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適用范圍:本規(guī)程適用于在生產(chǎn)、辦公和其他現(xiàn)場使用的固定線路的安全技術和現(xiàn)場規(guī)范。
|
|||||
二 主要危險源
|
|||||
序號
|
危險發(fā)生的原因和過程
|
易引發(fā)事故
|
|||
1
|
線路老化或絕緣破壞,造成短路打火。
|
火災
|
|||
2
|
架空線路故障線路墜落,人員接觸帶電線路。
|
觸電
|
|||
3
|
電纜防護不符合規(guī)范,造成電纜絕緣損壞,造成短路或?qū)Φ?,人員接觸帶電部位。
|
觸電
|
|||
4
|
絕緣工具、勞動防護用品失效,或維修人員未正確使用安全用具和穿戴勞動防護用品。
|
觸電
|
|||
5
|
電氣維修人員維修固定線路時,未停電違章作業(yè),人員接觸帶電部位。
|
觸電
|
|||
三 依據(jù)的法規(guī)標準
|
|||||
序號
|
法規(guī)標準名稱
|
適用章節(jié)
|
|||
1
|
GB 50054-95《低壓配電設計規(guī)范》
|
5.2.1-8、5.4.1-2、5.6.1-10、5.6.14-19、5.6.31、5.6.41
|
|||
2
|
GB 50303-2002《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
|
12.1、13.1、14.1、15.1、16.1
|
|||
四 安全技術規(guī)程
|
|||||
項目
|
主要安全技術要求
|
備注
|
|||
管理要求
|
1.應及時更新和保存以下基本技術資料:廠區(qū)的供電系統(tǒng)平面布置圖,應注明變配電所位置、架空線路及地下電纜的走向、坐標、編號及型號、規(guī)格、長度、桿型和敷設方式;固定線路接地網(wǎng)的資料,其中接地網(wǎng)(接地裝置)應統(tǒng)一編號,并設置接地標識牌,注明編號、檢測數(shù)據(jù)、有效日期等。
|
*
|
|||
2.固定線路的安裝、維修人員應取得電工特種作業(yè)操作證書。
|
|
||||
電纜選型和
敷設
|
3.TN-S系統(tǒng)的三相五線制低壓電纜應采用五芯電力電纜,TN-C系統(tǒng)的三相四線制低壓電纜應采用四芯電力電纜;不應采用另加一根單芯電纜或以導線、電纜金屬護套作中性線。
|
*
|
|||
4.直接埋設在地下的電纜,一般應采用鎧裝電纜。
|
*
|
||||
5.電纜直埋時電纜表面距地面的距離不應小于0.7m,當條件受限制時,應采取防止電纜受到損壞的措施。
|
*
|
||||
6.電纜進入電纜溝、隧道、豎井、建筑物、盤(柜)處應予封堵;電纜溝內(nèi)無滲漏的積水,對外有防止小動物進入的措施,溝內(nèi)無雜物,溝蓋板無裂損,平整可靠。高低壓電力電纜、強電、弱電控制電纜應按順序分層配置。
|
*
|
||||
7.電纜敷設時應排列整齊,不應交叉,且加以固定,并及時裝設標志牌,而且規(guī)格應統(tǒng)一,標志牌應防腐,掛裝應牢固。
|
*
|
||||
8.線路穿墻、樓板或埋地敷設時均應穿管或采取其他保護;穿金屬管時,電纜保護管的內(nèi)徑與電纜外徑之比不應小于1.5倍,管口應裝絕緣護套;室外埋設,上面應有保護層。
|
*
|
||||
9.電纜各支點間的距離,水平敷設不應小于0.8m,垂直敷設不小于1.5m,支架必須進行防腐處理。
|
*
|
||||
10.電力與熱力管道(溝)及熱力設備平行敷設的最小凈距不小于2m,交叉不小于0.5m;電纜與油管道(溝)、可燃氣體及易燃管道(溝)平行敷設的最小凈距不小于1m,交叉不小于0.5m。
|
*
|
||||
11.電纜敷設最小彎曲半徑:聚氯乙烯多芯電纜不小于10倍、交聯(lián)聚氯乙烯電纜不小于15倍的電纜直徑。
|
*
|
||||
12.金屬電纜橋架及其支架全長應不少于2處與接地(PE)或接零(PEN)干線相連接;非鍍鋅電纜橋架間連接板的兩端應跨接銅芯接地線,接地線最小截面積不小于4 mm2;鍍鋅電纜橋架連接板的兩端可不跨接銅芯接地線,但連接板兩端應不少于2個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墊圈的連接固定螺栓。
|
*
|
||||
13.直埋電纜在直線段每隔50 m~100 m處、電纜中間接頭處、轉彎處、進入建筑物等處應設置明顯的標志或標樁和竣工圖紙。
|
*
|
||||
架空線路
|
14.架空配電線路不應跨越易燃材料筑成的建筑物;電桿基礎牢固,無傾斜,桿身無裂紋,無露筋。
|
*
|
|||
15.拉線與電桿夾角不應小于30度,與線路方向?qū)φ?;混凝土電桿拉線從導線之間穿過時設拉線絕緣子。
|
*
|
||||
