車輛不準擅自赴外省市進行旅游作業(yè)活動。

  19.1.10 車輛報廢、轉移、更新、變更等應辦妥相關手續(xù),報有關部門備案。

  19.2 駕駛員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

  19.2.1 機動車駕駛員必須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有效的駕駛證,駕駛與準駕車型相符的機動車輛。上道行駛時應攜帶行駛證、通行證、駕駛證等相關證件,并注意保管。

  19.2.2 落實安全行車責任和考核。定期組織駕駛員安全學習。建立新駕駛員跟蹤教育和重點駕駛員幫教制度。

  19.2.3 自覺服從交通信號裝置和管理人員的指揮,嚴格執(zhí)行駕駛員安全行車操作規(guī)程,嚴禁酒后駕車等違法行為。

  19.2.4 做好機動車輛的日常保養(yǎng)和季節(jié)性安全防范措施。堅持“一日三查”和防“四漏”,即出車前、行駛間、返回后的安全檢查,防范漏油、水、電、氣,保持良好的車況。

  19.2.5 嚴禁駕駛員疲勞駕車。單程行駛在300km以上的,應當配備兩名駕駛員。

  實習駕駛員駕車須掛有實習車示意牌。

  19.2.6 不得私自把機動車輛外借使用,或者交給與準駕車型不相符的人員駕駛。嚴禁非駕駛員駕駛機動車輛。

  19.2.7 使用外聘駕駛員必須按照有關規(guī)定辦妥相關手續(xù),且加強安全管理,聘用手續(xù)未辦妥之前,不得使用。

  19.2.8 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后,保護好事故現(xiàn)場,并及時、如實報告有關部門,不得隱瞞不報、故意謊報或者拖延不報。

  19.3 企業(yè)內機動車輛安全管理

  19.3.1 鏟車、電瓶車等企業(yè)內機動車輛以及駕駛員都應當由資質部門認可、發(fā)牌、發(fā)證,方可在企業(yè)內行駛運行。禁止上道行駛。

  19.3.2定期開展企業(yè)內機動車輛的安全檢查,做好維修、保養(yǎng)和檢測、檢驗,保持其安全技術性能的良好、有效。發(fā)現(xiàn)危及安全的現(xiàn)象必須立即停駛,待修復后方可使用。

  19.3.3 企業(yè)內機動車輛應當完善駕駛防范架,制動、轉向、燈光、喇叭、后視鏡等安全附件必須齊全、有效。門架滑輪、鏈條、鏟齒等均應完好、無裂紋、無變形。

  19.3.4 載運貨物時,嚴禁超高、超寬、超長和超速、超載,不準裝載超出行駛證上核定的載重量。貨物裝載高度不得影響駕駛人員在作業(yè)時的視線。嚴禁兩車同時鏟運一個物體。貨物裝運要穩(wěn)妥、扎牢,防止運行時滾動或墜落傷人。

  19.3.5 駕駛員在行駛途中,要注意行人。經過交叉通道時,要一看、二慢、三通過。起步時,必須先讓行人。轉彎時,要緩慢勻速;倒車時,要開啟指示燈,并注意后方動態(tài)。

  19.3.6 在企業(yè)區(qū)域內道路上行駛的車速不得超過5km/h,進入車間、作業(yè)現(xiàn)場應當減慢速度。

  19.3.7 各類鏟車行駛時,要看清前、后、左、右、上、下情況和障礙物,以免碰撞。物件運行時,鏟齒離地面約30cm~50cm。嚴禁在高壓線下升高鏟裝作業(yè)。

  19.3.8 企業(yè)內機動車輛不得載人。鏟車升降時,嚴禁鏟車下面或物件上面站人。嚴禁鏟斗帶人上下,或當腳手架使用。

  19.3.9電瓶車應及時充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加注電水時必須使用防護用品,注意硫酸侵濺人身。

