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染色饅頭”事件如導火索般引發(fā)新一輪嚴查食品安全風暴。從三聚氰胺到“瘦肉精”,從“毒豆芽”到“牛肉膏”,面對一撥撥、一輪輪的打擊過后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危機,有網友叩問:“相關部門的監(jiān)管為何似‘割韭菜’一般,割完一茬又生一茬?”
整治食品安全隱患不能像“割韭菜”,而具有高危特點的電力企業(yè),在整治安全隱患工作中更要慎防“割韭菜”現象。
為保證安全生產,目前各行各業(yè)紛紛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活動,對查出的各類隱患制定了防范措施和整改方案。但是整治活動一結束,個別企業(yè)就“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或是對沒有徹底整改的隱患缺乏長效監(jiān)管手段,防范措施和整改方案被束之高閣,任其不了了之;或是在追究責任時就事論事,沒有“拔出蘿卜帶出泥”,對造成隱患的成因聽之任之,造成整治活動“雨過地皮濕”,抓一陣子松一陣子,熱一陣子冷一陣子。
下藥須對癥,澆花要尋根。整治安全隱患工作治標更要治本,要舉一反三,全面查找形成隱患的深層次原因,將整治過程中摸索出來的各項管理措施固化下來、堅持下去,特別是要加強后續(xù)監(jiān)管措施,防止隱患死灰復燃。管理部門要建立安全隱患排查常態(tài)化機制,做到安全隱患天天巡查,及時整改。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隱患排查信息化管理模式,形成隱患治理情況跟蹤檔案,直至其徹底整治結束。在落實隱患責任主體過程中要實行“倒查制”和“買單制”,切實將責任具體落實到部門,落實到個人。此外,要通過反思活動,使全體員工在思想深處提升安全意識,在系統(tǒng)追問中總結經驗、尋找差距、吸取教訓、完善措施。
行之茍有恒,久久自芬芳。整治安全隱患不能淺嘗輒止,要將工作的落腳點放到抓人落實、求實效上,把重點放到立足現實、著眼長遠上,讓人對安全心有敬畏、行有禁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