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噴射火焰? ??噴射火焰的高度既可以通過化學反應和動量分析近似推斷,也可以在實驗基礎上得出經(jīng)驗公式。天然氣噴出時的速度一般較大,氣體雷諾數(shù)在104數(shù)量級,處于湍流射流。對于湍流射流,擴散火焰的高度與射流速度無關,而與噴射口處的直徑直接相關。利用噴射火焰熱輻射評價數(shù)學模型進行分析,采用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半經(jīng)驗公式——岡瑟(Guenther)公式[4],計算高壓輸氣管道破裂燃燒后噴射火焰高度:
??? 式中h——天然氣噴射燃燒火焰高度,m
??? d——裂口直徑,m
??? r——空氣與天然氣的化學當量質量比
??? ρf——天然氣密度,kg/m3,廣東進口天然氣在1.6MPa的管道壓力下的平均密度為12.848kg/m3
?? ?ρa——天然氣燃燒煙氣平均密度,kg/m3,取0.205kg/m3
??? 由此可以計算出不同裂口直徑下的火焰高度。例如當管道裂口直徑為2cm時,火焰高度為2.48m;當管道裂口直徑為10cm時,火焰高度為12.40m。
? ??③ 爆炸
? ??參照TNO損害半徑法[4],預測爆炸的沖擊波損害半徑:
??? 式中rd——損害半徑,m
??? Cs——經(jīng)驗常數(shù),mJ-1/3,取決于損害等級
??? N——效率因子,一般取10%
??? V——參與反應的天然氣體積,m3
??? Qh——天然氣的高熱值,kJ/m3,廣東進口天然氣高熱值為41396kJ/m3
??? 我們根據(jù)設備損害程度來預測爆炸的沖擊波損害半徑,假定參與反應的天然氣體積為1000m3,可計算出不同損害程度下天然氣爆炸沖擊波的損害半徑及損害程度,見表2。
表2 天然氣爆炸沖擊波的損害半徑及損害程度[4]
?
損害等級 | 經(jīng)驗常數(shù)Cs/mJ-1/3 | 損害半徑rd/m | 對財產(chǎn)造成的破壞 | 對人員造成的傷害 |
1 | 0.03 | 4.8 | 重創(chuàng)建筑物和加工設備 | 1%的人因肺部傷害而死亡,<50%的人會耳膜破裂,<50%的人會被碎片擊傷 |
2 | 0.06 | 9.6 | 損害建筑物外表,可修復性破壞 | 1%的人會耳膜破裂,1%的人會被碎片擊傷 |
3 | 0.15 | 24.0 | 玻璃破碎 | 玻璃碎片擊傷 |
4 | 0.40 | 64.0 | 10%的玻璃破碎 | 相對安全 |
??? 除了天然氣爆炸沖擊波損害外,爆炸瞬間產(chǎn)生的熱輻射也可以將人的面部和裸露的皮膚不同程度地燒傷;另外,爆炸產(chǎn)生的熱輻射還可以將周圍的易燃、易爆物品引燃,造成火災。
5 天然氣高壓管道及設施安全防范措施
??? ① 通過將先進技術和可靠設備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提高設備的安全性、控制的實時性,從設備上做到本質安全。例如采用新的技術手段、可靠的工藝設計,從材料選擇、設備選型、控制手段等多方面進行嚴格篩選,不斷提高管線鋼的強度和韌性,采用更先進的焊接工藝、更可靠的防腐材料,使鋼管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使用年限大大延長;設置爆管保護系統(tǒng),根據(jù)高壓輸氣管道的壓力突變,及時關閉上下游電液聯(lián)動球閥;設置監(jiān)控系統(tǒng),提高可控性。
??? ② 重點防范第三方破壞,簽訂并落實第三方保護協(xié)議。城市高壓天然氣管道破裂最主要原因是第三方破壞。因此,我們必須加強高壓輸氣管道巡查力度和安全管理,及時與高壓輸氣管道周邊施工單位簽訂保護協(xié)議。當其他市政設施等與高壓管道有交叉施工作業(yè)時,由設計部門及時提供專項設計施工方案,管道巡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現(xiàn)場監(jiān)護,責任落實到人。
??? ③ 通過建立高壓輸氣管道監(jiān)控系統(tǒng),在高壓輸氣管道發(fā)生事故時,調(diào)度人員可以遠程控制,在搶險人員達到事故現(xiàn)場前先期處置,通過遠程切斷事故高壓輸氣管道兩端的電液聯(lián)動球閥,及時控制事態(tài)局面,為搶險人員爭取時間,減小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和影響,同時掌握管道的實時運行情況,收集信息,既有利于對事態(tài)的把握,又為恢復供氣提供依據(jù)。
6 結語
??? 對于高壓輸氣管道破裂泄漏事故的危害性應有充分的認識,從而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從設計、設備、材料的本質安全,施工質量控制,調(diào)度管理與自動化控制,管道巡檢與安全管理,搶險應急預案等方面抓起,層層把關,環(huán)環(huán)相扣,織起一張防控大網(wǎng),杜絕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楊維.事故樹在管道燃氣泄漏事故分析的應用[J].煤氣與熱力,2007,27(5):51-52.
[2] 孫永慶,鐘群鵬,張征.城市燃氣管道風險評估中失效后果的計算[J].天然氣工業(yè),2006,(1):120-122.
[3] 劉寶榮,朱喜成,杜宇峰,等.燃氣系統(tǒng)漏損事故原因的定性定量分析[J].煤氣與熱力,2007,27(5):48-50.
[4] 鄭津洋,馬夏康,尹謝平.長輸管道安全風險辨識評價控制[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
?