  19.3.10 車輛工作完畢后,應把鏟斗放下落地,拉好手制動,關閉電門取下鑰匙。

  電瓶車應安裝閘刀開關(包括電瓶鏟車),停用時除關閉電門外還應拉掉閘刀。

  19.4 從業(yè)人員交通安全管理

  19.4.1 從業(yè)人員應當自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應當自覺遵守企業(yè)制定的交通安全責任制和規(guī)章制度。

  19.4.2 從業(yè)人員有責任參與道路交通安全,騎好車,乘好車,走好路。有義務接受企業(yè)有關交通安全的宣傳教育和非機動車的安全檢查。

  19.4.3 經常自覺檢查自己的非機動車,車閘、車鈴等安全裝置必須保持齊全、有效、可靠。發(fā)現(xiàn)危及安全行駛的隱患應及時排除。

  19.4.4 走路、騎車,應緊靠道路右側,遵守變通標志指示。不聞紅燈信號,不橫穿馬路,不急轉、猛拐,不追逐、疾跑,不穿越禁區(qū)、護欄。經過道路交叉口時,要一看、二慢、三通過,并按指定地點停放非機動車。

  19.4.5 非機動車進出企業(yè)大門時應當下車推行。

  禁騎區(qū)或者作業(yè)場所內禁止騎非機動車。

  20 季節(jié)性安全管理

  20.1 防汛、防洪、防臺安全管理

  20.1.1 企業(yè)應當做好防汛、防洪、防臺的組織落實、管理落實、措施落實;建立一支搶險救災的應急隊伍,完善防汛、防洪、防臺組織機構和職能部門;健全防汛、防臺管理制度,編制防汛、防臺應急通訊網絡。

  20.1.2 企業(yè)應當編制防汛、防洪、防臺的應急預寨,并經常開展搶險救災的演練,不斷提高自防自救和應變能力。企業(yè)應做好抗御重大災情的襲擊和由此造成的停電、停氣、房屋倒塌、化學事故、火災和人員傷害等次生災害的準備。

  20.1.3 企業(yè)應當落實搶險救災物資的儲備。臺風和潮訊季節(jié)前,沿海、沿江、沿河紡織工業(yè)企業(yè)應當做好堤壩、防訊墻、防汛閘門、防汛泵、排水、擋水和防風等設施、設備的檢查、檢修、保養(yǎng)、配備以及下水道的疏通。

  20.1.4 企業(yè)應當開展防訊防臺的安全檢查。對查出的隱患必須及時組織力量,落實整改,并達到以下要求:

  ——確保堤壩、防訊墻、駁岸、閘門、水泵等各項防訊工程設施的完好;

  ——確保各類搶險救災器材、物資的儲存,并在汛期24h內隨時發(fā)放;

  ——確保露天行車、吊車、建筑工程腳手架、煙囪、廣告牌等高空設施的安全性;

  ——確保避雷設施、高低壓電氣線路、變配電室、移動電具等安全可靠;

  ——確保危險房屋、簡易棚的安全度汛措施的落實情況;

  確保倉庫,變配電室、鍋爐房等重點部位預防進水的措施有效落實。

  20.1.5 企業(yè)應當落實防汛、防洪、防臺的值班力量,密切注意氣象變化,及時掌握汛情和臺風警報,并設專人收聽和記錄。當遇有臺風、暴雨警報和高潮位預報等重大災情后,企業(yè)必須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迅速采取有效防御措施,進入臨戰(zhàn)狀態(tài)。

  主要負責人應當親自掛帥,投入值班,職能人員要迅速到崗,實施應急處置預案。

  服從統(tǒng)一指揮,搶險物資、應急人員投入搶險救災工作。

  沿海、沿江、沿河企業(yè)關閉各類防汛閘門等擋潮設施,堤岸、防汛墻險段要有專人重點守護,加強巡查。

  停止露天裝卸等作業(yè),加固行車、吊車等起重設施的防風裝置。重點要害部位做好安全用電等防范措施。

  20.1.6 臺風和潮汛結束后,企業(yè)應當迅速組織力量清理受災現(xiàn)場,及時搶修受損設施和生產設備,防止次生災害的發(fā)生,盡快恢復生產經營正常秩序,并及時總結經驗教訓。