16.橫擔應平整,直線桿單橫擔應在受電側,轉角桿及終端桿單橫擔應在拉線側;瓷件及絕緣套、墊完整無裂紋,金屬件固定牢固。
|
*
|
||||
17.相間排列或其他線路同桿、同側敷設時,排列均應整齊有序,線路周圍應無樹枝或其他障礙物。
|
*
|
||||
18.架空線路的導線應采用絕緣導線,在同一檔距內(nèi)同一根導線上的接頭,不應超過1個。
|
*
|
||||
設備和
照明
線路
|
19.設備和照明裝置使用的電源線一般應采取穿管敷設,塑料管不應敷設在高溫和易受機械損傷的場所。
|
|
|||
20.配電線路布線的安全凈距應符合下列要求:絕緣導線至地面的最小距離,導線水平敷設室外不應低于2.7 m;室內(nèi)不應低于2.5 m;導線垂直敷設室外不應低于2.7 m;室內(nèi)不應低于1.8 m;當導線垂直敷設至地面低于1.8 m時,應穿管保護。
|
*
|
||||
21.線路絕緣、屏護良好,無發(fā)熱和滲漏油現(xiàn)象,線路無機械損傷,易觸電的裸導體有屏護或其他保護措施,無過熱變色,無掉線掉卡現(xiàn)象。
|
*
|
||||
22.進入落地式配電箱的電線保護管,管口應高出配電箱基礎50~80mm;與設備連接的鋼管管口與地面距離應大于200mm。
|
*
|
||||
23.鋼管與電氣設備、器具間連接的電線保護管應采用金屬軟管或可撓金屬電線保護管,金屬軟管的長度不應大于2m。
|
*
|
||||
24.所有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應與系統(tǒng)主干PE連接牢固;PE線和N線不得任何漏接、錯接、混裝、串接等現(xiàn)象;PE線或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嚴禁用作PEN線或作為正常時的載流導體。
|
*
|
||||
25.禁止使用易燃易爆管道、水管、暖氣管、蛇皮管等作為PE線使用;單相設備N與PE應分開,且從主端子排引出;N與PE分開后,不應再合并。
|
*
|
||||
26.各種電器元件及線路接觸良好,連接可靠,無嚴重發(fā)熱、燒損現(xiàn)象。
|
*
|
||||
27.用電設備接入處PE標識應明顯,明敷的接地導體(PE干線)的表面應涂15 mm~100 mm寬度相等的綠、黃相間的標識條紋。當使用膠帶時,應采用綠黃雙色膠帶。
|
*
|
||||
作業(yè)活動
|
28.固定電氣線路安裝、維修作業(yè)時應使用絕緣安全工具并穿絕緣鞋。
|
*
|
|||
29.安裝和維修電氣線路時,應停電作業(yè),并應懸掛標示牌,應專人監(jiān)護。
|
|
||||
30.電纜運行期間,為防止電纜線路受到機械損傷,應了解和掌握在電纜線路上進行作業(yè)的情況,凡因必須挖掘而暴露的電纜應由專業(yè)人員守護,并應告知施工的注意事項,辦理書面交接手續(xù)。
|
|
||||
檢查(測)及維修
|
31.電氣專業(yè)人員應每月對固定電氣線路巡檢一次,并保存記錄。
|
|
|||
32.測量接地電阻值應規(guī)范、準確,每年應不少于一次,且在干燥氣候條件下測量。同一接地網(wǎng)多個測點的接地電阻值應取最大值;一般低壓線路中電源中性點工作接地應小于4Ω,TN系統(tǒng)每處重復接地網(wǎng)的接地電阻應小于10Ω;電氣設備、電子設備接地電阻應小于4Ω。當電氣設備、電子設備與防雷系統(tǒng)接地共用接地網(wǎng)時,接地電阻應小于1Ω;當采用共用接地網(wǎng)時,其接地電阻應符合諸種接地系統(tǒng)中要求接地電阻最小值要求;測量儀器儀表應定期校準,并保存記錄。
|
*
|
||||
33.低壓電纜一般5年進行一次預防性的絕緣電阻搖測試驗,采用1000V兆歐表,搖測應使搖測相對其他相及金屬外皮的絕緣電阻測,不應低于0.5MΩ/km。
|
*
|
||||
34.高壓電纜主絕緣的絕緣電阻值和耐壓試驗,按電力部門要求由有資質(zhì)單位定期檢測,并保存記錄。
|
*
|
||||
應急處理
|
35.發(fā)現(xiàn)電氣線路故障,包括線路絕緣損壞等現(xiàn)象,應立即通知主管部門處置,如不能自動保護斷電,應立即拉閘停電。
|
|
|||
36.遇有人身觸電情況,應立即關閉前級電源開關,迅速搶救觸電者,并應保護事故現(xiàn)場,事后必須立即向上級報告,并將詳細情況記錄在值班日志上。
|
|
||||
37.如發(fā)現(xiàn)發(fā)生電氣引起的火災,現(xiàn)場人員應立即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干粉滅火器等撲滅E類電氣火災的滅火器材進行撲救,同時上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