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項、 重大危險源控制措施
根據(jù)本企業(yè)特點,以及對施工現(xiàn)場危害因素識別,對以下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制定措施:
1、高度超過20米的大型腳手架;附著式整體提升腳手架;懸挑腳手架; 6.5米高的滿堂紅腳手架;
2、深度超過1.5米的溝槽和深度超過5米的基坑土方開挖施工作業(yè);
3、塔式起重機,外用電梯安裝、頂升、拆除作業(yè);
4、起重吊裝作業(yè);5、裝飾工程的消防安全。
下列為大型腳手架、深基礎土方工程、塔式起重機、裝飾工程消防安全等易發(fā)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環(huán)節(jié)控制措施。
一、 大型腳手架控制措施
大型腳手架作為主體和裝修施工的常用輔助設施,其危險性較大,并且存在很多安全隱患,防范不慎極易引發(fā)重大安全生產(chǎn)事故,在此對大型腳手架常見問題的防范做出如下規(guī)定(腳手架安全防護措施詳見P69):
(一)因地基沉降引起的腳手架局部變形。在雙排架橫向截面上架設八字戧或剪刀撐,隔一排立桿架設一組,直至變形區(qū)外排。八字戧或剪刀撐下腳必須設在堅實、可靠的地基上。
?。ǘ┠_手架賴以生根的懸挑鋼梁撓度變形超過規(guī)定值。應對懸挑鋼梁后錨固點進行加固,鋼梁上面用鋼支撐加U形托旋緊后頂住屋頂。預埋鋼筋環(huán)與鋼梁之間有空隙,須用馬楔備緊。吊掛鋼梁外端的鋼絲繩逐根檢查,全部緊固,保證均勻受力。
?。ㄈ┠_手架卸荷、拉接體系局部產(chǎn)生破壞。要立即按原方案制定的卸荷、拉接方法將其恢復,并對已經(jīng)產(chǎn)生變形的部位及桿件進行糾正。如糾正腳手架向外張的變形,先按每個開間設一個5t倒鏈,與結構繃緊,松開剛性拉接點,各點同時向內收緊倒鏈,至變形被糾正,做好剛性拉接,并將各卸荷點鋼絲繩收緊,使其受力均勻,最后放開倒鏈。
二、 深基礎土方工程控制措施
深基礎土方工程是指挖掘深度超過1.5m的溝槽和深度超過5m(含)的土方工程。
(一)懸臂式支護結構過大,內傾變位。可采用坡頂卸載,樁后適當挖土或人工降水、坑內樁前堆筑砂石袋或增設撐、錨結構等方法處理。為了減少樁后的地面荷載,基坑周邊應嚴禁搭設施工臨時用房,不得堆放建筑材料和土方,不得停放大型施工機具和車輛。施工機具不得反向挖土,不得向基坑周邊傾倒生活及生產(chǎn)用水。
?。ǘ┯袃葥位蝈^桿支護的樁墻發(fā)生較大的內凸變位。要在坡頂或樁墻后卸載,坑內停止挖土作業(yè),適當增加內撐或錨桿,樁前堆筑砂石袋,嚴防錨桿失效或拔出。
(三)基坑發(fā)生整體或局部土體滑塌失穩(wěn)。應在有可能條件下降低土中水位和進行坡頂卸載,加強未滑塌區(qū)段的監(jiān)測和保護,嚴防事故繼續(xù)擴大。
?。ㄋ模┪丛O止水幕墻或止水墻漏水、流土,坑內降水開挖造成坑周邊地面或路面下陷和周邊建筑物傾斜、地下管線斷裂等。應立刻停止坑內降水和施工開挖,迅速用堵漏材料處理止水墻的滲漏,坑外新設置若干口回灌井,高水位回灌,搶救斷裂或滲漏管線,或重新設置止水墻,對已傾斜建筑物進行糾傾扶正和加固,防止其繼續(xù)惡化。同時要加強對坑周地面和建筑物的觀測,以便繼續(xù)采取有針對性的處理??油庖部稍O回灌井、觀察井,保護相鄰建筑物。
?。ㄎ澹堕g距過大,發(fā)生流砂、流土,坑周地面開裂塌陷。立即停止挖土,采取補樁、樁間加擋土板,利用樁后土體已形成的拱狀斷面,用水泥砂漿抹面(或掛鐵絲網(wǎng)),有條件時可配合樁頂卸載、降水等措施。