  20.2 防暑降溫安全管理

  20.2.1 企業(yè)應當根據(jù)《高溫作業(yè)分級》對高溫作業(yè)進行管理。對從事高溫操作人員進行身體檢查,體檢不合格的人員應當調離高溫崗位。

  20.2.2 企業(yè)應當落實防暑降溫資金。對處于高溫作業(yè)的生產場所,應當合理設計工藝過程,改進生產設備和操作方法,采用必要的隔熱材料達到隔熱降溫要求,并采用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來降低生產作業(yè)環(huán)境的溫度,讓操作人員遠離熱源。

  20.2.3 高溫季節(jié)前,企業(yè)應當及時對排風機、送風機、通風管、風扇、鼓風機、氣樓、氣窗、擋風板及隔熱設備等進行檢測、整修,指定人員對降溫設備、設施進行維修、保養(yǎng),保證其安全投入使用。

  20.2.4 高溫露天作業(yè)、高溫操作車間,應當視氣溫變化避開中午高溫強熱輻射對作業(yè)人員的傷害,采取分班輪換作業(yè)、工間休息以及做“兩頭”歇“中間”等辦法,并嚴格控制加班,妥善安排從業(yè)人員臨時休息。

  20.2.5 企業(yè)應當為從業(yè)人員供給足夠的防暑降溫保健食品。高溫崗位、特殊工種等作業(yè)人員,應當供應含鹽清涼飲料和補充營養(yǎng)。落實質量和飲食衛(wèi)生管理,保證防暑降溫飲料、食品現(xiàn)場供應,安全飲用。

  20.2.6 企業(yè)應當按不同作業(yè)的工種,發(fā)放必需的耐熱、導熱、防輻射熱和透氣的工作服,供給必要的防護用具。

  20.3 防寒保暖安全管理

  20.3.1 在寒冷季節(jié)前,企業(yè)應當做好防寒保暖準備工作,確保供暖、供氣正常,做好防凍、防寒、防滑準備工作。

  20.3.2 機械設備、蒸汽管道、供水管道、機動車輛等做好防凍保溫措施.避免凍裂故障和傷人,

  20.3.3 冬季寒冷地區(qū)露天作業(yè)的要采取做“中間”歇“兩頭”的辦法,切實做好操作人員的防寒保暖工作。

  20.3.4 寒冷地區(qū)室外操作要配備保暖勞動防護用品。現(xiàn)場操作應有人監(jiān)護,保障安全。

  20.3.5 嚴格電加熱、火爐、電爐、煤油爐、燃氣爐等取暖設備、設施的管理,做好排氣除煙措施,防止人員中毒和火災事故的發(fā)生。

  21 從業(yè)人員合法權益的維護

  21.1 從業(yè)人員的臺法權益

  21.1.1 企業(yè)的安全生產工作應當以人為本。安全生產監(jiān)管部門、工會和有關部門(車間)應當依法維護從業(yè)人員依法享有的安全生產權利,及時制止生產經營過程中侵害從業(yè)人員的行為。

  21.1.2 企業(yè)應當依法與從業(yè)人員訂立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當載明有關從業(yè)人員勞動安全、應急防范和自我保護以及防止職業(yè)危害的事項。不得以任何形式與從業(yè)人員訂立免除或者減輕其對從業(yè)人員因生產安全事故造成傷亡依法所應承擔責任的協(xié)議。

  21.1.3 企業(yè)應當認真聽取從業(yè)人員對本企業(yè)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問題所提出的建議、批評、檢舉和控告,并采取積極的措施,完善安全生產工作。

  21.2 女性從業(yè)人員的特殊保護

  21.2.1 女性從業(yè)人員依法享有安全生產的特殊保護,企業(yè)應當制定女性從業(yè)人員勞動保護的具體規(guī)定。

  21.2.2 企業(yè)應當做好女性從業(yè)人員“四期”的勞動保護工作。

  不得安排女性從業(yè)人員在經期從事高處、登高和國家規(guī)定的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

  不得安排女性從業(yè)人員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guī)定的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

  對懷孕7個月以上的女性從業(yè)人員,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不得安排女性從業(yè)人員在哺乳未滿一周歲的嬰兒期間從事國家規(guī)定的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女性從業(yè)人員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產假。

  21.2.3 嚴禁女性從業(yè)人員從事毒物、物理性因素勞動。嚴禁女性從業(yè)人員從事重體力、登高、冷水、低于基準面2m以下勞動作業(yè)。

  21.3 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

  21.3.1 企業(yè)必須為每一位從業(yè)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教育、督促從業(yè)人員按照使用規(guī)則正確佩戴、使用勞動防護用品。不得以現(xiàn)金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勞動防護用品的提供。

  21.3.2 企業(yè)要根據(jù)從業(yè)人員不同崗位、不同工種、不同勞動條件和生產作業(yè)環(huán)境,不同勞動強度以及生產崗位接觸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質、濃度或強度,選擇合適防護性能的防護用品,保證從業(yè)人員在生產作業(yè)過程中人身安全和健康。免遭或者減輕各種人身傷害以及職業(yè)危害。

  21.3.3 企業(yè)應當制定勞動防護用品采購和管理制度,按規(guī)定、期限、工種為從業(yè)人員發(fā)放勞動防護用品。不得超極限使用。

  21.3.4 企業(yè)必須向具有國家規(guī)定資質單位采購具有生產許可、產品合格和安全鑒定等“三證”的勞動防護用品,并進行安全檢查、防護功能驗收和索取產品檢驗合格證,歸檔保存。

  21.4 工傷保險

  21.4.1 企業(yè)必須按照國家規(guī)定參加工傷保險。應當按照規(guī)定的項目、標準、方式、時間,以及根據(jù)工傷保險費的差別費率和浮動費率等,為本企業(yè)從業(yè)人員繳納工傷保險費。

  21.4.2 從業(yè)人員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21.4.3 發(fā)生生產安全事故、職業(yè)病后,企業(yè)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和標準為從業(yè)人員進行無責任傷害賠償和無過失經濟補償。

  21.4.4 從業(yè)人員享有因生產安全事故、職業(yè)病受到傷、病、殘、亡的經濟補償、傷殘補助、醫(yī)療救治、生活護理、傷殘津貼以及供養(yǎng)直系親屬的基本生活費等,企業(yè)不得違法扣克、截留。

  21.4.5 從業(yè)人員發(fā)生生產安全事故、職業(yè)病危害后,企業(yè)應當在30日之內,向統(tǒng)籌地區(q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因工傷亡認定申請。

  22 事故應急救援

  22.1 應急救援組織

  22.1.1 企業(yè)應當建立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明確相關部門、具體負責人及其工作職責,建立必要的應急救援隊伍和通訊網絡等。

  22.1.2 企業(yè)應當依法開展救援演練,儲備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

  22.1.3 小型企業(yè)應當指定日常管理部門配備必要的兼職應急救援人員。

  22.2 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和演練

  22.2.1 企業(yè)應當依照國家規(guī)定編制防范突發(fā)事故、事件和災害的應急救援預案。應急預案編制應有專人負責。企業(yè)的應急預案應當與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預案相銜接,防止預案相互交叉和矛盾。

  22.2.2 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包括生產、消防、變通、防汛、?;?、地震等方面的突發(fā)內容;應當包括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其職責、應急救援啟動程序、緊急處置措施方案、應急救援組織的訓練及定期演練、應急救援設備器材的儲備和經費保障。

  22.2.3 預案編制后,企業(yè)應對其應急準備、應急能力進行評估,確認預案的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理能力的可行性。