?。┰O計安全儲備不足,樁入土深度不夠,發(fā)生樁墻內傾或踢腳失穩(wěn)。應停止基坑開挖,在已開挖而尚未發(fā)生踢腳失穩(wěn)段,在坑底樁前堆筑砂石袋或土料反壓,同時對樁頂適當卸載,再根據(jù)失穩(wěn)原因進行被動區(qū)土體加固(采用注漿、旋噴樁等),也可在原擋土樁內側補打短樁。
?。ㄆ撸┗觾韧馑徊钶^大,樁墻未進入不透水層或嵌固深度不足,坑內降水引起土體失穩(wěn)。停止基坑開挖、降水,必要時進行灌水反壓或堆料反壓。管涌、流砂停止后,應通過樁后壓漿、補樁、堵漏、被動區(qū)土體加固等措施加固處理。
(八)基坑開挖后超固結土層反彈,或地下水浮力作用使基礎底板上凸、開裂,甚至使整個箱基礎上浮,工程樁隨底板上拔而斷裂以及柱子標高發(fā)生錯位。在基坑內或周邊進行深層降水時,由于土體失水固結,樁周產(chǎn)生負摩擦下拉力,迫使樁下沉,同時降低底板下的水浮力,并將抽出的地下水回灌箱基內,對箱基底反壓使其回落,首層地面以上主體結構要繼續(xù)施工加載,待建筑物全部穩(wěn)定后再從箱基內抽水,處理開裂的底板后方可停止基坑降水。
?。ň牛┰谟休^高地下水的場地,采用噴錨、土釘墻等護坡加固措施不力,基坑開挖后加固邊坡大量滑塌破壞。停止基坑開挖,有條件時應進行坑外降水。無條件坑外降水時,應重新設計、施工支護結構(包括止水墻),然后方可進行基坑開挖施工。
(十)因基坑土方超挖引起支護結構破壞。應暫時停止施工,回填土或在樁前堆載,保持支護結構穩(wěn)定,再根據(jù)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處理。
第二項、模板工程安全防護措施
一、模板工程安全防護
1. 組裝模板用腳手架支搭要求應符合結構用腳手架設計要求。
2. 模板工程施工前應編制施工方案,包括模板及支撐的設計、制作、安裝和拆除工序以及運輸、存放的要求,經(jīng)公司總工程師審批后方可實施。
3. 模板施工前和拆模前,現(xiàn)場施工負責人應向有關人員作安全技術交底,特別是新的模板工藝,必須通過試驗,并培訓操作人員。安全技術交底應具有時效性、針對性。
4. 模板安裝操作人員應嚴格按模板工程設計的材質,施工方案和工序進行施工,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5. 模板工程作業(yè)高度在2m和2m以上時,要根據(jù)高空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操作和防護,要有可靠安全的操作架子, 4m以上或二層及二層以上,周圍應設安全網(wǎng)和防護欄桿。
6. 臨街及交通要道地區(qū)施工應設警示牌和防護措施,避免傷及行人。
7. 作業(yè)人員不準攀登模板,不得在墻頂。獨立梁及其他狹窄而無防護欄的模板面上行走。
8. 雨季施工,高聳結構的模板作業(yè),要安裝避雷設施,其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0,五級以上大風天氣,不宜進行大塊模板拼裝和吊裝作業(yè)。
9. 木模板應遠離火源堆放。在架空輸電線路下面進行模板施工,如果不能停電作業(yè),應采取隔離防護措施。
10. 模板支撐不能固定在腳手架或門窗上,避免發(fā)生倒塌或模板位移。
11. 模板拆除時應按區(qū)域逐塊進行,并設置警戒區(qū),非操作人員禁止進入。拆卸過程中必須有臨時固定措施,防止傾覆。
12. 拆模時嚴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積撬落或拉倒,停工前不得留下松動和懸掛的模板,拆下的模板應及時運送到指定的地點集中堆放或清理歸垛。