  22.2.4 企業(yè)應對從業(yè)人員進行日常教育、應急訓練、預案演習做出相應規(guī)定。

  22.2.5 企業(yè)應對演練結果進行評估,分析存在的不足,予以改進和完善。

  22.3 應急救援物資的儲備

  22.3.1 企業(yè)應當根據(jù)本單位潛在事故的性質和后果分析,配備必需的救援器材和救援物資。

  22.3.2 企業(yè)應當定期對救援器材、救援物資進行檢查、維護和更新,確保儲備的器材和物資始終處于完好狀態(tài)。

  22.3.3 企業(yè)應當加強對儲備的器材和物資的管理,并根據(jù)國家有關規(guī)定及時更新、調換和補充。

  23 租賃、承包經營的管理

  23.1 一般要求

  23.1.1 企業(yè)應當落實對生產、產品、工程、施工和廠房,場所以及設備等外承包、外租賃經營的全過程安全管理,對承包方、承租方的安全工作進行統(tǒng)一協(xié)調、管理。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防火安全等規(guī)章制度以及有關審批制度。

  23.1.2 企業(yè)在招標租賃前,應當查驗承租、承包方的合法、有效營業(yè)執(zhí)照、安全生產許可證、相應生產經營資質證件、證書原件或者從事的生產經營范圍;應當將核準的證件、證書復印備案,定期核查。

  禁止將廠房、場所、設備等出租、發(fā)包給不具備合法、有效生產經營資質的承租、承包方或者個體經營者。特別是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化學品生產、使用、儲存、運輸、經營,以及特種設備的危險操作等。

  23.1.3 企業(yè)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和程序,與承租、承包方安全責任人簽訂有效、可靠、合法的安全生產管理協(xié)議書,或者安全責任協(xié)議書。安全生產管理協(xié)議書,或者安全責任協(xié)議書應當與承租、承包經濟合同分別簽訂。

  23.1.4 安全生產管理協(xié)議應當明確:承租、承包方應自覺服從出租、發(fā)包企業(yè)對其安全工作的統(tǒng)一協(xié)調、管理;自覺遵守出租、發(fā)包企業(yè)所制定的各項安全生產、防火安全等規(guī)章制度、審批制度;自覺接受出租、發(fā)包企業(yè)安全宣傳教育和督促檢查,并及時落實事故隱患的整改工作。

  23.1.5 安全生產管理協(xié)議應當明確:安全生產、防火安全的具體內容;出租、發(fā)包企業(yè)和承租、承包雙方各自的安全責任、管理職責;因責任不落實、管理不落實或違法違章所造成的火災爆炸、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事故責任及其經濟賠償,包括由此而殃及出租、發(fā)包企業(yè)或周鄰第三者的連帶責任、經濟賠償?shù)绕渌麊栴}。

  23.1.6 安全生產管理協(xié)議應當注明:租賃雙方的企業(yè)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廠房、場所的面積、結構、附屬設施和特種設備狀況;承租、承包方從事的主要生產經營內容和涉及的從業(yè)人員數(shù)量;承租、承包的期限和簽約日期等。

  23.1.7 企業(yè)應當對外承包、外租賃經營的安全生產管理協(xié)議或者安全責任協(xié)議書認真把關,做到一戶一簽,一戶一檔,合法有效。

  23.2 現(xiàn)場管理

  23.2.1 企業(yè)出租、發(fā)包的廠房、場所、設備等,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符合原規(guī)劃設計的使用性質、安全生產條件和防火等級;持有有效的相關證照。出租、發(fā)包時,應將其使用性質、安全狀況和防火要求明確告知承租、承包方,并提出相應的生產經營活動范圍的建議。企業(yè)應當加強對承租、承包方加工、施工、經營等現(xiàn)場安全的監(jiān)控管理。

  23.2.2 出租、發(fā)包企業(yè)應當定期和不定期對承租、承包方開展安全生產、防火安全為重點的防范宣傳教育和現(xiàn)場監(jiān)督檢查。對查出的事故隱患應當開具整改通知單,提出整改要求,并做好記錄、備案。對查出的事故隱患和違法行為,承租、承包方拒不整改的,出租、發(fā)包企業(yè)應當書面上報所在地區(qū)的安全生產監(jiān)管部、公安消防、質量技監(jiān)等具體部門。

  23.2.3 承租、承包方應當遵守國家有關危險化學品的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規(guī)定,并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內。出租、發(fā)包方應當加強監(jiān)督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向所在地區(qū)的安全生產監(jiān)管部、公安消防、質量技監(jiān)等具體部門報告。

  23.2.4 承租、承包方使用的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設備等特種設備必須經過檢驗、檢測、驗收合格。嚴禁使用國家、政府和行業(yè)明令淘汰的生產工藝、設備和違法制造、安裝、改造、使用的特種設備。從事特種作業(yè)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資格,持證上崗,并按規(guī)定進行年檢和復審。

  23.2.5 承租、承包方按照“低規(guī)要求”安全用電,電氣裝置、動力線路、臨時電線、保護接地、接零裝置、避雷裝置、動力電氣、絕緣用具、移動電具等必須符合有關安全技術標準,必須完整、有效、可靠,嚴禁違章改變、擅自動用。若確實需要敷設、接拉電氣線路,必須書面經過出租、發(fā)包企業(yè)的許可,并按照有關安全技術要求進行操作。

  23.2.6 嚴格落實安全施工措施,涉及明火焊割、爆破操作、電氣動力、起重吊裝、登高作業(yè)、車輛運輸?shù)裙こ?,承租、承包方必須事先將安排計劃書面告知出租、發(fā)包企業(yè),同時做好現(xiàn)場監(jiān)護、人員教育、安全檢查。

  出租、發(fā)包企業(yè)應當參與現(xiàn)場安全監(jiān)督管理,確保安全操作規(guī)程的落實和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

  工程施工場地應當采取封閉式操作,外圍、通道之處必須懸掛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標志。

  23.2.7 承租、承包方對廠房、場所的裝修和特種設備的安裝,必須符合有關技術標準和消防、安全等規(guī)定。不得破壞、擅自改變原有建筑結構、動力電源、燃氣管道、壓力管道等。如確有需要改動建筑結構、動力電源、燃氣管道、壓力管道等,以及使用明火操作、特殊危險作業(yè)等,必須報告出租、發(fā)包企業(yè),經出租、發(fā)包企業(yè)同意后方可施工操作。有些需要政府部門同意的,承租、承包方按照規(guī)定,會同出租、發(fā)包企業(yè)一起向所在地有關部門申辦相關的審核和驗收手續(xù)。未經有關部門審核同意,不得擅自施工操作。

  23.2.8 承租、承包方未經出租、發(fā)包企業(yè)許可同意,不得擅自轉租廠房、場所做“二房東”。通過許可轉租、轉包的,應當重新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xié)議書或者安全責任協(xié)議書,明確生產、經營、消防、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職責。

  23.2.9 嚴禁承租、承包方在車間或倉庫的建筑物內設置從業(yè)人員的宿舍。嚴禁將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危險物品的車間、商店、倉庫等與從業(yè)人員的宿舍安排在同一建筑物內。

  23.2.10 嚴禁堆堵、損壞、擅自挪用消防滅火、應急報警、疏散指示等設備、設施、裝置、燈具和器材等,并定期做好檢查、檢測、維修、保養(yǎng)。

  24 事故調查和處理

  24.1 事故的搶救

  24.1.1 企業(yè)主要負責人及管理職能部門負責人在接到生產安全事故報告之后,應當立即趕到事故現(xiàn)場,積極組織、指導搶救排險,防止事故蔓延擴大。

  24.1.2 在事故現(xiàn)場的搶險中,必須迅速疏散現(xiàn)場圍困人員,采取有效措施,全力組織搶救、治療受傷者。

  24.1.3 保護事故現(xiàn)場,做好現(xiàn)場標志,凡與事故有關的物體、痕跡、狀態(tài),不得破壞。

  24.2 事故的報告和統(tǒng)計

  24.2.1 企業(yè)發(fā)生或者接到生產安全事故(包括火災事故、交通事故以及其他災害事故)報告后,應當及時、如實上報政府及有關部門,不得隱瞞不報、故意謊報或者拖延不報。