13. 拆模人應站在模板一側,不得站在拆模下方,幾個人同時拆模應注意相互間的安全距離,禁止拋擲模板。
14. 拆模的順序和方法應根據(jù)模板設計的規(guī)定進行,如果模板設計無規(guī)定時,應嚴格遵守從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則,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15. 吊裝模板時應有專人負責信號指揮,信號指揮人需經(jīng)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
16. 模板的存放區(qū)必須設1.2m高圍欄進行圍檔,模板必須對面碼放整齊,保證70~80度的自穩(wěn)角,沒有支撐的大模板應存放在專門設計的插放架內。
17. 清理模板和刷隔離劑時必須將模板支撐牢固,防止傾覆,并應保證兩模板間不小于60cm。
18. 作業(yè)前應向作業(yè)人員做詳細交底。
第三項、腳手架安全防護措施
1. 結構、裝修用腳手架應按照相關規(guī)定支搭,采用外徑48~51mm,壁厚3~3.5mm無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裂紋的鋼管。
2. 結構腳手架立桿間距不得大于1.5m,縱向水平桿(大橫桿)間距不得大于1.2m,橫向水平桿間距(小橫桿)間距不得大于1m;裝修用腳手架立桿間距不得大于1.5m,縱向水平桿間距(大橫桿)不得大于1.8m,橫向水平桿(小橫)間距不得大于1.5m。
3. 腳手架基礎必須平整堅實,有排水措施,滿足架體支搭要求,確保不沉陷,不積水。其架體必須支搭在底座(托)或通長腳手板上。
4. 腳手架施工作業(yè)面必須滿鋪腳手板,離墻面不得大于20cm,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飛跳板。操作面外側應設一道護身欄桿和一道18cm高擋腳板
5. 腳手架施工層下方凈空距離超過3m,必須在下方設一道水平安全網(wǎng),雙排架里口與結構外墻間無法防護時可鋪腳手板。
6. 整個架體應用密目安全網(wǎng)沿外架內側進行封閉,安全網(wǎng)之間必須連接牢固,封閉嚴密,并與架體固定。
7. 腳手架必須按樓層與結構進行拉接,拉接點垂直距離不得超過4m,水平距離不得超過6m。拉接必須使用鋼性材料。腳手架必須設置連續(xù)剪刀撐,保證整體結構不變形。剪刀撐寬度不得超過7根立桿,斜桿與水平面夾角為45~60度。20m以上高大腳手架應有卸荷措施。
8. 20m以上高大腳手架和特殊腳手架必須有設計方案,并有總工審批和驗收手續(xù)。
9. 結構用里、外承重用腳手架,使用使荷載不得超過270公斤/平方米。裝修用里、外腳手架使用荷載不得超過200公斤/平方米。
10. 腳手架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的邊線之間應按規(guī)范保持安全操作距離。特殊情況必須采取有效可靠的防護措施。護線架應采用非導電材質,其基礎立桿地埋深度為30~50cm,整體護線架要有可靠支頂拉接措施,保證架體穩(wěn)固。
11. 人行馬道寬度不得小于1m,斜道坡度不大于1:3,運料馬道寬讀不得小于1.5m,斜道坡度不得大于1:6,拐彎處應設平臺,并按臨邊防護要求進行防護。防滑條間距不得大于30cm。
12. 用于臨邊、陽臺、基坑防護的腳手架支搭要求參照公司腳手架安全管理制度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