  24.2.2 發(fā)生因工死亡、火災、危及生命安全以及造成社會影響等重大生產安全事故之后,企業(yè)應當按照國家規(guī)定向所在地的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公安消防部門、公安交通部門以及企業(yè)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并及時跟蹤事故的進展,隨時上報。

  24.2.3 事故統(tǒng)計上報,實行地區(qū)考核為主、結合行業(yè)考核的方法。企業(yè)發(fā)生傷亡事故、火災事故、交通事故之后,應當按規(guī)定時間報送所在地的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公安消防部門、公安交通部門等,并同時報送企業(yè)上級主管部門。

  24.2.4 企業(yè)應當嚴格執(zhí)行生產安全事故統(tǒng)計報表制度的有關規(guī)定,按時、按質填寫報表,統(tǒng)計、上報。嚴禁瞞報、漏報、遲報和偽造、篡改數(shù)字。

  24.2.5 企業(yè)的事故統(tǒng)計報表應當包括企業(yè)的基本情況、各類事故發(fā)生的起數(shù)、傷亡人數(shù)、傷亡程度、事故類別、事故原因、經濟損失等。

  24.3 事故的調查和處理

  24.3.1 發(fā)生因工傷亡、火災、危及生命安全以及造成社會影響等生產安全事故時,應按照國家規(guī)定成立事故調查組。

  24.3.2 事故調查組根據(jù)事故所造成的重傷、死亡、火災等不同性質、不同結果開展事故調查工作。企業(yè)不得干擾調查組的工作。

  24.3.3 發(fā)生輕傷、重傷等事故,依法由企業(yè)組織事故調查的,由企業(yè)主要負責人或指定人員組織生產、技術、安全、消防等有關人員以及工會成員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24.3.4 發(fā)生死亡或者造成社會影響的火災事故,依法由政府、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公安消防部門、工會等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事故調查組的主要工作:

  ——查明事故發(fā)生原因、過程、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等情況;

  ——找出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間接原因;

  ——查明事故的性質、責任和教訓;

  ——提出事故處理以及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fā)生所應采取的整改措施和建議;

  ——提出對事故相關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檢查控制事故的應急措施和落實;

  ——寫出事故調查報告。

  24.4 事故的防范措施

  24.4.1 輕傷、重傷等事故,企業(yè)在事故調查結束后,應當召開事故現(xiàn)場會議,總結事故原因,吸取教訓,針對事故暴露出來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管理漏洞,舉一反三,堵漏建制,督促落實整改措施。

  24.4.2 死亡或者造成社會影響的火災事故,在事故調查結束后,企業(yè)對于事故調查報告中提出的防范事故的建議和措施,應當認真貫徹落實。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依照規(guī)定應當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

  24.4.3 事故調查處理遵守“四不放過”原則:

  ——事故原因沒有分析清不放過;

  ——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

  ——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

  ——事故責任者沒有得到處理不放過。

  24.5 事故的責任追究

  24.5.1 國家實行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根據(jù)事故調查所確認的事實依據(jù),對造成事故的直接責任人、主要責任人及有關人員追究法律責任。

  24.5.2 有下列行為之一,并造成事故的,對直接責任人、主要責任人及有關人員給予相應的行政和黨紀處分;構戒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章指揮、違章作業(yè)、違反勞動紀律和強令職工冒險作業(yè)的。

  ——違反有關規(guī)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的。

  ——擅自開動機械設備或者擅自更改、拆除、毀壞、挪用安全裝置和設備的。

  ——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或安全操作規(guī)程不健全,危險作業(yè)未執(zhí)行審批制度、未落實安全措施的。

  ——安全培訓教育不正常,從業(yè)人員未落實二、三級安全教育。特種作業(yè)人員、行業(yè)規(guī)定的危險工種作業(yè)人未經安全培訓或安全培訓不合格。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而未對從業(yè)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或無安全技術防范措施。投有為從業(yè)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yè)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的。

  ——危險源、重點口子監(jiān)控措施不落實,無應急處置預案。特種設備、器具以及安全裝置未經定期檢測、檢驗合格而擅自投入使用。危險性較大的生產設備、危險作業(yè)區(qū)域缺少安全防護、聯(lián)鎖、保險、信號、報警等裝置。機械設備超過檢修期限或超負荷運行。擅自使用國家和行業(yè)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命安全的工藝、設備的。

  ——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不到位,重大事故隱患、危害視而不見,整改不力,不采取積極有效的防范措施?!傲鶄€必有”安全措施不落實的。

  ——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塵毒治理和安全設施未與主體工程做到“三同時”或未經有關部門批準同意的。

  ——事故發(fā)生后,未及時落實整改,吸取事故教訓,重復發(fā)生事故,以及事故發(fā)生后不及時上報、隱瞞不報、故意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

  ——將生產經營項目、廠房、場所、設備發(fā)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企業(yè)或者個人的。

  25 其他

  25.1 安全評價和評估

  25.1.1 企業(yè)應當逐步推行安全評價活動,運用定量或者定性的方法,對本單位存在的職業(yè)危險因素和有害因素進行識別、分析和評估,提出相應的消除、預防和降低危險、危害的對策措施,確保安全生產。

  25.1.2 企業(yè)開展的安全評價活動包括預評價、驗收評價、現(xiàn)場綜合評價、專項評價等。

  25.1.2.1 建設項目開工建設前,可以進行預評價。根據(jù)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內容,運用安全預評價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和預測其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的種類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術設計和安全管理的建議。

  25.1.2.2 建設項目竣工或者投入使用前,可以進行驗收評價。運用系統(tǒng)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對建設項目的設施、設備、裝置的實際運行狀況進行檢測、考察,查出其投產后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術調整方案和安全管理對策。

  25.1.2.3 企業(yè)可以根據(jù)總體或局部生產經營活動的安全現(xiàn)狀,對在用的生產裝置、設備、設施、儲存、運輸以及安全管理狀況等進行現(xiàn)場綜合評價。

  25.1.2.4 企業(yè)可針對某一項生產經營活動或場所,以及一個特定的生產產品、生產方式、生產工藝或生產裝置等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進行專項安全評價。運用安全評價原理和方法,查找其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確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和整改建議。

  25.2 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25.2.1 企業(yè)應當逐步建立、實施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通過建立一個動態(tài)循環(huán)的管理過程,以持續(xù)改進的思想指導企業(yè)系統(tǒng)地實現(xiàn)其安全生產和職業(yè)健康的目標。

  25.2.2 企業(yè)應當承諾遵守職業(yè)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規(guī),持續(xù)、有效地實施與運行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規(guī)劃,持續(xù)改進職業(yè)健康績效和事故預防,保護從業(yè)人員安全和健康。

  25.2.3 企業(yè)應當通過定期或者及時地開展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等策劃工作,來識別、預測和評價企業(yè)現(xiàn)有或者預期的作業(yè)組織中存在的危害(風險),采取有效地消除、降低或者控制其危害(風險)的措施,確保職業(yè)健康安全目標的可行性、實用性和持續(xù)漸進性。

  25.3 企業(yè)應定期召開安全工作會議,總結推廣先進的安全管理經驗,促進整體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25.4 企業(yè)應當按照國家規(guī)定,根據(jù)本單位的實際制定和實施安全生產管理的標準和規(guī)范,運用先進的生產技術,逐步使生產設備達到機械化、密閉化、自動化,提高紡織工業(yè)企業(yè)的本質化安全,減輕勞動作業(yè)強度,有效控制生產安全事故。



網友評論 more
創(chuàng)想安科網站簡介會員服務廣告服務業(yè)務合作提交需求會員中心在線投稿版權聲明友情鏈接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